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班主任如何巧妙引导学生“告状”变“告诉”
2020-08-09刘孟媛
摘 要:“告状”行为在小学阶段十分常见,学生的“告状”行为多因自身心理特点以及教师态度、家庭教育等原因而产生,这样的行为可能是学生宣泄自身情感的渠道,也可能是学生需要他人关注自己。而针对学生的“告状”行为,班主任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则会影响其健康成长。对此,班主任应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巧妙引导学生“告状”变“告诉”,以减少学生告状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告状”行为;班主任;引导;“告诉”
一、 前言
在小学中,学生班主任跟前“告状”的行为十分常见,“告状”行为不仅学生与班主任互动的常见形式,还是学生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典型行为。而学生“告状”的目的,多为想让班主任批评犯错的学生、获班主任表扬等利己行为,帮助班主任督促同学的利他行为以及受委屈向班主任倾诉的求助行为较少,因此,如何正确对待、引导学生的“告状”行为是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针对学生的“告状”行为,班主任先要了解其行为动机、产生原因,结合其活动情况与心理需求,再通过合适的途径加以引导与教育,使学生在这次“告状”获得教育,并逐渐将自身的“告状”行为变“告诉”行为。
二、 学生“告状”行为的产生原因
(一)内部原因
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学生难以应用自身的道德观念去衡量所发生的问题、矛盾等,而是看重班主任或学科教师的意见,这个人因素是导致学生爱“告状”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学生“告状”行为的内部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为获得班主任表扬,在日常学习中,部分学生的“告状”动机为吸引班主任的注意力,使班主任表扬他们。比如,学生班干部在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时,多会根据班主任的要求一板一眼执行,但在学生不能独立处理事情时,就会向班主任告状。又如,一些较为自卑的学生,在得不到班主任关注时多会向班主任“告状”,以吸引班主任注意力。第二,向班主任寻求帮助,部分爱“告状”的学生性格较为内向、胆小,在学习中若受到一点委屈就会向班主任“告状”,希望班主任能为他说话,并批评犯错的学生。例如,学生向班主任“告状”:“老师他拿我橡皮”“老师他总打扰我学习”等等。第三,揭短他人,有的学生会因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会出现较强的报复心理,又有的学生会因受到一些委屈、得失耿耿于怀,而这些学生为了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会向班主任“告状”,使班主任批评他人,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快感。这些“告状”行为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还会给学生心理带来一定的创伤。
(二)外部原因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阶段,他们极易受到外界影响,且入学前对父母的依赖会逐渐转变为对班主任的崇拜,并认为班主任是最有权威的人。外部因素导致学生爱“告状”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班主任的态度,在学生“告状”过程中,班主任的处理方法以及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告状”行为发生。若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告状”行为一味地表扬,则会强化其“告状”行为,并导致“告状”频率增多;若班主任在处理学生“告状”事件时,过度予以批评等负性评价,不仅无法有效处理此次问题,还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创伤,阻碍其心理健康发展。第二,家庭教育,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其性格及心理的形成。在小学阶段中,“告状”行为多发生于独生子女群体,而非独生子女的“告状”冲动性较低;若学生在溺爱型的家庭中长大,那该学生的“告状”频率更高。发生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学校的学习生活与家庭生活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学校中,他们失去了“小皇帝”的待遇,而在学校中他们会感觉到竞争的压力,进而导致“告状”行为频发。因此,针对学生的爱“告状”行为,班主任需了解其“告状”动机,并予以合适的引导,使其逐渐改变爱“告状”行为。
三、 班主任巧妙引导学生“告状”变“告诉”的有效途径
(一)在多级处理制度中引导
学生的“告状”行为是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的隐性行为,而为了改变学生爱“告状”的现象,班主任必须在处理“告状”过程中加以引导,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告状”行为,从而逐渐淡化他们的“告状”行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合理解决学生的“告状”问题,班主任会开展多级处理制度,而为了引导学生“告状”变“告诉”,班主任需在多级处理制度中加以引导。首先,当有学生“告状”时,班主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引导、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告诉学生:“同学之间在交往活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矛盾,你要学着尝试解决问题。问题要是没有解决,你可以来告诉老师解决的过程如何、为什么没有解决。”引导学生自行处理交际中的矛盾,能减少学生对班主任的依赖性。其次,在小学阶段,学生直接的矛盾多为小矛盾。例如,有的学生向班主任告状:“他拿了我的作业不让我写作业”“他拿了我的橡皮”“他打扰我学习”等等,处理这样的“告状”问题时,班主任可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例如,让学生将“告状”变为“告诉”,告诉拿了自己作业的同学:“要是你拿了我的作业,我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了,我有几道题不会,你能教教我吗?”最后,在班级中,班主任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选出组长,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向组长寻求帮助,最后一起解决问题。在多级制度处理中加以引导,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减少其在学习中的“告状”行为。
