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水筑城:中国农业时代城市分布规律探析

2020-08-09何一民

江汉论坛 2020年7期

摘要:近水筑城是世界城市选址的共同规律,这与水是生命之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江河水系,中国大江大河多达千余条,但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京杭运、淮河、辽河、海河、松花江、黑龙江、雅鲁藏布江等十大江河水系地区。这十大江河水系的自然地理条件相对较为优越,因而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成为城市的首选之地,尤其是黄河和长江的条件得天独厚,故而成为华夏文明的母亲河,中国最早的城市大都位于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本文从历时性分析了城市与江河的关系,并以清代都城、省会以及内陆边疆地区城市的分布为例,考察了重要城市与江河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重要城市的选址都无一不遵循近水筑城的原则,这充分反映了人类发展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

关键词:近水筑城;农业时代;城市分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城市通史编纂”(12AZD083)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0)07-0087-05

农业时代,世界各地城市的分布都遵循一个共同的规律,即近水而建城。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分布规律,关键在于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供应,而河流是水资源的主要供给源,因而河流成为所有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沿河设城”,作为一种城市选址的通则,广为人们认知和接受。古人虽然对于河流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但缺乏系统的研究。近代以来,有关河流的研究受到较大的重视,但河流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研究仍然较为薄弱,总体来看,近代学者还缺乏对中国河流与城市分布的系统研究。① 当代学者高度重视河流与城市关系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者都是立足当下的环境、经济等来探讨城市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河流与城市经济的关系等,相关文章占知网所收录的数千篇河流城市文章的绝大部分,只有少部分学者从历史的角度对河流与城市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史念海、邹逸麟、何一民等对黄河城市研究,隗瀛涛、王笛、何一民、周勇等对长江上游城市研究,皮明庥、涂文学、王肇磊等对长江中游城市研究,张仲礼、熊月之、茅家琦等对长江中下游城市研究,鲁西奇、邓祖涛等对汉水流域城市研究,陆玉麒、董平等对赣江流域城市研究,何一民等对珠江流域城市的研究;另外,马正林、张驭寰等也对河流与城市的关系有论述。但迄今为止还无人对中国河流城市分布进行整体的系统研究。城市与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不容置疑的,深入研究河流与城市的关系,特别是河流城市的分布规律与特点,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近水筑城是共同的规律

“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②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文明之源,更是城市文明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纵观世界主要文明的起源,皆发端于大江大河流域,历史上伟大的城市无不与河流相联系,尼罗河畔的底比斯城,底格里斯河上游的阿叔尔城,幼发拉底河下游右岸的乌鲁克城、巴比伦城等都产生于大河流域。③ 大河流域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长江等大江河文明兴起的过程,也是城市文明兴起的过程,河流为城市选址与发展提供重要条件,河流不仅能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宝贵的水资源,还为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是推动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泄,因大川而注焉”。④ “择河而居”成为世界城市选址的基本规律。有研究者在考察了中国城市的起源后,认为“中国大多数城市都位于河流沿岸,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中国城市城址选择的普遍规律,只有河流沿岸地理条件最优越,城址多选择在河流沿岸就成为不言而喻的事情。”⑤

“没有水源的城市难以兴起,也无法延续发展。”⑥ 作为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水源虽然可以来自多种渠道,但江河则是最主要的来源,另外,“湖泊也是重要水源之一,中国的湖泊数量甚多,数以万计,仅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就有2800多个,面积达8万多平方公里。”⑦ 但其中有相当部分湖泊为咸水湖,湖水难以饮用,无法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另外,西部地区的湖泊周边的自然地理环境多不理想,不适合人类聚居,因而所建城市数量较少;“东中部地区虽然有大量淡水湖,但由于湖面盈缩不定,洪涝灾害频发,因而沿岸很少建有城市,仅巢湖、滇池等少数水位较稳定的淡水湖附近建有城市。”⑧ 在没有河流的地方,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凿井修渠等方式来获取生命之水,但是在农业时代凿井修渠技术并不发达,且水井和渠道的供水量十分有限,仅能解决少量人群用水需要。城市是人口、生产等要素在空间的聚集,大量人口聚居在一个较小的空间范围内,不仅生活用水量大,而且生产用水和城市营建也需要大量的水源,离开了江河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农业时代,城市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农业的支撑,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脈,没有水源,农业难以发展起来,农业的发达与否,是支撑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近水筑城,临河建城成为城市选址的基本要求。《管子》在总结城市近水选址时强调:“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这一段经典的论述就是古人对城市选址规律认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并成为后世修城筑池选址的一项重要原则。

