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以学定教”理念 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2020-08-09王晓林

读写算 2020年20期
关键词:以学定教高效教学

王晓林

摘 要 为构建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应该贯彻落实“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课前做好学情分析,课中灵活调整教学流程;课中重视学生的困难,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坚持隐性分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关键词 高效教学;以学定教;途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151-02

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科学确定学习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从而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的实质,并且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解决数学问题。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以学定教”理念,打造高效课堂呢?

一、课前做好学情分析,课中灵活调整教学流程

贯彻“以学定教”理念,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不但要充分熟悉教学内容,而且要深入理解学生的学情,即学习基础和需求,以及存在的“障碍”。只有这样,教学才有的放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教学《乘方运算》,学生虽然已经了解了有理数乘方的相关数学知识,也具备了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知识的经验。从表面来看所用到的知识比较简单,但由于学生对探究规律的学习意识低,可能会出现“障碍”。因此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撕纸动手操作数学活动来探索规律,得到结论。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并且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运算的结果增长得比较快。学生经历规律探索过程,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节课采用“活动——探究”教学法进行教学,从学生身边的纸张讲起,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用实际事物来帮助学生感知2的幂的增长速度。在解决方法的讨论中,学生提出纸张不够大,觉得这件事无法实现,因为学生无法想到去探索其中存在的一定规律性问题,这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年龄特点有关——急于求成。不过这种疑问正给大家一个很好提示,纸不能够撕20次,因而会促使他们去寻求其它方法,从中探索数学知识,发现问题。为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应该趁机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验证。

当然,仅有课前的学情分析还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在课中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笔者曾经听了一节八年级的数学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是这样设计的:探究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还存在着哪些关系?学生探究后同桌交流再进行成果汇报。学生汇报结果:“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教师问:“你是怎么得到的?”学生:“由定义得到三角形全等再证出结论。”教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教室一片寂静。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证明思路相当清晰,而教师预想学生一定会提出测量的方法,这样便可顺理成章地让学生体验从实验几何走向论证几何的过程。出现现在这样“卡壳”的尴尬冷清的现象,笔者觉得教师没有做好学情分析,导致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其实本班的学生较优秀,能直接把观察到的结论未进行测量便加以证明,已经超越教师的预想。

因此,当结束学习阶段性内容时,教师不妨给学生一张纸,让他们列出这一单元中自己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部分;问他们是否觉得有的太难或太容易;问他们认为哪些有用,觉得自己有什么成就。让学生使用表格来评论课程的各个部分(目标、家庭作业等)、课堂气氛、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成就感。通过学生来评论教师的课,促进教师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当然,学生的反思也培养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的能力。

二、重视学生学习困难,给予充分思考的时空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探索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种力量,是开发他们智慧潜能、开发他们智慧源泉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重视学生的学习困难,针对性指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观察、实验、阅读、思考、讨论、尝试、练习等探究活动,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例如教学“19.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时,在体验新知的环节中有这样一道题:

(1)在ABCD中,∠B=60°,则∠A=______,∠C=______,∠D=______。

(2)在ABCD中,如果BC=50cm,CD=40cm,則AD=____,AB=____,CABCD=______。

思考:E、F分别为AD、BC的中点,请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学生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B=CD,∠A=∠C,AD=CB,再由E、F分别为AD、BC的中点得到AE=CF从而证出三角形全等。

教师问:有没有其他证法?

学生2: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B=CD,∠A=∠C,AD//BC得到∠AEB=∠EBC又BE//DF得到∠EBC=∠DFC,所以∠AEB=∠DFC,从而证出三角形全等。

教师问:怎么知道BE//DF?

学生2: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呀。

教师问:怎么得出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呀?

