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实践与研究
2020-08-09尹勇强
摘 要:受新课程理念的影响,现代教育工作者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当以“高效”为目标,采用科学、合理的授课手段辅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同时致力于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以便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此时,为了切实提高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成效,教师需要在新课程下不断探索更加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实践、研究与创新、改良,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推动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学科包含许多复杂的知识点,且其抽象性强,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更高,也因此日常教学难度变得更大。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高中数学老师应当结合新课程理念不断创新个人的授课方法,同时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在教学中兼顾整体和个体,以便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学习主体意识,并通过有效引导不断提高其数学学习水平,继而实现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落实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一、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切实提高教学成效
结合新课程理念提出的各种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之中,通过打造智能化、科技化教学环境来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继而不断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一)设计微课课件,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微课教学活动,
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有助于在精细化讲解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如,教师可以把课本上的重难点或易错点内容作为微课课件的主干部分,同时结合本班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以及认知能力设计相应的问题作为引导,并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将这些问题排列起来,促使他们在规定时间内以层层深入的方式来分解知识,继而有效把握其中的关键信息,从而顺利实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易错点的目标。
(二)创设有效情境,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有趣、有效的情境,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有利于推动教学进度。鉴于此,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创设图片、视频情境,以此将枯燥的数学问题融入富有色彩的图文之中,或是在动态画面里直观演绎各种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以此辅助学生对教材中的各种知识产生更为感性的认识,有利于不断唤醒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有效课堂的建立和发展。
(三)整合优质资源,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利用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老师还可以将各个渠道的优质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时空限制,在有效的学习中积累更加多样化的题型、形成灵活的学习思路等,最终不断强化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整理网络中的各种经典练习题,或是将近些年高考试卷中的有关考题挑选出来,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将这些习题资源展示出来,以便辅助他们进行针对性练习和训练,有利于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二、关注课堂讨论与实践引导,不断深化学生记忆
(一)组织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灵活思维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老师要注重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讨论和自学时间,从而不断锻炼他们的灵活思维,且有利于其在交流、分享活动中收获更多学习灵感,有利于其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比如,数学老师可以给出明确的任务要求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分析、讨论确定最终的结果,或是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具有难度的问题,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议论,通过表达个人观点、阐述解题思路来解决各个问题,由此不断激活他们的思维,且有助于促使其在互相启发和帮助下收获完整的知识信息,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理解记忆
数学教学工作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阶段,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基于此,高中数学老师在常规授课过程中,应当结合课本知识组织适当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鼓励他们动用手头的工具和材料去探究各种数学理论知识的形成过程,还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将数学公式推导出来,由此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直观的事物,有利于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对所学内容产生深刻的记忆。
三、立足于教学评价的平台,辅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高中数学老师还可以立足教学评价的平台来引导学生梳理课上所学内容,以便辅助他们在回顾、复习中将学过的要点融会贯通,继而不断完善其学习思路,有利于推动他们在自我改进中获得良好的学习能力。此时,数学教师可以先从整体出发评价学生的具体学习成果,然后结合个体的差异给出分层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联系本节课的要点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最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目前而言,有效教学是辅助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学习时,需要重视方法创新、理念创新,以此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識的过程更加高效,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推动其综合素养的发展。身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在组织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时,应当遵循新课程理念提出的相关要求,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来设计教学形式与内容,从而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推动他们的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华.关于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知音励志,2016(24).
[2]冷海云.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
[3]阚武.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4).
作者简介:尹勇强(1987.6—),男,中学二级教师,高中数学教师,甘肃省定西市人,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三中学。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