中国地域广阔,其地形分为三大阶梯,“第二、三阶梯地区基本上属于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且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岸,受湿润的海洋气团影响,降水较为丰沛;第一、二阶梯则多山。”“山地一般具有多云雾和多雨的特点”⑨,山地也是河流的主要发源地,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形成了众多的河流。据当代科学调查,“中国江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⑩ 其中以长江、黄河、珠江、淮河、运河、海河、辽河、黑龙江、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干流及其支流是中国最重要的江河。长江、珠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松花江、雅鲁藏布江等8条大江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6980 ×108立方米,占全国年径流量的62.6 %。{11} 长江、黄河是中国第一、二大江河,贯穿中国的东中西部三大板块,其余几大江河干支流也是中国各区域的重要江河,因而这些江河成为中国农业时代城市的主要分布地。从先秦至清代,中国历代的城市一般都选择在这十大江河及其相关联的河流沿岸营建。张驭寰先生经过考察后断言:“试观我国古代城池,没有一个城池不是临水的”。{12} 马正林通过对清代雍正朝陕西省府县城市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后也认为:“这些城市绝大多数也位于河流岸上”。{13}

早在史前时期,中国的城市就已显露出临河近江的空间分布格局。{14}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的母亲河,也是中华城市文明的哺育者。夏商时期的都邑大都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洛地区。西周崛起于黄河中游的渭河平原,西周灭商后,除加强对关中地区城市的营建外,仍“营周居于雒邑”。{15} 据不完全统计,周代河洛地区先后建有150—200座城邑。{16} 春秋战国时,在晋、秦、赵、魏等诸侯国的经营下,黄河中游支流——渭河和汾河流域的城市迅速兴起,与黄河中下游河洛地区的城市并立。秦汉以后,中原文明逐渐向黄河上游的河套和陇右地区发展,以黄河干流和主要支流为依托,形成了唐宋以前中华城市文明的中心区。{17} 距今4500年至3500年间,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也出现了数量较多的早期古城群,古蜀人先后建立了蚕丛、格灌、鱼凫、杜宇、开明等五个国家,相继“移治郫邑”,“徙治成都”。考古学家在成都平原发现了9座早期古城,其中三星堆古城文明达到同时期华夏文明的一个高峰。商周时期巴人在长江上游峡江一带和嘉陵江流域建立了巴国,并沿长江和嘉陵江营建了多座早期城邑。{18} 战国后期,秦灭巴蜀,“置巴、蜀、及汉中郡。分其地为四十一县”{19},初步形成了以岷江、嘉陵江为主干的长江上游城市群。长江中游地区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最早的城市城头山古城就位于长江中游,距今6500年。商周时期,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已有人们生息劳动,并营建聚邑、建立政权”。{20} 春秋战国时,初步形成了以楚都郢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秦汉以后长江中游文明逐渐向湘江、赣江流域扩展。长江下游的文明兴起也较早,位于长江下游的良渚古城距今4600多年,其面积达290万平方米,其规模为新石器时期古城之最。西周初年吴太伯在长江下游太湖平原建故吴城(今无锡)。{21}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筑“华亭”,“置都驿,招四方贤客”。{22} 吴王夫差筑邗城(今扬州);越国大夫范蠡筑越城(今南京)。{23} 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群初现端倪。珠江流域也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秦统一六国后,“略取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 其郡县城多位于西江干支流沿岸,珠江水系城市始勃兴。 汉武帝时,汉朝军队沿西江、北江和东江而下,“咸汇番禺”。 汉王朝平定南越后,在北江和东江沿岸增设曲江、含洭、浈阳、桂阳、阳山、博罗、龙川等县, 初步形成了珠江水系城市行政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大量北人南迁,牛耕南传,珠江水系的人口增加,经济有较大发展。宋代,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开发,沿西、北、东三江干流两岸陆续修筑堤围,珠江流域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工商业也相继兴盛,城市数量也随之而增加。清代,珠江流域的城市进入一个兴盛繁荣的发展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江河都适合人类生存和营建城市。