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2020-08-09董一菲
董一菲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先来读这段话。
生(读):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郁达夫的妙文。
师:研读文字,你是否可以说出郁达夫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生:可以表现山水的特色。
生:应该有对山水的理解。
师:还有画一样的美。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本同源。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他的散文—
生:《故都的秋》。
一、精美的语言分析
师:如诗如画写散文的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描绘了几幅秋景图?
生:五幅图
师:一共有哪几幅呢?从最上面的秋院图开始,顺时针读下去。
生:秋院图、秋蕊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师:今天我们真正探讨的地方在这里,郁达夫不仅是散文家,还是位小说家,更是一位深谙文学创作规律的理论家。他说:“原来小品文字可爱的地方,就是细、清、真三点。”细、清、真是什么?
生:細腻、真实、描写平淡。
生:清新。
师:这正是小品文的原则所在。纵观五幅秋景图,任选你喜欢的一幅,可以从色彩、视角、动静、细节、炼字等角度进行赏析。这五个词你们都懂吗?什么叫“炼字”?
生:“炼字”就是选取某个写得比较生动或深刻的字来对它进行分析。
师:这样的字多数是什么词性?
生:动词。
师:“炼”字是什么偏旁?
生:火字旁。
师:视角是什么?
生:作者对待一个事物的看法、观点和角度。
师:观察它、表现它、审视它、凝望它。你最喜欢五幅中哪一幅?请选择一幅进行鉴赏。
(学生讨论)
生:第三段秋院图中“朝东细数的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中的“一丝一丝”和“漏”这两个词语很好,日光本来就是没有形态的,作者把它写得像有了一种具体的形态。
师:“画人画虎难画骨”,骨是风骨,是风采,是神韵,日光如何表达,借助的正是这样的“炼字”。
生:我也选择这一段,“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天色”静态,“飞声”动态。以动衬静,写出了秋季幽静的特点。
师:表达非常完整。
生:我从色彩的角度进行赏析,“碧绿的天”“灰色的驯鸽师”“牵牛花的蓝朵”,作者认为“蓝色和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多选用青、白、蓝、灰等冷色调,与内心主观情感自然融合。
师:真好!非常独到的解读,如此冷色调的画面,是作者对故都的不舍眷恋,这种花叫—
生:牵牛。
师: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朝荣。日本作家紫式部写《源氏物语》,其中有一个回目叫夕颜,你们猜猜看这两个字怎么写?夕颜,朝荣。
生:“夕”是“夕阳”的“夕”,“颜”是“容颜”的“颜”。
师:这就是语感,这就是文化,这就是表达,这就是积淀。能否猜出这朵花的生命有多长?
生:比较短暂。
师:具体多少个小时?
生:十二小时。
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有一种昆虫,朝生暮死叫作蜉蝣。有一朵花,朝生夕死,名字叫夕颜,郁达夫静对的正是这样一朵花,他读出了怎样的生命感?
生:十分有秋意。
师:这是怎样的使命感?
生:蓬勃。
生:生命的转瞬即逝,生命的悲哀。
师:若要用书上的词是—
生:悲凉。
师:我再追问一下,1934年的郁达夫读出了故都的悲凉。红透上海滩的传奇作家张爱玲,面对孤岛上海、沦陷的香港,面对她自己的生命与爱情,她读出的不是悲凉,而是苍凉。你喜欢的词是什么?
生:苍凉。悲凉主要谈到的是悲而苍凉,强调一种孤独的味道。
师:程度更深。郁达夫为故都的秋画了五幅画,当然用的是他的文字,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生:秋雨图,我的最爱。“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了索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就这样一个个“又”字,可以看出故都的雨返而往复,忽来忽去。在这样的背景下,郁达夫又写了在雨中的都市闲人穿着青布单衣,咬着烟管,站在桥边,然后用缓慢悠闲的声音,微叹着,互答着,可以看出故都闲人的那种闲适的特点。
师:咱们暂且就前面的一部分进行探讨,你刚才关注了拟声词?
生:索列索落。
师:拟声词就这样活泼着、跳跃着、活跃在文字里。拟声词、感叹词,入诗、入文都需要艺高人胆大,剑走偏锋。李白的《蜀道难》开篇便是三个
叹词—
生(齐背):噫—吁—嚱—
师:你还关注到了一个词“又”,非常细致,什么词性?
师(引导):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是副词。能够关注到副词的孩子,是诗意盎然的孩子。句子的主要成分是主、谓、宾、定、状、补,在表情达意上哪个成分更重要?
生:定、状、补。
师:你抓住了,也感受到了。
生:我中意秋蕊图,视觉与触觉结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槐落蕊的曼妙,这不能说是曼
妙吧。
师:为什么不可以是曼妙?这么好的词语!与景语契合,无关情语。
生:老师,请允许我请教您一个问题。(大家都微笑)就是“他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我想他“为什么要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为什么不把这些话直接省去了?
(大家都笑了,为他的质疑鼓掌)
师:他在用一个倒装句来强调,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无声无息,那么细腻、那么缠绵。
师:你读过老舍或林海音的作品吗?
生:读过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风格跟这篇文章有几分相似。
师:为什么相似?林海音在台湾写就《城南旧事》,却与郁达夫的文字却殊途同归。为什么?
生:两个人的人生经历有一定的相似性。
师:再追问一下,不是写秋吗?郁达夫写秋的落蕊是如此的声音和气味,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你更喜欢哪种?
