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在血液肿瘤患儿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8-08曹文娟曾凡娟李彩霞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0年7期
关键词:磺酸乳膏利多卡因

曹文娟,贾 雯,曾凡娟,李彩霞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郑州 450000)

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包括各类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以及恶性淋巴瘤,是小儿多见的肿瘤类型[1]。临床对于儿童血液系统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案是联合化疗,且随着化疗药物和化疗方案的不断发展,儿童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效果已得到极大的提高。对于此类疾病,临床治疗已不仅仅是追求单纯的缓解,而是争取达到长期的、高质量的存活和最终治愈[2]。但在化疗过程中,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化疗性静脉炎便是其中之一[3]。由于化疗患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并承载一些浓度高、刺激性大的药物,加上小儿皮肤菲薄、血管细短、皮下组织疏松以及小儿好动等原因,导致血液系统肿瘤患儿在化疗过程中的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较高[4]。本研究联合运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和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患儿的化疗性静脉炎,探究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因血液系统肿瘤入院且因化疗而发生静脉炎的患儿90例。纳入标准:① 参考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的静脉炎标准确诊的患儿;② 首次发生静脉炎的患儿;③ 既往无阿片类药物用药史;④ 患者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合并其他系统肿瘤的患儿;② 合并心、脑、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儿。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学会批准进行。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平均年龄(8.47±3.75)岁,白血病26例,淋巴瘤10例,恶性骨髓瘤9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8.26±3.92)岁,白血病28例,淋巴瘤8例,恶性骨髓瘤9例。两组患儿的性别组成、年龄、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取出留置针,保持患处清洁,采用50%硫酸镁湿纱布4层湿敷患处,湿敷范围超出患处边缘2 cm以上;观察组:取出留置针,保持患处清洁,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生产厂商:Mobilat Produktions Gmbh;注册证号:H20160601;规格:14 g/支)均匀涂抹患处,轻柔按摩患处5~10 min后,用2%盐酸利多卡因湿纱布4层湿敷患处,湿敷范围超出患处边缘2 cm以上。两组均在敷料外覆洁净薄膜以防止水分蒸发,以胶带行充分固定,防止敷料因剐蹭而掉落,每天换药3次。嘱患儿及患儿家长,勿对患处造成挤压和污染。

1.3 观察指标

① 治疗72 h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② 两组患儿的红肿、疼痛症状缓解用时;③ 两组患儿皮肤红疹、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

显效:条索状静脉消失,硬结消失,患处红、肿、热、痛消失。有效:条索状静脉变浅,硬结软化,患处红、肿、热、痛缓解。无效:症状与体征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 21.0专业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儿患处红肿、疼痛缓解时间

观察组患儿红肿消退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28.73±4.88)h、(22.85±4.71)h,对照组为(36.74±5.29)h、(31.20±4.92)h。观察组的红肿消退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患儿患处红肿、疼痛缓解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均未发生皮肤红疹、瘙痒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化疗过程中,静脉炎可以导致局部药物的渗漏和输入,还可以导致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给患儿造成巨大痛苦,降低患儿的配合度[5]。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小儿化疗性静脉炎,对于成功有效地实施化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多磺酸粘多糖。多磺酸粘多糖通过作用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和血液凝固系统而起到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通过作用于补体系统、影响前列腺素和抑制炎症相关酶类而起到抗炎作用。另外,多磺酸粘多糖还可提高细胞间质的保水能力,促进促进结缔组织的再生。这不仅有助于抗血栓形成,还能促进血栓的吸收,阻止炎症的进一步发展。药动学研究显示,多磺酸粘多糖能够深入人体皮下组织,且经数天连续给药后,未发现对血液系统产生任何不良影响[6]。利多卡因是酰胺类局麻药,脂溶性好,蛋白结合率高,穿透细胞能力强,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麻醉强度强、对组织几乎无损伤等特点。在外用给药时,可用于对黏膜的麻醉和皮肤炎症的治疗[7]。相关研究显示,局部炎症时,采用利多卡因湿敷,可阻断患处神经反射,避免不良刺激对血管内膜的影响,从而降低血管脆性、减轻血管内膜损伤、减轻患处疼痛;同时可促进局部血管扩张,有效改善患处循环,促进炎症的缓解和吸收[8]。利多卡因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有利于其他药物的吸收。根据以上理论,本次研究联合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和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湿敷对患儿化疗性静脉炎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在治疗72 h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红肿和疼痛的缓解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随着疼痛症状的缓解,患儿及家长的焦虑情绪可得到极大缓解,从而减少患儿的哭闹和对患处的不良干预,对静脉炎的恢复形成积极影响。而硫酸镁湿敷时由于结晶形成,会使患儿产生不适,从而对患处产生不良干预,不利于静脉炎的恢复。发生静脉炎的患儿往往会对后续的治疗产生恐惧、抵触情绪,更有效、更快速的缓解症状能够减轻患儿的不良情绪,有利于后续治疗的进行。

综上所述,盐酸利多卡因胶浆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应用于血液肿瘤患儿化疗性静脉炎,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患儿的红肿、疼痛等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磺酸乳膏利多卡因
国家药监局批准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上市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脉冲染料激光仪联合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增生性瘢痕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布替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分析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基于氟—氟相互作用的上转换荧光法快速测定水中的全氟辛烷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