古人对城市选址和营建形成了诸多经验,除了考虑水源以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自然地理条件。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黄河、长江、珠江、淮河、运河、海河、辽河、雅鲁藏布江等江河,也并不是每处河段都适合营建城市,如长江、黄河等重要江河的江源段城市数量非常少,这主要是江源段多在高山峡谷地区,缺乏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和基本条件;而雅鲁藏布江的下游也因多为高山峡谷而少有城市。城址的选择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经纬度、气候、海拔等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纬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对气候产生直接影响,气候太寒太热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而高海拔的山区或高原更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农业的发展,因而这些地区的城市数量普遍较少,西藏位于世界屋脊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因而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城市的兴起也相对较晚,时在吐蕃建国以后。城市选址临近水源很重要,但仅有水源远远不够,同时还需要具备其他多种条件,如要有相对开阔平坦的地势,否则营建城市没有发展空间;还需要有广阔的腹地和相对发达的农业,要有较多人口在区域的聚集,只有当腹地相对广阔,有一定人口聚集,农业较为发达,才能为城市的营建和非农人口聚集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提供劳动力和市场,从而才能够支撑城市的发展。城市选址还需要考虑对外交通运输,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与外部进行人口、生活资料、经济要素、信息、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对外交通的便捷与否对于城市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故而重要城市的选址大都位于水陆交通枢纽,对外交通不便的地方很难形成城市;即使形成了城市,而一旦失去重要的交通区位优势,也会出现衰落。此外,城市选址还需要考虑远离水患和地质灾害的地区,中国一些早期城市之所以消失,就是与水患多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成都平原的宝墩古城、三星堆古城之所以消失,都与水患有着密切的关系,滔天洪水冲毁了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迫使城市的主人不得不放弃旧址而另寻新址。中国农业时代以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城市兴起得最早,数量也最多,这与两大水系的自然地理环境优越性有着直接的关系。黄河和长江沿岸地区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非常適合农业的发展,成为中国早期农业发源地,因而聚集了大量的人口,黄河与长江同为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孕育了数量众多的城市,并产生了咸阳、长安、洛阳、开封、兰州、成都、武昌、长沙、南京、扬州等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城市。

中国江河城市的分布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由于不同江河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不同,因而城市的分布也有很大的不同,十大江河城市的分布充分反映出这种地域上的差异性。{24}

二、清代城市与江河的关系

从先秦至清代,中国所有的重要城市都具有近水性、临河性等特点,这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的一个重要规律,越是重要的城市,人口数量越多、空间规模越大,越与河流有着密切关系。因为重要城市人口多,生活、生产用水量必然较大,只有水流量较大的河流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表1主要统计了九大干流与重要支流沿河的行政建制城市,即县级以上行政建制的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清代长江干支流分布有各级城市(包括省会,府城、直隶州城、直隶厅城,县城、州城、厅城)251座,黄河干支流有各级城市174座,珠江干支流有各级城市169座,海河干支流有各级城市133座,运河干支流有各级城市57座,淮河干支流有各级城市50座,辽河干支流有各级城市22座,黑龙江干支流有各级城市34座,塔里木河干支流有各级城市19座,雅鲁藏布江流经的西藏地区因在清代没有设置行省和府县机构,故相关历史文献未对其城市数量进行较为准确的记载,但该地区在吐蕃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多个重要的城市,清代西藏最重要的城市拉萨、日喀则等城市都分布在雅鲁藏布江和支流拉萨河、年楚河沿岸。{25}

