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使命与实践
2020-08-09王笑梅
王笑梅
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是教育者指导学生对未来进行有效规划的教育,是激发学生内驱力,也是引导并支持学生回答“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要如何去”三大问题的教育。它是关系学生一生的发展方向和终生幸福的教育,其核心目标是指导学生成人成才,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
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关注每一位学生人生发展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责任感”[1],是高中德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质是一项匹配教育,是自我需求与社会需求、自我理想与社会理想相匹配的教育。匹配的前提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我,同时认识到每个人都要在社会中生存,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要在社会中规划自己的人生。
所以,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同时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理想教育、公民教育的责任。只有这样的生涯规划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
班人。
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需直接为高考服务
高考是高中教育避不开的话题。高考为高中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公平,也为高中生打下了很好的人生基础。经过高考,高中生不仅从年龄上正式步入成人的行列,而且整个身心都会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礼。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需要直接地为高考服务,为高中生能够理智地选择大学、选择专业、选择未来和人生服务。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不论是在准备高考的阶段,还是在填报志愿的阶段,他们都会得到来自各方的建议,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好地把握自己,把握前进的方向,做出准确的判断、果断的决定,需要学生在求学过程中,通过生涯规划教育不断增强自主能力。
高考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它们的终极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一方面,高考是整体生涯规划中一个阶段性目标,学校应该把高考作为契机,引导学生更好地规划学业、规划人生,找到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和共同点,努力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同和支持,这对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学生经过生涯规划教育,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明确了奋斗目标,激发了学习热情,高考取得理想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正是生涯规划教育成功的标志。
新高考改革在部分省市试点推行,学生增加了多种选择的机会,这就把以往学生自我规划的时间从大学阶段提前到了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更有必要与高考相结合,更需要作为一种理念和行动贯穿高中学校教育全过程、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之中。
三、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应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中占重要地位
生涯规划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健康规划、爱情规划、婚姻规划等。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有所侧重,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应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中占重要地位。
1.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是当务之急
普通高中阶段学生面临学科、升学专业的选择,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业和职业规划,指导和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课程,在高中三年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相对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为学生将来更好地进行大学学习和未来职业选择做好知识和能力储备。
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在认识自己和社会的过程中,能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学会把兴趣转变成学科优势、转变成职业兴趣和事业追求[2],
逐步明确职业方向。这样,在高中选课和大学专业选择时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激发个人的内在价值和潜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
2.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需要学科教师参与完成
由一两位心理教师或由班主任完成学业和职业的指导,是多数学校的普遍做法。但这样做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学业和职业的有效指导。每位学生的学业都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而且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采取走班制教学,取消了行政班和班主任的设置,即便保留,受学科背景和个人精力的限制,只凭借一两位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也不可能胜任对每位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有效指导的工作。所以,理想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需要每一位学科教师的有效参与。
学科教师参与的有效方法是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生涯规划教育。高中各科教材的内容既是未来职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又是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良好材
料[4]。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业和职业的发展奠定学科知识基础。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有关章节,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生涯规划意识。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与此学科相关的职业类型、发展现状与前景,与思想政治学科密切相关的政府公务员、律师、法官等,与语文知识密切相关的记者、编辑、秘书、档案管理员等。此外,学科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最能发现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爱好和特长、职业兴趣、气质和能力,教师及时与班主任和导师沟通,通过集体分析,共同研究,能够更准确、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展生涯规划教育[3]。
3.落脚点是激发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这个“实地”就是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高一刚入学的时候,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兴趣性向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借助常规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个人兴趣、特质,意识到人生应该规划的问题等。同时,学校应该组织有针对性的人生探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了解个人特质的基础上,对感兴趣的职业做重点探索,学生还可以跟学校的相关教师进行“一对一”交流,初步制订出自己的生涯规划。
有了初步的生涯规划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目标可分为四种相连的目标,即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和日常目标。学生在努力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很可能失去信心,此时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把大的人生目标进行分解,引導学生树立中期目标,同时对中期目标进行分析,确定自己的日常目标。这个过程教师的介入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并能对照自己的行动与目标,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以及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时,学生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学生会自觉地克服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四、体验式教育应该成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方式
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和人生的方向,必须在大量的选择和尝试中发现和确定。学生在不断的选择中体验,进而发现真正的自己,明白自己要到哪里去。而选择的能力只有在选择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所以在高中阶段,学校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选择的体验场、自我管理的体验场、对自己负责的体验场。通过制度的改革、课程的改革,在校园内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各类体验的机会。只有学校在校园内和校园外为学生创设越来越多的体验机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越来越鲜活。
1.依托学生社团活动,探索职业兴趣
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活跃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学校可以依托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创设探索职业兴趣的平台。如校园志愿服务社团,羽毛球、击剑、游泳、骑行等体育类社团,电影社、戏剧社、音乐社、动漫社等文学艺术类社团,剪纸、插花、服装设计、木工制作等手工制作类社团,天文社、工程技术社等科技社团等。学生社团活动涉及面宽,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一些行业经验,发展行业兴趣,为学生初步明晰职业方向奠定基础。
2.开展职业体验日活动
职业体验日活动是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深度职业交流,进行职业体验的活动。也许一次职业体验不能改变太多,但如果学校能够坚持,为学生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进入几家、十几家,甚至更多的单位进行较为深入的体验,这样的经历将成为学生成长不可忽视的财富。这样的体验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发现、发挥和发展自我优势的过程,就是唤醒学生生涯意识、增强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过程,更是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
3.校内办公司,促使行为体验与内心体验有机结合
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内心体验则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4]。
学生公司可以成为学校为喜欢企业管理、营销、财会、人力资源、经济等行业的学生开设的体验形式,成为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有机结合的体验场所。学生每4~5人组成一个团队,成立一个公司,确定公司名称、LOGO、产品及组织架构,学生依据各自的特长和优势,确定公司的董事长、质量经理、营销经理、财务经理、技术经理,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任务,共同研讨企业运营策划书[5]。在学生公司的经营中,学生们共同努力,有分工,有合作,是培养责任担当、诚实守信、执着坚持、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很好的体验方式。
五、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家校合力共同完成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围绕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幸福设计和开展,是一项每位教师都应该自觉参与的工作。学校的德育干部、班主任、思想政治教师、心理教师、科任教师应该成为生涯规划教育的主力军,但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家庭的责任,需要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应该在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相互支持,家庭生涯规划教育是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延伸,也是决定学校生涯规划教育成败的重要环节;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只有科学有效地与家庭生涯规划教育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更好地规划人生。
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为了适应高考改革以及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全新尝试。它是唤醒学生内在的力量,激发学生内驱力的教育;是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学习与职业、学习与人生关系的教育;是引导学生在文化学习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和研究还在路上,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地深入推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应华,石嘉伟,竺皛.中学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的实践与思
考[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12):111-117.
[2]任学宝,王静丽.职业生涯规划:适合的才是最好的[J].基础教育论坛,2014(12Z):19-20.
[3]吴颍惠.学校实施高中人生规划教育的策略[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0(9):35-37.
[4]李才银,李凌.整合校内资源开展教育实践探索——以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为例[J].新生代,2020(3):62-64.
[5]高淑英.以“优势教育”为特色建设课程文化[J].湖北教育(綜合资讯),2013(6):34-35.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