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
2020-08-09朱天一
朱天一
[摘 要]写作一直是学生的难题。文章从构思与想象、模仿与创新、关注内在等角度找出写作与民用建筑建造的相通之处,以期探寻到有效的作文写作策略。
[关键词]建筑建造;作文写作;灵感;相通之处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2-0011-03
建筑建造追求结构、形式、意境融为一体,写作力求构思、题材、语言水乳交融,可见建筑建造和写作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经常出门旅行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旅行途中可以领略到不同地方建筑的风格。江南一带的建筑临河贴水、粉墙黛瓦、精致小巧、错落有致,尽显水乡风情;浙江传统民居,依山坡河畔而建,充分适应复杂地形,尖塔高耸、立柱修长、拱门立体,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山西地区的建筑可谓居民建筑的典范,其深邃富丽、精雕细刻、匠心独具,传承中国古典之风;陕西黄土窑居院落建筑,粗犷浑厚,处处体现当地居民浓厚的生活气味。沿途的建筑有让人惊艳的;也有让人一瞬间就遗忘的,是“大众脸”;更有让人叹息、外表“瘦骨嶙峋”的,暴露的砖瓦狰狞可怖,周围杂草丛生。
职业使然,筆者由此联想到,这些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建筑,不就像学生的作文吗?学生的作文有精彩绝伦的,有“雁过留声”的,有惨不忍睹的。老子《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就印证了世间万物是相通的。
明末清初的金圣叹根据他的好恶把施耐庵《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分成几类。其中武松、鲁智深、李逵、林冲、吴用、花荣、杨志等人为上上人物,史进、呼延灼、卢俊义、柴进、公孙胜、朱仝等人为上中人物,杨雄、戴宗等人为中下人物,宋江、时迁等人为下下人物。作者的分类反映了其所持有的是非价值观。
建筑也可分等次。上上建筑造型美观大方,配色和谐养眼,给人一种归属感;上中建筑或结构新颖,或颜色搭配合理,或风格独特;中下建筑中规中矩,线条整齐,缺乏特色;下下建筑砖瓦暴露,门窗破败,多为半成品。依据当下人们的审美观,学生的作文也可分为上上文章、上中文章、中下文章、下下文章等。参考历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我们发现可以这样划分作文等级:上上文章主旨鲜明,表达有文采,感情真挚,立意新颖,构思独特,语言富有个性等;上中文章主旨鲜明,表达较有文采;中下文章主旨明确,表达清楚;下下文章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
本文通过比较建筑建造与写作的相通之处,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以使学生写出的作文能够在不经意间夺读者的眼球,摄读者的心魄。
一、构思与想象
当建筑商接到任务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设计建筑图纸,将建筑的外形、结构等用平面图或三维立体图清晰地展现出来。设计建筑图纸是建筑施工的先行条件。好的建筑图纸能确保施工的高效率、有效性和合理性。写作也一样,当拿到题目,学生首先要结合要求列好提纲。要想在六七百字的篇幅内讲清事情、发表观点、抒发情感,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是不行的。学生要对行文要点、思路结构、各层大意等有大概的设计,以减少盲目性,克服随意性。
房屋钢筋的用量,需要参考多方面的数据并经过详细计算才能得到。建好的大梁,若钢筋放多了,混凝土放少了,就属于“超筋梁”,时间一长,容易开裂;若钢筋放少了,混凝土放多了,则承重不够,容易断裂。可见,钢筋与混凝土的搭配要协调才能使构件的受力更合理。同理,要写一篇记叙文,肯定是要以记叙为主,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中间还要运用各种描写手法使记叙更形象生动,而结尾则要适当地抒情议论,以深化中心。这样的行文过程和协调钢筋与混凝土比例的过程一样,细致、流畅、严谨。在写作记叙文时,学生如果不写清楚事件就开始大篇幅地抒情议论,便会犯详略不当、结构松散的毛病,会使写好的文章给人泛泛而谈、“假大空”之感。
曾经让学生写作一篇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笔者让学生在探究《白杨礼赞》《海燕》《紫藤萝瀑布》这些典型的名作的基础上,从树根、小草、墙、昙花、桥等中选取对象,并分析选取对象的特点,赋予其象征意义。很多学生在列提纲时就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写出的作文中对事物的描绘几乎没有,大段大段的文字都在描述象征意义。刘勰说:“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意思是说:作文时,首先要明确想要表述的思想感情是由什么事物引起的。也就是说,在明确象征意义的同时,必须要把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描绘出来。如可以通过描述小草形状的渺小、生长环境的恶劣、面对风雨时的坚持等将其坚强不屈的象征意义表现出来。
文章的构思很关键。要想有巧妙的构思,就必须会想象。建筑师只有在外形结构、颜色搭配、砖瓦选择上大胆想象创新,才能使建好的建筑在群体建筑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与众不同”也要立足于建筑建造的基本常识要求,否则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想象必须以客观生活为基础,且要合理。
典型的例子是杜牧写的名篇《阿房宫赋》。杜牧用富丽却不浮华、工丽却不堆砌的文字勾勒了恢宏壮观、奢靡瑰丽的宫殿。为什么生活在晚唐的杜牧能形象地描绘出阿房宫?关键就在于他能在唐代已有的建筑上展开想象。这样的构思与想象震撼人心。