无论是夏商周的都城,还是秦汉晋隋唐宋明清的都城以及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都无一例外具有近河性特征,清代的都城和各省省会城市都是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很强的历史延续性,它们皆分布在区域内邻近江河的地区,有的城市直接就在江河之畔,或在大江大河的支流沿岸。如清王朝都城北京地区分布有多条河流,属于海河水系的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属于蓟运河水系的有泃河,凉水河和通惠河等河流穿城而过。{26} 正是多条河流的水源汇集才能够满足北京上百万人口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需求。清代的各省会城市也都在江河之畔。直隶省城保定位于滱水支流清苑河(一亩泉河)北岸。{27} 河南省会开封则地处黄河、汴河和贾鲁河交汇处,“襟带河汴,控引淮泗”{28},“据内控外,领袖中原”,“乃北方少有之水陆都会”。{29}山东省会济南“东临临淄之饶,西阻济河之险”,为“古齐之名区,东齐之首郡”。{30} 江苏省会江宁“控制长江,呼吸千里,足以虎视吴楚,应接梁宋”,且“襟带江淮,漕运储榖,无不便利”。{31} 江苏另一重要城市苏州则紧临京杭运河,“有三江五湖之利”。{32} 安徽省会安庆“南滨大江,北介清淮”,为“淮服之屏蔽,江介之要卫”。{33} 湖北省会武昌“地濒江汉众流之汇,前枕长江,北带汉水,扼束江湖,襟带吴楚,南抵五岭,北连襄汉,通接雍梁,实为津要”。{34} 江西省会南昌北望长江,“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35} 湖南省会长沙居湘江之冲要,北接长江,“控扼湘岭,镇抚蛮猺”。{36}广西省会桂林虽位于广西中心偏东北区域,但却坐拥灵渠和相思埭两条运河,“枕山带江,控制数千里,诚西南之会府,为南江十一郡之冠”。{37} 四川省会成都位于岷江支流锦江之畔,南河、府河绕城而流;贵州省会贵阳则位于乌江支流南明河畔;云南省会昆明位于盘龙江西北岸,滇池之西,盘龙江、大观河等数十条河流在昆明附近流入滇池;广东省会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水系发达,北江、西江等多条江河在此汇合;福建省会福州位于闽江北岸。{38} 由此可见,清代最重要的城市都城和省会,都具有临河性和近河性特点。这些城市都居于区域内的重心位置,临近江河,或在两水交汇之处,水陆交通便捷,聚集力和辐射力都超过区域内其他府县城市。值得注意的是,都城和大部分省会城市并非营建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干流之侧,而多位于大江大河的重要支流交汇处,这些区位既有丰富的水源,能够满足用水的需要,又远离洪水泛滥等水患,相对而言比较安全,另外这些区位的腹地空间开阔,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人口密集,因而可以支撑大城市的发展。{39}

除了京师和省会城市外,清代大多数中小城市也具有近水性特征,下面以黄河为例来考察。笔者对《嘉庆重修一统志》进行梳理,发现对黄河干流沿河50公里范围内有城市位置明确記载的共有106个,另有部分城市无明确记载(参见表2)。