学生2迟疑片刻,教师马上解释:“这个知识等我们下节课学习之后就能得出,现在我们只能用一种方法解决,请坐下。”

在这个学习片段中,当学生2提出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的猜想时,教师不妨留出空余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并验证,不难发现,若再次利用添对角线把它转化成三角形的问题,仍然能解决本问题。这样做既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又能进一步渗透转化数学思想。在众多解题方法中选取最优方法,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点亮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引向学习的高潮。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观决定教师开放动态的教学观,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而“干预”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时,教师“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也决定着学生知识的习得方式,影响着学生一生的成长。例如教学《乘方运算》,教师运用“活动——探究”进行教学,通过撕纸活动来帮助学生感知2的幂的增长速度。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巡视,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交流、分析、讨论时教师参与各小组活动,重点关注学生对撕下来的张数与撕的次数之间关系的理解,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意识。

[师生互动]

学生1:我们组得出答案是2、4、6、8、10……

学生2:我们组得出答案是2、4、8、16、32、64……

师:答案究竟是哪个呢?是否还有其它答案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将撕纸的每一步做一次记录,看看撕的次数和纸的张数有什么关系。

撕的次数         纸的张数

1                  2=21

2                  4=22

3                  8=23

4                  16=24

5                  32=25

6                  64=26

7                  128=27

…                  …

10                  210

…                  …

20                  220

…                  …

每撕一次紙的张数就扩大2倍,增长的速度如此之快!并且我们可以发现220不是纸的高度而是纸的张数,那么这堆纸究竟有多高呢?(学生思考)

生:应该知道一张纸的厚度才能算出这堆纸的高度。

师:对,回答得真好!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可要探究一张纸的高度是多少,那怎么做呢?

可见,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困难,牢牢抓住学生的认知生长点,放飞学生的思维。所谓认知生长点,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系统调节、有意整合,进而达到对新认知活动起到支撑作用的认知行为,或使新认知活动所获得“认知”主动融于原有认知结构的认知行为。

三、坚持隐性分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尽管不同的学生存在着许多个体性的差异,但它既是数学教学的结果,又是数学教学的前提。因此,教师应该坚持隐性分层,实施“以学定教”,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在互帮互学中得到进步。例如“学习反比例函数中如何比较两个函数值的大小”,这个问题有多种方法解决——求值法、图像法、运用函数的增减性法。诚然,每位学生不可能都掌握这些方法,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C层的学困生掌握求值法,A层优秀生可以用三种方法,而B层中等生能够掌握其中二种方法即可。当然,这些层次的区分并不是用标题明显地标出,而是在一个问题里设计三个层次,要求三层学生共同思考,使他们在思考中进行互补合作学习。课堂练习的设置进行分层。例如“如何比较两个反比例函数值的大小”的教学中分层练习:

1.反比例函数y=2/x的图像上有两点p1(-2,y1)、p2(3,y 2),则y1y 2

2.y=-1/x的图像上有两点Ax1y1)、Bx2y2)且0<x1<x2,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y1<y2、B.y1>y2、C.y1=y2、D.y1y2之間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3.已知反比例函数y=(-a-1)/x的图像上有两点Ax1y1)、Bx2y2)且x1<x2,其对应值y1y2的大小关系是( )。

可见,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人的发展”,重点关注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理性精神。同样,教师在命题、选题时,尤其是教学应用题切不可搞文字游戏,尽可能用较简洁、明白的语言来表达,不致使学生由于文字上的困惑带来学习上的障碍,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总之,教师必须坚持以“学为主体,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潜心钻研,勇于探索,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师不要用课余时间去“磨”学生,而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示数学的教育价值,充分地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当教师把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教学追求时,那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品质、观察力、审美力等,乃至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就已然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从而彰显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与魅力!知识,也许会被遗忘,惟有数学的“理性思考”的意识与方法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是课堂教学应该抢占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安冠军.思索课改内涵构建有效课堂[J].山西教育(管理),2011(03).

[2]王大前.论“以学定教”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促进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1).

[3]王秀利.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猜你喜欢

以学定教高效教学
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