(二)在各式各样活动中引导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尚处于未成熟时期,使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向班主任“告狀”,这就导致“告状”现象在小学阶段十分常见。针对学生的“告状”行为,班主任可以各式各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心态与思想,这不仅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告状”频率,还能教会学生之间友好相处。例如,开展“表扬我的同学”“同学眼中的我”主题班会,鼓励学生表扬自己的同桌、好朋友等,或者以叙事的形式讲一讲某位同学值得表扬的地方。在班主任的鼓励、活跃的氛围引导下,有学生说:“我觉得小明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因为他经常帮助同学、扶奶奶过马路。”又有学生说:“我觉得小李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因为他的学习很好,十分乐爱学习,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进一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而减少矛盾的发生,减低“告状”频率;同时,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以及其他同学的优点,并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谐相处,改变其“告状”心理,并逐渐从原本的“告状”心理转变为“告诉”同伴优点的心理,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在有效倾听和关注中引导
在小学中,通常会有学生向班主任“告状”某某怎么怎么、某某如何如何等。而此时班主任需停下手头工作去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对于这样的情况,有的班主任会抱怨头痛,甚至会烦躁地呵斥学生:“我一天要忙那么多事,还来添乱!”,有的班主任为了应付学生敷衍道:“知道了,知道了。”随后置之不理。但不同学生的“告状”会有着不同的原因、动机,若班主任采取上述不严谨的处理方法,不仅会无法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还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因此,在处理“告状”时,班主任需进行有效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学生讲话,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通过有效倾听,班主任不仅能了解事情的起因,还能掌握学生的“告状”动机以及内容,从而充分了解其内心的情感世界。在掌握学生心理情感时,班主任开展针对性的引导,例如某某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裙子,而有一个顽皮的男生扯了一下她的新衣服,导致一颗扣子掉了,某某在骂了男生之后,觉得自己十分委屈,就跑到班主任跟前告状。班主任在耐心倾听完后,将男生找来,并让他们相互说出自己不对的地方,又该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引导,能让他们发现自己不对的地方,并真诚地向对方道歉。在有效倾听关注了解“告状”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他们发现自己在这件事中的不对之处,这样不偏不倚的处理方法,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并学会自行解决问题,减少“告状”行为。
(四)积极利用共生效应引导
共生效应主要是指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一种现象,班主任在对此“告状”时,可利用共生效应来影响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例如,有人在喝水后未将饮水机关好,使得水一直往外流,而教室也积了一大片水,学生们则围着说的:“我刚刚看见是某某没有把饮水机关好,快去报告老师!”此时,一堆学生跑到办公室向班主任“告状”,而听到这一件事时,班主任立即到教室了解情况,这时有学生上前打报告。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可立即制止他們,并说道:“谁能告诉我,此时我们如何做才能最快解决问题?”听到班主任的话,犯错的学生明白了,立即动手拖地、擦拭才能最快解决问题,而在该学生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学生帮忙,很快就把班级的积水清理干净。事后,在课上,班主任可让全班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有的学生说道:“我们要共同爱护饮水机。”又有的学生说道:“某某知错能改,我们应向他学习。”通过利用共生效应引导,能有效改变学生的“告状”心理,使其清楚一些小事不需要“告状”,大家一起动手就能很快解决。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告状”行为的动机各有不同,其中想要吸引班主任注意力、让班主任批评犯错学生占较大比例,但在处理“告状”行为过程中,班主任需了解学生“告状”行为的主要动机,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此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班主任需积极探索各种“告状”变“告诉”的有效途径,以减少学生的“告状”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嘉瑜.小学低年级学生“告状”现象的心理分析与疏导方式分析[J].文存阅刊,2018(2):35.
[2]傅佩佩.如何有效应对低年级学生“告状”问题[J].新课程·小学,2016(7):302.
[3]张燕.如何处理学生告状:走进儿童的世界看小报告[J].新班主任,2018(7):5-7.
[4]严珊珊.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原因及处理方式探析[J].成才之路,2018(15):72.
[5]杨群珍.面对爱告状的幼儿,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引导[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8(2):7.
[6]刘洋.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J].考试周刊,2018(48):184.
[7]聂小林,欧阳利杰.共情 类比 行动:简单三步回应“告状”[J].福建教育,2016(48):34-35.
作者简介:刘孟媛,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合水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