表2的统计并不完全,有数十个黄河沿岸城市并无明确的临河记载,但从表2可见,黄河沿岸在河道1公里范围内的城市有23个,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上游;黄河下游在1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极少,仅有1个,这与黄河下游经常出现水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下游的城市多距河岸较远,以避水患。黄河中游城市的近河性相比较为突出,5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共有75个,其中1.1—5公里范围内的城市有19个,5.1—1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有12个,10.1—3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有23个。与黄河干流距离较远的城市,也多与其支流相邻,因而,这些城市也都具有近水性特征。在“沿河设城”这一城址选择通则前提之下,河流城市的空间分布还受到气候、地形地貌、河流状况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变迁也会对城市兴衰更替产生重要的影响。

临河营建城市虽然有利于用水和交通,但也有负面影响。因为河流既会带来水利,也会产生水害,除了洪水灾害以外,河流本身的变化,也会对城市产生一定的影响。就几条大江大河的情况来看,历史上河流变动最大的是黄河,黄河以其善淤、善决、善徙为重要特征,给下游干支流沿岸城市造成巨大破坏,历史上黄河中下游决口达1500多次,先后出现过20余次大改道,每次决口、改道都导致洪水泛滥,对两岸城乡造成巨大的灾难,导致黄河中下游城市普遍出现衰落。淮河在历史上也多有变化,西汉以后,黄河多次夺淮入海,尤其是在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在河南封丘阳武故堤决口,波浪滔天,自淮阴夺淮河河道入海,此后数百年间,淮河流域多遭黄河水患,“每淮水盛时,西风激浪,白波如山,淮扬数百里中,公私惶惶,莫敢安枕者,数百年矣。”{40} 淮河沿岸城市因此而衰落。运河在清代中后期出现较大变化,特别是清后期运河发生淤塞,航运功能废弛,导致运河沿岸一些重要工商业城市严重衰落。另外,长江、珠江、海河等部分河段在历史上也出现过若干次严重洪涝和改道,对沿岸城市也有较大影响。当然,河流的变化也并不总是给沿岸城市带来破坏,也会给沿岸居民带来好处,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围垦带来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清代是现代中国疆域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除内地十八省外,还有地域广大的藩部地区,从东北到蒙古地区,从蒙古到新疆,再到西藏,共约6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这些地区基本上都在中国农牧交接带以西以北的地区,这条农牧交接带又称为“胡焕庸线”,既是一条人口分布线,也是自然地理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分布线,这条分界线以北以西的内陆边疆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与内地差异极大,地形地貌极其复杂,气候较为恶劣,以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主,经济相对落后,以农牧经济为主体,人口稀少,城市数量较少,城市规模也较小。中国内陆边疆地区虽然面积广大,区情各有不同,却与内地城市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这些地区所有城市也都遵循了临河或近河建城的规律。

西藏虽然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海拔甚高,但河流和湖泊也较多,有着亚洲水塔之称,不仅有着宽广的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等,而且还有1000多个高原湖泊。{41} 丰富的水源为人口的聚居和营建城市创造了有利条件,西藏以雅鲁藏布江干支流“一江两河”流域的河谷地带为主集中分布了拉萨、日喀则、江孜、山南等城市。新疆、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而对于河流的依赖性更强。这些地区多沙漠和草原,因而有水才有绿洲,有绿洲才有人类聚居地,所以这些地区的主要城市都位于河流或湖泊附近,新疆伊犁地区九个城市在伊犁河水系,天山脚下的迪化三面临河,南疆的八大城则分布在塔里木河干流及其支流,新疆其余各城市也俱在河流附近。{42} 外蒙古的库伦城在“图拉河源之西,哈拉河源之东”,恰克图位于“色楞格河东岸”,乌里雅苏台城位于“乌里雅苏台河北”,科布多城则在“伊克阿拉克泊西岸”,“布彦图河环流其西与北”。{43} 内蒙古的归绥则临近大黑河和小黑河;赤峰境内则有西辽河、滦河、大凌河、新开河、叫来河、锡林郭勒、达里诺尔、老哈河等八大水系;包头位于黄河之滨。另外,东北三省的城市也多兴起于江河之滨,辽河流域的城市兴起较早,先后形成的城市有沈阳、营口、抚顺、鞍山、盘锦、赤峰、本溪、通辽、四平、铁岭等;松花江流域兴起的城市主要有哈尔滨、吉林、长春、齐齐哈尔、佳木斯、松原、牡丹江、双鸭山、绥化。以上这些城市的选址无不与江河有着直接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农业时代,城市的分布与世界其他国家城市的分布具有近水选址的共性,“得水为上”,“沿河设城”,一直作为古代城址选择的通则。世界各地城市之所以形成共同的分布规律,关键在于水是生命之源,而江河则是水资源的主要供给源。清代中国各地城市延续了历史城市空间分布的传统,也都具有近水性和临河性等特点,不仅内地农耕地区的城市选址遵循了近水分布的规律,内陆边疆干旱半干旱农牧地区的城市对于河流的依赖性更强,充分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依存度。

