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下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评价
2020-08-08龙大治熊思清傅恩君文中华鲁小民黄冬莲李晓飞
龙大治,熊思清,傅恩君,文中华,鲁小民,黄冬莲,李晓飞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江西 吉安 343000)
上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疾病之一。随着技术的完善以及设备的发展,对直径大于2 cm 的上尿路结石特别是鹿角型结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已成为首选术式[1]。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概念已逐渐被人们接受,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PCNL,SMP)以创伤更小、痛苦更小、恢复更快的优势在非复杂肾结石的治疗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2-3]。但常规MPCNL或SMP,一般需采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常规MPCNL 术后需留置肾造瘘管和双J 管,而且SMP 的适应证相对局限且需特殊器械,存在术后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等缺点。本文将局部麻醉下施行无管化MPCNL 与同期常规MPCNL 进行比较,评价该技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78 例。其中,男127 例,女151 例,年龄21~75 岁。研究组在局部麻醉下施行无管化MPCNL(A 组,n=133),对照组同期采用常规MPCNL(B 组,n=14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2 病例入选标准
结石直径不超过3 cm;结石远端无梗阻;术前检查无肾积脓及严重尿路感染;仅一个皮肾通道且建立过程顺利;术中无穿孔和大出血;镜检无结石残留;无明显邻近脏器损伤;手术在60 min 内完成。所有患者术前经泌尿系腹部平片(kidney ureter bladder,KUB)、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彩超和CT 确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尿路感染的患者,术前给予相关药物治疗。
1.3 治疗方法
A 组术前30 min 肌注50 mg 盐酸哌替啶和25 mg盐酸异丙嗪,双氯芬酸钠栓50 mg 塞肛。常规截石位下逆行输尿管插管,再改俯卧位。B 超确定穿刺点及方向,2%利多卡因15 mL 局部浸润麻醉。B 超引导下穿刺并扩张皮肾通道至14F 或18F,留置负压吸引外鞘。置入Fr 8/9.8 输尿管镜寻找结石,予以钬激光碎石,间歇负压吸引清石。镜检无残石后,留置双J管(如果结石远端无梗阻、无炎性息肉等,则不留置双J 管)。降低水压,直视下观察皮肾通道无活动性出血后,直接拔除外鞘。术中常规心电监护,术后疼痛程度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B 组手术方法与A 组相同,但是在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且均由同一医疗组医生完成。根据结石直径、出血量以及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确定手术时间。术后再次通过VAS 评分及镇痛药的需求评估疼痛程度,并复查KUB 或者CT 确定结石清除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4.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A 组有28 例未留置双J 管。两组患者结石直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均在单通道下、60 min 以内完成手术,术中耐受良好,VAS 评分(3.8±3.0)分。A 组术中血压变化、术后VAS 评分、镇痛药需求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B 组(P<0.05)。见表2。A 组10 例术后发热、4 例有肾绞痛症状、4 例出现尿外渗;B 组12 例出现术后发热、9 例有明显肉眼血尿,均给予加强抗感染或加用镇痛药等处理后治愈。术后随访3~40 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肾周感染和尿囊肿等严重并发症。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operation situ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 讨论
