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020-08-09王成龙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题研究数学教师策略

王成龙

摘 要: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趣味性,让数学课堂灵动鲜活。教师要巧用资源活化数学学习,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互动沟通,了解学生真实数学学习需求,有效调控课堂教学。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亮点,关注生成性,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数学教师;课题研究;策略

一、有效运用错题本,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益

运用错题本记录学习过程中的习题错误,帮助学生及时反思和领悟。运用错题本创设数学学习“错题库”,记录学习过程中不会的、易错的和模棱两可的习题,这是补充和反思学习的绝佳资料,再根据教师课堂讲解逐步写清解答步骤。学生要学会巧借错题本提升数学学习效益,充分利用錯题本补充学习,明确标清错题原因,分析题目考查知识点,在问题解答过程中反思和领悟知识。

阅读和整理错题本做到温故知新。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勤阅读错题本,多分析和思考错误缘由,善用错题巩固知识,寻找归纳同类题目解答方法,触类旁通数学学习。

借用生生互通交流总结和归类数学知识。错题本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补充,学生根据知识顺序记录错题,或根据经典题型汇总,或根据题目类型归类,学生要多翻勤看有效总结。引导学生互相沟通交流错题,在互相翻阅错题本的过程中关注推荐和完善补充,增加解题思路。

二、渗透德育,夯实数学课堂教学

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在情感中渗透德育。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德育是“润物细无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渗透德育,如课堂板书、语言描述、仪容仪表等都是学生教育的有效资源,教师要巧用教学环节实施德育。因此,教师要关注自己的言行,注重通过细节潜移默化教育学生。

深挖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渗透。数学的魅力是简洁而流畅的客观美。因此,教师要深挖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引导学生爱上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寻找德育因素,在知识点教学和分析中贯穿德育,有效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学生科学探索与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能力,构建开放的德育。数学教材中编排有“数学探究”和“想一想”章节,教师要会用“数学探究”和“想一想”章节培养学生思考和创新能力,把课堂主动权归还学生,给予学生时间去思考和创新。课堂教学中善用趣味故事来提高学生思维和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激情,引导学生自行证明数学公式和定理,增强学生学习成就感。

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数学教师要丰富数学活动形式,有机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拓宽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拓展学生德育活动时空,灵活进行德育。如学习《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后,教师可组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统计自家一月的垃圾袋使用量,再推广到社区和整个城市一周所使用的塑料袋,引导学生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现实意义。

三、巧用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数学发展

开展数学分层教学。教师备课是针对学生学情、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前对课程教学的预设过程。因此教师备课要有层次。数学分层教学,教师要结合学生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特色教学设计。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处理教材内容,精当取舍,精准实施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教师备课要精心设计,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精准设计学习目标,采用精当教学策略,创设恰如其分的问题情景,巧用问题串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探究,善用例题分解组合变式训练,设计分层作业,促进学生数学发展,培育学生思想核心素养。

注重教学分层反馈,给予不同层次学生评价反馈。分层教学要给予学生分层反馈评价,这是提高分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通过反馈促使学生客观认识自身学情。课堂反馈要及时、客观和准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反馈评价策略,发挥不同的引导作用。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反馈评价,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适当反馈评价下“我要学”。

四、注重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获得更好学习体验

数学教师要善用数形结合思想提升数学教学创新性,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提升数学教学效益。

巧借数形思想让数学课堂教学形象而充满趣味。数形结合把抽象知识通过图形形象呈现给学生,让数学内容直观鲜活,有效帮助学生学习,促使学生主动学。有机结合代数与几何问题,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形象思维,强化学生数学认知,促使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教师要帮助学生真正有机结合“数”与“形”,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效提升学习效益和质量。

应用数形结合学习有理数知识,如在有理数内容教学中,教师可巧妙借助数轴帮助学生清晰直观理解相关数学表达式所表达的数学含义,促使有理数内容成为数形结合思想的有力载体。

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教学函数,促使学生通过图形直观观察函数的参数与特征,帮助学生在自变量与因变量中找到相互的关系,举一反三学习函数知识,提高学生函数学习的兴趣和效益。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反复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数形结合意识,促使学生会用数形结合解决函数问题,创新函数学习方式。

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提高学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巧借数形结合思想,丰富学生数学学习体验和经历,帮助学生找准数形结合契合点,引导学生用“形”清晰呈现“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叶新军.运用分类思想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研究[J].成才之路,2017(22).

[2]吴玉丽.培育数学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

[3]程春凤.做好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8(16).

编辑 乔彦鹏

猜你喜欢

课题研究数学教师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研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思考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