注释:

① 查阅晚清民国报刊索引文献库,以“流域”、“河流”、“城市”等为关键词查阅,仅发现《中国地理学研究所地理专刊》1946年第1期下卷“嘉陵江流域地理考察报告”第五编《聚落地理》有一篇文章对嘉陵江流域四川境内历代县城数目之变迁进行了考察。

② 茆泮林:《玄中记》,清道光梅瑞轩刻十种古逸书本,第2页。

③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④ 管仲:《管子》卷18《度地》,四部丛刊影宋本。

⑤⑥⑦⑧{13} 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153、302、302—313、302—313、309页。

⑨{41} 曾昭璇:《中国的地形》,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年版,第9、136,145页。

⑩{11} 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8、58页。

{12} 张驭寰:《中国城池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99页。

{14} 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导言”,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页。

{15} 《史记》卷4《周本纪》。

{16} 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中国城市群》,中國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

{17} 何一民、赵斐:《清代黄河水系城市空间分布和数量规模变化研究》,《福建论坛》2018年第5期。

{18}{19} 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11页。

{20}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21} 赵晔:《吴越春秋》卷1《吴太伯传》,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3页。

{22} 陆广微撰、曹林娣校注:《吴地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1页。

{23} 贾鸿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24} 何一民:《清代江河城市的空间分布与特征》,《城市史研究》2019年第1期。

{25} 何一民:《民国时期西藏城市的发展变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26}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8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

{27} 金良骥等修、姚寿昌等纂:《清苑县志》卷1《地理·川泽》,1934年刊行。

{28}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47《河南二·开封府》,台湾洪氏出版社1981年版,第1966页。

{29} 鲁曾煜修、张淑载纂:《祥符县志》卷2《地理志·形势》,乾隆四年刻本。

{30}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62《济南府一·形势》。

{31}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73《江宁府一·形势》。

{32}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77《苏州府一·形势》。

{33}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09《安庆府一·形势》。

{34} 迈柱等修:《湖广通志》卷5《疆域志·武昌府·形势附》,雍正十一年刻本。

{35} 许应镕、王之藩修:《南昌府志》卷1《地理·沿革·表考》,同治十二年刊本。

{36}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54《长沙府一·形势》。

{37} 沈秉承修、苏宗经、羊复礼纂:《广西通志辑要》卷3《桂林府·关隘》,光绪十五年刊本。

{38} 《清史稿》卷59—75《地理志·六—二十二》。

{39} 何一民:《清代城市规模的静态与动态考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

{40} 卫哲治等修、叶长扬、顾栋高等纂:乾隆《淮安府志·水利》,乾隆十三年刻本。

{42} 何一民:《近代新疆城市体系构建与城市分布特点的历史审视》,《民族学刊》2018年第4期。

{43} 姚明辑、夏日校:《蒙古志》卷2《都会》,光绪三十三年刊本。

作者简介:何一民,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成都,610065。

(责任编辑张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