MPCNL 已广泛用于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但常规MPCNL 多采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增加了麻醉风险及患者经济负担;术后肾造瘘管和双J 管的留置,增加了患者疼痛和出血的风险[4]。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逐渐被大家所认可,如何在保证MPCNL 手术安全与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缩短围术期时间及加速术后康复,是广大泌尿外科医师共同努力的方向[5]。
目前,在MPCNL 的使用中,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仍是绝大多数术者选用的麻醉方式。全身麻醉主要适合于结石体积大和手术时间长的患者,术中麻醉管理比较方便,但全身麻醉术前需较长时间禁食禁饮,且术后容易发生与肺部有关的并发症;椎管内麻醉虽然费用更低,但容易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甚至全脊麻等麻醉相关并发症[5-6]。本研究对照组145 例患者行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其中21 例(14.48%)在麻醉后特别是采取俯卧位时,血压较基础值明显下降;而行局部麻醉的10 例(7.52%)患者血压轻度下降,其余病例血压波动不明显(P<0.05)。ECKE 等[7]和LI 等[8]认为,局部麻醉下行MPCNL 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用,术前术后饮食不受限制,对患者消化系统影响较小。此外,局部麻醉下MPCNL 的适应证比较广,尤其对于高龄、基础疾病较多者优势更明显。
近年来,有学者尝试无管化MPCNL(无肾造瘘管),甚至完全无管化MPCNL(无双J 管和肾造瘘管)[9-12]。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无管化MPCNL仍需依赖术者娴熟的手术技巧,且有严格的适应证。SEBAEY 等[13]认为,MPCNL 是否无管化取决于术中有无大出血及结石清除率。MOOSANEJAD 等[14]研究了44 例完全无管化PCNL 和40 例标准PCNL 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完全无管化PCNL 安全有效。ZHAO等[2]将首创并命名的SMP 应用到ESWL 和软镜治疗失败的小于2.5 cm 的肾结石患者中,实现了完全无管化,更加微创、痛苦更小、恢复更快。选择的病例实行无管化MPCNL 与术后并发症无正相关性,且能减轻患者因造瘘管摩擦引起的疼痛及造瘘管相关的并发症,提高术后舒适性,促进快速康复。
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及大样本MPCNL 经验,笔者成功对133 例有适应证的患者在局部麻醉下施行无管化MPCNL(其中28 例行完全无管化MPCNL),在术中血压变化、术后VAS 评分、镇痛药需求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较常规MPCNL 有明显的优势,疗效满意。
在实施局部麻醉下无管化MPCNL 时,笔者的体会如下:①结石宜相对集中,预期单通道能完成且碎石取石时间在60 min 内,结石分散则术中内镜摆动角度过大,增加患者疼痛感,且易撕裂盏颈增加出血风险,本组病例术中VAS 评分7 分以上者9 例,均为多发结石相对分散者,如手术时间超过60 min 或需多通道手术,术中视患者疼痛耐受情况,可适当静脉给予止痛、镇静药物,本组病例均为单通道且在60 min 内完成碎石取石手术,术中未出现无法耐受疼痛者;②积水不宜过重:重度肾积水虽穿刺建立皮肾通道简单,但术后无管化往往易出现尿外渗;③重视模拟手术体位训练,术前对患者加强护理宣教,可以帮助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并提高术中适应性;④盐酸哌替啶对减轻肾脏疼痛效果较好,但少数患者会出现头晕等症状,配合异丙嗪肌注,可减少副反应;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对减轻经皮肾穿刺、扩张引起的疼痛效果较好,同时应用双氯芬酸钠栓塞肛可以达到很好的镇痛效果;⑤采用超声引导下V.I.P 原则,精准穿刺并尽可能建立较小的皮肾通道,最大限度以最小损伤实现最大程度的取净结石[15];⑥传统观点认为,肾造瘘管作用主要是压迫止血、外引流和便于二期取石手术,本文在大样本MPCNL 研究中发现,肾造瘘管往往无法有效压迫穿刺通道止血,反而增加了术后因患者活动摩擦出血的可能性,所以在手术顺利无大出血且内引流通畅、镜检无明显结石残留、无需为二期取石留通道的情况下,笔者常规不留置肾造瘘管;现代观点认为,只要输尿管正常,就完全可以给患者带来良好的引流效果;本组28 例采取完全无管化处理,结石远端无梗阻、无炎性息肉。
综上所述,尽管本组病例数较少,但研究初步表明,对有娴熟经皮肾镜手术经验的术者,严格选择病例,再实施局部麻醉下无管化MPCNL,此技术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充分体现了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术后疼痛轻、恢复快,降低了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减少了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