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空观念素养下的教学尝试

2020-08-09李琦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李琦

摘 要:时空观念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以人民版教材必修二《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为例,从教学目标要合理、时空概念要清晰、教学资源要丰富、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手段要多样五个方面尝试探索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对历史史实有更加准确的理解。

关键词: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商业经济

一、问题缘起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的形成,也有利于更好地形成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分三个子目录“富商大贾周游天下”“‘市的发展”“商业都会的崛起”来介绍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本课不但时空概念多,而且三个子目内容时空转换频繁,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梳理三个子目内容,这就需要具备良好的时空观念素养。笔者在本课教学中以时空为主题,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中做出一些尝试。

二、理论界定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要合理,构建历史

教学目标合理,有利于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成,更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这一课,笔者根据课标和考试说明,结合时空观念素养的内涵和四个层次水平划分,以教材为本,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注意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定位时空坐标。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能够运用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定位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经济发展的概况。

2.贯通时空描述。利用多种历史史料构建六个不同的时空框架来描述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和规律性认识,理解商业发展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3.建立时空关联。通过史料研读、情境设置、师生活动等形式形成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深入认识和合理解释。

4.运用时空尺度。通过多种类型史料的分析、综合、比较,运用恰当的时空尺度,感受古代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商业精神,形成正确的义利观,服务于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了教学目标后,笔者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两部分来完成。

第一部分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用三张表格的形式分别对应书本的三个子目录“富商大贾周游天下”“‘市的发展”“商业都会的崛起”,定位时空坐标,学生自主学习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经济发展的概况。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中:以商业经济的因素整合为六块内容分别构建六个时空框架:商业经济的主体——商人;商业经济的内容——商品;商业经济的媒介——货币;商业经济的通道——商路;商业经济的场所——市场;商业经济的力量——城市。通过建构六个时空框架贯通时空描述,描述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建立时空关联,形成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深入认识和合理解释;运用时空尺度,感受古代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商业精神。

(二)时空概念要清晰,描述历史

设计:课前学生自主学习。

1.富商大贾周游天下。

2.“市”的发展。

3.商业都会的崛起。

设计意图:在本课教学中,笔者首先定位时空坐标,利用列表的形式,将教材内容时序化、条理化。本环节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按时间顺序对照书本落实基础知识,识记、归纳古代各个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对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时空观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三)教学资源要丰富,深入历史

总体设计意图:

第一,贯通时空描述。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描述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和规律性认识。

第二,建立时空关联。通过史料研读、情境设置、师生互动等形式对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深入认识。

第三,构建时空框架。理解古代商业的变化与发展,局部与整体,完成课标要求,增强历史意识,培养时空观念,提升核心素养。

1.商业经济的主體——商人。

设计:教学片段一

材料一:王亥,商朝君主。王亥发明了牛车,用牛车拉着货物做生意,使商部落得以强大。王亥开创了商业贸易的先河,以后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

——百度百科“王亥”

子贡,春秋时卫国大商人,“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史记·货殖列传》

教师引导:从王亥和子贡的例子说明了在早期商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商人是以怎样的结构形式出现在商业舞台。

学生回答:个体形式的富商大贾。

材料二: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徽商),江北则推山右(晋商)。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

──〔明〕谢肇淛《五杂俎》

教师引导:明清时期,商人结构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学生回答:按地域结成商帮。

教师引导:我们从商人群体的变化过程中可以总结出商业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学生分析:商业经济特点之一是中国商业起源很早,且不断发展。富商大贾涌现,到明清时期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商帮。

选考真题练习(节选):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由平遥古城的市楼,分析说明中国古代市楼角色的演变,并指出古代城中特定商业区的名称。②梁启超认为晋商具备了“改良中国金融业之资格”的依据是什么?请用一段话简要评价晋商活动的作用。

参考答案:选择阐述②,依据:晋商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票号。评价:造就许多富商巨贾和商界精英;推动山西经济进步;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

我们可以发现,在书本第17页的右边补充文“知识链接”中就有答案的原话。

2.商业经济的内容——商品。

设计:教学片段二

材料一: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

——唐·元稹《估客乐》

材料二:晋商经营的盐、铁、棉、布、皮毛、丝绸、茶叶及金融业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

教师引导:商品的种类和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得出结论:商业经济特点之二是商品种类越来越多,奢侈品、土特产大量流通,生活生产必需品大量流通。

教学片段一和教学片段二设计意图:

一是时空观念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教科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也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依据。历史教学要擅长从教科书中寻找资源,充分重视导语、正文两边的补充材料、自我测评、插图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如上述选考题的答案、教学片段二的两则史料都来自教科书的补充文。

二是贯通时空描述,按照时序描述古代商人群体和商品种类、性质的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认识,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特点。

3.商业经济的媒介——货币。

设计:教学片段三

这块内容不做展开,教师简单地引导学生在书本上按时序找出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的沿革。

(1)西周流通贝币,表明商业进步,交易频繁。

(2)唐代邸店,方便大宗商贸。

(3)北宋纸币交子,表明商业发展新高。

(4)明清金融业商号,体现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也凸显商业诚信。

得出結论: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第三个特点是货币问题始终体现在商业发展过程中。

教学片段三设计意图:

将教材内容时序化,并概括出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第三个特点。

4.商业经济的通道——商路。

设计:教学片段四

材料一:(汉朝)夫山西饶材、竹……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龙门、碣石北多马、牛……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博。

——〔唐〕李肇《唐国史补》

教师引导: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商路的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汉朝中原地区为主到唐朝扩展至长江流域。

得出结论:从纵向时空上来看,商路扩展体现经济重心南移,国内市场在逐步形成。

教师引导:从横向时空来看,汉朝和宋朝在商路的范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得出结论:横向时空上商路突破了中国大地,汉朝陆上丝绸之路和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是重要表现。宋朝商路更是到达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