生:我想比较一下两者的异同。本段的描写得非常温柔、细腻,作者的心情是温柔中带着一点萧瑟。杜甫描写的秋天非常苍阔,但我觉得他们两个都非常好。
(鼓掌)
师:语惊四座,同样家国情怀。杜甫是沉郁顿挫的。郁达夫是温柔的,柔情似水,这是故国之恋。
生:“无边落木萧萧下”比较宏大,寄托作者的内心苦闷;秋蕊图的描写比较细腻,反映作者内心的忧惧。我能不能说都喜欢,老师?
师:当然可以,世间的美本就两种,一种叫阳刚之美,如雷如霆,如长风出涧。一种是婉约之美,如烟如霞,如幽林曲涧。世间的美百媚千红,你可以爱任何一种!
生:我更喜欢秋蟬图,赏析意象,骆宾王曾写过《咏蝉》,蝉饮露而生,是高洁的象征。秋蝉寿命只有一夏,意象凄凉。1934年,华北事变多事之秋,日本磨刀霍霍,作者用秋蝉来象征自己。
师:他对于传统意象的理解太棒了!我们的祖先认为,蝉可以死而复生。尧舜禹禅让制的禅,什么偏旁?(一男生在黑板上写出“禅”)其实就是由蝉而来,希望世世代代无穷无尽禅让下去。还有谁发言?
生:我比较喜欢秋蕊图。作者写扫街时在灰土上留下的丝纹,极富生活意韵。从细节中,可以看到郁达夫在人生的悲凉中对生活持有热爱和留恋。
师:说得多好。这里他感受到的是生活的气息、市井的味道、世俗的味道、烟火的味道、家人的味道,它不是天国,不是乌托邦,不是伊甸园,它是我的家园,哪一段反复地提到家?
生:我看到的是第五段中第六句话“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师:家虫是什么?
生:蝉。
师:我们知道六畜、太牢、祭祀三牲,这是我们农耕民族的温馨和温暖,但独独没有听说家虫是什么?是蟋蟀。故都北平有一种声音,绵延吟唱了百年、千年。从洛水之滨到蓝田日暖,从唱响就是那只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师:郁达夫不仅写了《故都的秋》,而且写了《北平的四季》,朗读屏幕上的文段,体会语言特点。作者对北平的四季是何种情感?
生:热爱,描写的就是北平农家生活和日常农民生活,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生读屏幕文段)
师:上声读得真到位,平平仄仄的美丽在朗诵当中得到展现。
师:元代有个画家倪瓒,生活在元朝等级制度森严的八娼九儒的时代,观察这幅图,模仿郁达夫,为这幅水不流花不开的《林亭远岫图》写上三两句话。
(生仔细观察图画,认真思考)
生:画面上有岩石,有亭子,岩缝中长出来几棵树。
师:很全面,但请用非常接近作者的语言来表达。
生:几株枯树牢牢地扎根在岩缝之中,倔强地向上挺立,远处一座孤寂的亭子,静静地兀立在那里。
师:可以!亭子,亭者,停也,谁停?人停也,有人吗?
生:没有。走在水边,悻悻然,这边冷漠的石,石上是树。枝叶稀疏,他们没有冷漠没有悲欢,远处是一座空亭,上面是茅草盖子,下面是四根柱子。这是石,那也是石,中间起伏、转折,不远处是水色,有秋色,萧瑟的秋季在这时是体现最完
全的。
二、水到渠成的主旨升华
师:刚才有一位同学谈到“都市闲人”,先说都市闲人的穿着。
生(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
师:很随意,很悠闲,很潇洒。拿着鸟笼子,迈着八字步。偌大的北平城,偌大的故都,都市的闲人,他站在哪里?请细读。
生:他站在桥头树里。
师:桥头树底下。
生:站在雨后的斜桥影里。
师:斜桥影里,他穿着青布单衣,咬着烟管,在桥头树的影子里,都市闲人真的是悠闲吗?
生:日本侵华,处于战乱中,人们都失业,是被
迫的。
师:“闲”是被迫的,还有补充吗?
生:我读过老舍的《四世同堂》,北平就有这种文化,比较清闲,与世无争。
师:这是城市的性格、文化的积淀。有人说,郁达夫是一个忧郁的文人,他的成名小说《沉沦》,写的就是留学生在日本不堪种种侮辱与践踏,深沉日本海自杀!同学们可以告诉我,《故都的秋》里仅仅有“小我”吗?还有—生(齐):大我。
师:文章为什么要叫“故都的秋”,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1932年,哈尔滨沦陷;1933年,山海关被攻破。此文写于1934年,“四面边声连角起”,却有那么多的人是都市闲人,因此,它不叫北平,而被称为故都。
生:“故都的秋”,蕴含了作者内心对故都的一种深切眷恋。
师:在《黍离》之悲里有这样一句话:知我者,谓我心忧—
生(齐):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师:屏幕上的文字出自一篇散文《怀鲁迅》。
生(齐读):“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师:语言风格和《故都的秋》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这段文字的作者也是郁达夫,风格如何?
生:犀利,直接。
师:郁达夫啊,他既可以菩萨低眉,也可以金刚怒目!今天,好在有你们懂他肝胆如冰雪!如果《故都的秋》是一部电影,结尾处我们要加上这样几行字:1934年,郁达夫写就《故都的秋》,两年后,北平沦陷。十年后,郁达夫于苏门答腊丛林舍生取义,他既有看云的闲情,又有热血的肝胆。中国士大夫的担当,如李大钊先生所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八年后,郁达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这就是《故都的秋》,永远的故都、故园,我们的家园。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