新颖独特且合理的构思会让人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有好的构思之后,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就不远了。
二、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用建筑的风格呈多样化趋势,这反映了人们的喜好和审美品位的不同。中式建筑讲究对称,精雕细琢,瑰丽奇巧,给人内涵丰富的感觉。欧式建筑装饰华丽,色彩浓烈,造型精美,给人雍容华贵的感觉,其中法式建筑崇尚冲突之美,追求浪漫典雅,经典诗意;巴洛克建筑富丽堂皇,洋溢着人性的光芒。文章因作者个性的不同,风格也有所不同。有的文章给人荡气回肠的感觉,有的文章读后让人心灵宁静;有的文章读后让人产生轻松自在的感觉。
笔者曾布置学生写作题为“美丽的邂逅”的文章,以下罗列两则选段,用以说明“不同风格的文字会给人不同的感觉”这一观点。
[选段一]那是我和冰糖葫芦的邂逅。……不自觉向前,它们近在眼前,甚至能看清浇灌在上面晶莹的糖。每一颗果实紧贴在一起,像同心的一家人。隐约间,似乎还能闻到一种若有若无的香气。
这段文字清丽淡雅,通过细腻的描绘把事物的特征凸显了出来。
[选段二]偶然的回眸一瞥,便是不添装饰、绝于红尘的一点山间桃红。缤纷散落的遍地残影,是这芳菲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邂逅便在此展开。
这段文字缠绵悱恻,表达出对桃花凋零的惋惜惆怅之情。
民用建筑的外形大多存在模仿的痕迹。“模仿”的同义词即“借鉴”。一幢有特色的建筑附近,必定有与其雷同的建筑。这表现出人们对美的事物有着相同的认同感。人们都欣赏美的东西,但有时要想占据它,则只能靠模仿。
其实模仿是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鉴他人的写作手法等,并从中找出规律,触类旁通,由此及彼,进而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章。
从古到今,许多学者都主张有选择地模仿。刘勰曾说:“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意思就是说在学习写作时要探究诸子百家的著作,汲取他们的写作方法,深刻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并从中找出规律,了解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这样才能创造出新的写作内容。美学家朱光潜也说,他是通过模仿他人的佳作来掌握写作技巧的。他主张选取一百篇范作,仔细研究它们的立意、布局、结构等,揣摩其中的韵味,使其沉淀到自己的心里及筋骨里,进而在内化各家之所长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始于模仿,终于创造,这是有选择地模仿的最高境界。
《新语文读本》中选编了一篇赵丽宏的《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笔者和学生一起诵读时,都被作者诗一般的语言及巧妙的构思所吸引。她无声地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和奉献。
于是,有一个学生在参加征文比赛时便模仿了这篇文章的结构形式写了一篇题目为《假如你想成为一名红军》的文章。以下是文章选段:
假如你问我:那么,红军为什么背井离乡,走上战场呢?
我要这样回答你:红军英勇作战,绝不是为了一己私欲。他们不指望在历史的丰碑上刻下名字,更不指望流芳百世。红军战士们只希望在祖国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鲜血,只希望在那残阳的余晖下看到往昔的回忆。他们骨子里流淌的不仅是渴望胜利的热血,更有对家的浓浓痴情。这一切,你懂吗?
所以,借鉴也是有层次的。人们在自行建家时不应一味地把目光局限在自己的周围,而该放远目光。不同建筑师在不同项目中的设计创意不同,建筑语言所传达的意义就会不同。如果建筑师忽视形式创新,拾人牙慧,跟着别人“漂浮”,就会造成“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的现象。比较了,转换了,创新了,建构了,才能树立起建筑自信、文化自信。模仿的顶级境界就是成为被模仿的对象。
三、关注内在
民用建筑的光鲜外表虽能吸引人的目光,但它更大的价值还是在于内部的实用。一般建筑的内外部装修必须风格一致、主题一致。有些人只把精力花在外表,再无力装潢内部,导致建造好的建筑只有华美的躯壳,而没有充实的灵魂。
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写作文章应以情理为主,文辞为次,且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我们常常说的“文道合一”就是这个道理。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精练的语言、优美的表达等,还要有明确深刻的主旨。再来看以下两则选段:
[选段一]我此时思绪翩翩。也许明天,这棵盎然的桃树将是一棵秃树,不知是我太迟钝还是什么,我才意识到时光流转的飞速。时光是一位惆怅的诗人,他的诗诉说着谁的衷肠,又敲打着谁的心房。他在告诉我,快睁大眼睛仔细看看桃儿吧!美好的事物终将化成泡影,曾经的满地红霜可能化为乌有,曾经的桃色菲菲可能被时光冲淡。所以,珍惜眼前物吧!
现在,我犹记得,那年春天,花影灼灼,除了山间的一点红以外还有满地蔫卷的残影。我邂逅了桃色佳人,邂逅了真知。
[选段二]但依稀间,觉得这味道不止酸与甜。吞下一整颗,慢慢咀嚼,我终于找到了被忽略的味道——丝丝甘苦。这份苦并不浓郁,只是增添了一份清爽。但顿时,一切矛盾都化解了。对,这才像心,有酸,有甜,也有苦,每一份喜悦的背后多多少少浸润着些清苦……
学生在写作文章时不仅要追求悦目的皮囊,更要追求深邃的靈魂。
建筑建造讲究形以寄理,以形传神,写作何尝不是呢?因为这些都是艺术的核心理念。
[ 参 考 文 献 ]
[1]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金开诚.刘勰与《文心雕龙》[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