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让初中学困生的数学运算走出“困境”

2020-08-09王利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困境学困生初中数学

王利

摘;要:传统教育中以成绩论英雄的教育模式让教师忽视了学困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其丧失求学的动力,开始自暴自弃。本文主要描述了改变学困生的重要性,并阐述了新课改背景下帮助初中学困生的数学运算走出困境的具体策略,旨在改善学困生的学习环境,让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新课改目标;初中数学;学困生;数学运算方法

新课改的推行改善了初中教育的不足,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为学生创设了积极进取的学习环境,还融入情感教育,采取鼓励制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冲破自卑心理的牢笼,体验学习的魅力。而学困生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目标,教师需要注重学困生的学习需求,为学困生提供实际的帮助,提高其自控力,使其产生集体荣誉感,积极地融入班集体,避免班级出现三足鼎立的情形。另外,转化学困生是教师的己任,因此,教师需要改变学困生的弱势地位,增强学困生的自信,激发其内心的责任感。

一、赋予数字生命,展现数学的魅力

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基础,贯穿学生全部的数学学习生涯,所以,教师需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困生形成正确的数学理念,从而提高学困生的运算能力。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学期《有理数》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开展寻找数字的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世界中有理数的种类和特点,使其领略数字的多样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分配组员,让优等生和中等生协助学困生探索数字的发展史,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代表数目的文字到表示数目的符号——阿拉伯数字,跨越了歷史的长河,通过带领学困生遨游数字的海洋让其感受数字顽强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运算积极性,帮助学困生掌握正确的运算法则。并且,大部分学困生缺少学习的引路人,导致其求学无门,渐渐丧失了学习的激情,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困生的个性特点制定满足其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通过赋予数学生命向学困生展现数学的魅力,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降低学困生的理解难度,为学困生创造独树一帜的数学乐园。

二、结合情感教育,肯定学困生的进步,增强学困生的自信

情感教育是新课改背景下新颖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肯定学生的优点,赞赏学生的进步,提高学生自信心。例如,讲解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时,教师需要注重学困生的数学运算训练,让其由简入繁,感受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算乐趣。首先,教师需要积极地施行情感教育,化疾言厉色为循循善诱,肯定学困生微小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浓厚的运算兴趣;其次,教师需要帮助学困生发现数学运算规律,检验学困生九九乘法表的记忆成果,并融入代表性的错题集锦,纠正学困生的错误运算方法,让其归纳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算形式和运算策略,进而提高学困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最后,教师需要举行票选优秀明星、劳动明星、进步明星的活动,激励学生进步的同时采取实际行动肯定学困生的学习成果,调动学生的数学运算积极性,让其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的班级代表。另外,教师需要合理地开展情感教育,不仅应维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帮助学困生消除自卑心理,还需要关注中等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纠正中等生错误的学习行为,更需要重视优等生的心理建设,避免其产生自负心理,使优等生成为班级进步的助力。

三、引入实际问题,贴近现实生活,激发学生潜力

数字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计数、单价、时钟和日历等均包含了大量的数字,因此,教师可以引入实际问题,为学困生创建生活情境,既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有助于激发学困生的进取激情。例如,讲解七年级下册《整式的加减》中同类项合并时,教师可以带领学困生体验生活,为学困生营造良好的数字氛围,首先,设置课前导入问题,周末,父母陪同小明外出用餐,父母分别选择了一个汉堡,一杯可乐和一个比萨,小明选择了一份薯条,一个汉堡和一杯可乐,为了节省服务员的时间,小明父母应该如何点餐?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困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学困生均表述先点三个汉堡和三杯可乐,再点一个比萨和一份薯条后,教师再次发问:小明点餐时将什么东西合并在一起?学困生回答相同的东西,通过课前导入问题不仅有助于集中学困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数字的兴趣,还有助于深化学困生对同类项含义的了解,降低整式运算的难度;最后,巩固学困生的学习成果,检验其列代数式的能力。教师为学困生展示校园平面图,并告知学困生以下条件,一是操场和教学楼长度的具体数值,二是操场与教学楼的宽相同为a,要求学生表示校园的占地位置,大部分学困生利用面积的运算公式分别计算操场和教学楼的面积相加,小部分学生将教学楼和操场拼接,进行整体运算,通过同类项相加的方式简化了代数式。教师需要表扬学困生的进步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困生形成整合化简的数学思维。另外,结合实际生活设置现实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学困生对数字的感知,拉近学困生与数字的距离,还有助于激发学困生的潜力,让学困生产生浓厚的数学兴趣,从而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

综上所述,数学运算是学困生求学道路上的阻力,所以,教师需要注重学困生的运算训练教学,积极响应新课改的教育需求,帮助学困生的数学运算走出困境,摒弃以成绩论英雄的教学理念,尊重学困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培养学困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其成为会学习、爱学习的新青年,另外,数学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基于此,教师需要开展运算一对一指导活动,让优等生作为教师的接班人带领学困生走上康庄大道,不仅有助于增加学困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其产生归属感,还有助于拉近优等生与学困生的距离,减轻教师教学压力的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王静.初中数学学困生解题错误分类及教学策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2]施俊杰.初中学困生学业困境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3]张海军.初中学困生物理厌学心理分析及转变的几点体会[J].才智,2009,(21).

猜你喜欢

困境学困生初中数学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