在这个教学片段里,笔者以历史时间为序,纵向古今和横向中外历史空间为轴,分析了汉、唐、宋、明四个时期商路范围的扩展,总结概括了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第四个特点。

5.商业经济的场所——市场。

“市”的发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笔者以汉、唐、宋“市”的发展为突破口,以史料为基础,设置情境,掌握汉、唐、宋商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把握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设计:教学片段五

情境一:图1“汉代长安城城市规划图”,图2“汉代画像砖所见‘市”。

教师引导:从两幅图中可以看出汉朝的市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坊市分离、集中贸易、管理严格。

情境二:图3“唐朝长安城名人住宅分布区”,图4“长安城商业分布区”。

教师引导:从两幅图中可以看出唐朝的市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坊市制度逐渐在解体,城市商业功能加强。

教师过渡: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市”和“城”都处于蓄势待破的时刻,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商业时代。

情境三:宋朝“市”的新时代。

图5、图6、图7为《清明上河图》局部。

教师引导:从空间角度看,图5居民区里的街道,图6的虹桥上的房屋、店铺,说明宋朝的市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学生分析:坊市发展到街市,市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

教师过渡:在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居民区与商业区混合,坊市的界限打破。空间限制被打破,那时间限制呢?大家观察下,在图7正店的上方挂着大灯笼,请问挂着灯笼出于什么目的?

学生回答:应该是晚上开店的时候照明用的。

教师引导:说明宋朝的市在时间上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学生分析:夜市繁荣,市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

教师过渡:大家知道什么叫正店吗?《东京梦华录》有记述,经营正规的大酒楼称为“正店”,正店的开设说明了市有什么新变化?

学生回答:宋代的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功能。

教师引导:图6《清明上河图》中虹桥两边有很多房子,可能是做什么用的呢?

学生回答:用于居住,或者用于经商。

教师提问:居住?什么人在这里居住?

学生回答:商人,居住和售货。

教师引导:虹桥周围店铺林立,交易繁盛,对城市的发展能起到什么作用?对周围的农村又会有什么影响?

学生分析: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有利于城市化。周边的农村会形成市镇,成为城市经济的延伸。南宋以后,由市发展起来出现了四大商业名镇。

教师引导:在三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街上不断有轿夫抬着轿子,马队、骆驼队和车队拉着货物经过,包括很多开设的正店,说明宋朝的市有什么新变化?

学生分析:城市服务业的发达,城市的经济功能进一步增强。

教师引导:从政府管理角度来看,街道居民稠密,商铺林立,码头车水马龙,水运发达,说明宋朝的市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学生分析: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坊市制瓦解。

总结:商业经济发展的第五个特点: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商业繁荣,城市增多,城市的商业性和经济功能逐步加强。

教学片段四和教学片段五设计意图:

一是充分利用历史史料。利用现存的多种类型的史料,如文字史料、历史地图、时间轴等教学资源,形成对历史正确的客观的认识,描述、理解、分析、综合、比较历史史实,透过历史表象发现历史真相,加深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对时空观念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二是设置情境,教师引导,层层递进,深化历史因果关联,拓宽历史思维视角,总结概括了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第四个和第五个特点。

6.商业经济的力量——城市。

设计:在教学片段四和教学片段五中,已经得出规律性认识,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城市是商业经济发展力量的产物。所以这里不再展开,按照课前自主预习中的“商业都会的崛起”表格即可。

(四)教学方法要灵活,神入历史

多开展体验式情境教學。情境教学被许多教师运用到历史课堂上来,恰当的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深入历史,在特定的时空中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

情境体验:

第一种说法:“无商不尖”,出典为旧时买米以升斗作量器,卖家在量米时会以一把红木戒尺之类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量准足。银货两讫成交之后,商家会另外在米筐里氽点米加在米斗上,已抹平的米表面便会鼓成一撮“尖头”,故有“无商不尖”之说。

第二种说法: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道出了“人性逐利”的本质,有太多商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

探讨:“无商不奸”还是“无商不尖”?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我们一开始讲到的子贡,名叫端木赐,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诚信经商的风气。

晋商的口头语也是“经营信为本,义纳八方财”。

以子贡和晋商为代表的古代优秀商人,靠着自己的聪明才干,诚信经商,正是由于他们的不断努力和榜样示范,古代商业才不断发展。传承他们的精神,也是当今社会急需提倡的。

设计意图:运用时空尺度。通过史料的分析、综合、比较,运用恰当的时空尺度,在特定的时空中感受古代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商业精神,形成正确的义利观,服务于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五)教学手段要多样,感悟历史

VR技术、微课、多媒体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甚至可以使历史“全景再现”,增加学生的历史感悟,多样化的特点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时空思维,更加有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

百家讲坛、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系列纪录片等也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感悟历史。

四、几点思考

第一,培养时空观念对教师的历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时空观念既可以兼顾编年史和专题史的特点,以时间为经度,把处在不同发展历史时段的历史现象做纵向的联系,展现古今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过程;空间为纬度,把处在不同地域同一时段的历史现象做横向联系,把握中外历史全局,从而实现经纬相连,纵横贯穿,形成时空观念,弥补现行教材在体系上的不足之处。

第二,培养时空观念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提升历史思维。

第三,培养时空观念对教师课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教师灵活调动和运用历史时空知识组织教学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构建宏大的历史观,提高教学质量。

浙江省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专题式的学科教学结构,以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思想文化文明三个模块进行讲述,突出了历史上重大事件对社会的影响作用却模糊了历史时空的界限。时空观念的缺失不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高中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缺失,使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成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需要我们老师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潮流蓬勃之际走一条“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之路。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镜头中的组诗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