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上好古诗课

2020-08-09朱洁

读写算 2020年20期
关键词:新教材教学方法

朱洁

摘 要 部编本教材的一大特色是关于传统文化的选文大幅增加。古诗词在中国的历史上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除了让小学生通过学习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还培养了学生对中国古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古诗词的教学丰富了孩子们的诗词积累,助力他们具有更高的文化涵养,让学生在古诗词文化的熏陶中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 新教材;古诗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174-01

诗词这一块应该怎样教学呢?笔者在多年的古诗词教学中总结得出:应该注重引导孩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以及表达的意境,以及透过这些文字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不仅仅是为了教这首诗,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鉴赏诗歌的水平。下面笔者结合《暮江吟》的教学,粗谈个人在古诗教学上的点滴想法。

一、了解背景,感知文本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浅白的语言描绘出他观察到的美妙景色,诗的前两句写日暮时分,夕阳與江水相映成趣,“一道”与“铺”写出的夕阳余晖是洒满江面的,而“瑟瑟”和“红”颜色的对比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后两句以九月初三夜作为过渡将时间从傍晚引至入夜后,“可怜”是诗人脱口而出的真情称赞,面对自然美景吟成了这首格调清新的诗歌,充分表达了他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上课之初首先简介作者,白居易被称为“诗王”“诗魔”;了解写作背景,《暮江吟》是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自求外任,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愉悦,途中途经江边吟成此诗,让学生不仅了解这首诗而且了解这诗背后的故事。接着,笔者把本课难懂的字词意思投影出来:“吟”“瑟瑟”“可怜”“珍珠”让他们自读自学自悟,培养他们自读自悟能力,初步了解本诗意思,划好停顿,熟练朗读。

二、品读文本,体验情感

古代诗词语言具有凝炼、含蓄的特点。有时力求一字传神,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有时巧藉精当用典,给诗词平添无尽的蕴涵妙境;有时化用他人诗句,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学就是要通过这些含蓄的语言品味作者借以表现的情感。而本诗的“铺”字,就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个字的妙处呢?首先,通过出示夕阳映江的图片,初步感知美景。然后启发引导:“铺”还可以换成哪些字呢?孩子们想象奇特,他们的答案有:洒、落、射……然后笔者问他们:“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呢?”有的孩子说因为夕阳西下光线比较柔和,所以用“铺”是最好的;有的说把残阳的光当成了一个红地毯,而把江面比作一条路,地毯铺到了路面上,虽说是一部分,但却非常美丽……结合学生的感悟笔者不失时机地引导,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铺”字运用拟人的手法,由静变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大自然的奇观,还写出了秋日夕阳的柔和、平缓,给人以奇丽的感觉。然后引导孩子们读好这个字、这句诗、整首诗。通过这样的品读、感悟,提高他们的诗歌感悟能力,诗给歌鉴赏水平。

三、拓展延伸,互动评点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为现在的语文教学不能单单着眼于书本,更要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延伸课外。所以,在学完本诗之后,笔者又带领孩子们品读白居易的另外一首诗《钱塘湖春行》。首先,让他们先读一读,质疑不理解的地方,在熟读的基础上,出示给学生注释,让他们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然后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句,并且说出喜欢的理由。有的孩子说喜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因为这两句仿佛让自己看到黄莺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小燕子忙着筑巢衔泥,真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笔者说:“真会感悟,这属于动态的描写,那么除了动态描写,哪是静态的描写呢?”学生很自然而然地说出来是五、六两句,在这无痕当中让他们了解了写作方法。有的孩子还说“乱花”这个字,让自己仿佛看到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的画面……课后,笔者还让同学们再搜集白居易的诗,在班级里举行一个白居易诗歌朗诵会。笔者想通过这样长此以往的坚持对孩子们诗歌的理解、感悟肯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欣赏古典诗词,是欣赏者以作品所提供的语言形象为载体的个性化感受与独特性体验。那么,个性化的解读,立足语言形象的赏析、表达,彰显个人才艺的展示,不正是诗词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师不就应该为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提供方法、角度等方面的借鉴与导引,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进行感性与理性的渗透导向吗?

课有三种境界:(1)人在课中,课在人中;(2)人如其课,课如其人;(3)人既是课,课既是人。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让我们以诵读、赏析、表达、延伸、展示来唤醒学生对诗词的个性解读,以中华文化之诗词引领、熏陶、感染、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一起为孩子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健康的人格底色。

猜你喜欢

新教材教学方法
简论新教材下高中阶段化学教学创造性思维
基于语篇分析的高中英语新教材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