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下电子信息类优势高校建设现状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0-08-08陈亚军
陈亚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71)
本调研报告通过国内相关高校学院布局、师资情况、学科布局等数据综合对比分析,为高校寻找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建设路径提供参考[1]。
一、样本选取
根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重点结合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笔者选取全国综合类实力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实力较强的行业特色高校,共10所高校[2]。
二、总体调研情况
表1 学院、学科、专业、师资规模总体情况
表2 在校生、科研平台总体情况
在综合类高校中,清华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院设置浙大最多(36个),且一级学科设置领先(72个),清华和上交在一级学科数量相同的情况下(57个),清华的高端人才和师资规模总数基本是上交、浙大的1倍;清华、西交大生师比例合理化最好(10∶1)。专业设置浙大最多(126个);国家级高端人才数量清华最多(1 257人)是其他高校数量的1.8至30倍;专任教师浙大最多(3 741人);教职工总数清华最多(15 708人),是其他高校的1.7至7.2倍;本硕博在校生人数清华相对均衡,其他高校均本科生体量较大;浙大学生体量最大(48 850人),且本科生人数最多(24 133);实验室/科研平台总量清华最多(140个)。
在行业特色类高校中,建设实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就调研高校总体平均数来看,学院设置均值24个,其中上交大、浙大、东南大学院设置较细;一级学科设置均值43个,其中,综合类高校全部高于平均值,行业特色类高校均低于平均值,这主要与优势学科集中,学科面较窄有关系;专业设置均值76个,其中综合类高校中仅上交大低于平均值(68个),行业特色类高校中仅哈工大高于平均值(86个),这种情况会存在部分专业与一级学科建设内涵不对应的情况,没有良好的支撑相关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均值2914人,其中北理工、北邮的师资规模距离平均值差距较大,尤其是北邮教职工总数仅为高校总体平均值的二分之一;国家级平台占比总量均值40%,综合类高校仅东南大占比较低(31.71%),行业特色类高校仅哈工大占比高于均值(50%),且由于清华、上交大和西交大,浙大科研平台质量最好(70.97%)。
三、结束语
结合数据对比,调研高校在校生数量与专业数量、学院数量、师资规模成正比,综合类高校基本条件优于行业特色类高校。行业特色类高校结合的其学科建设成效来看(学科评估、一流学科),部分高校在长期的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瓶颈,如传统优势工科类学科数量难以突破,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潜力学科发展增速缓慢,需要寻找新的发力点;交叉学科实力有待提升,需要寻找新的交叉点;人文社科类学科发展特色不鲜明,需要寻找新的突破点。清华作为世界一流大学,优势学科量大质优,学院设置并非最多,但其通过传统的院系来进一步细化学科划分。清华的本硕博在校学生几乎可以做到均等,这一点与绝大多数高校不同,更多的高校,一味地增加本科生数量,但硕博生培养数量和质量不高,没有更多的指标或学科实力留下优秀本科生,没有培养出更多的杰出毕业生和学科、行业领军人才,学科声誉就不会有更大的影响。结合调研情况和“双一流”建设就行业特色类高校建设发展提出几点宏观的建议:一是要坚持办学特色[3]。不能为了扩充专业或学科,为了招生,丢失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二是要提高师资质量。教师体量的增量要高端人才的占比,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的队伍,变相就是一种资源浪费,科研到账经费、成果转化等学科人均产出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没有高质量的产出是不是就不宜再去扩大招生规模,这一点值得考虑;三是要敢于冲破藩篱。现有的大多数高校建设,还是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部分学科建设不是没有契机,是缺乏脚踏实地干事的耐心,打破僵局的勇气。学院哪些专业应该多招生、哪些减招生、哪些停止招生、哪些新增招生,可能没有国家政策文件,高校就自己不会主动考虑布局,没有有效地利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