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探究

2020-08-07陈露

卷宗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对中国乃至全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高校教育阶段,大学语文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阵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巧妙融入大学语文,让学生深入了解、热爱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

“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之魂,更是不能抛弃和丢失的精神命脉,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归属感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全国上下日益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大中小学教育阶段不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尤其在大学阶段,中华传统文化被巧妙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大大丰富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内涵,更有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1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也称为华夏文明。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并不断传承,发展壮大。它凝聚了华夏儿女的勤劳与智慧,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道德传承、文化交融、思想统一的根本,是华夏大地五千年发展历史延绵不断的思想、文化、经济、政治、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她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2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大学阶段的教育是学生立足社会的基石和桥梁,所以,大学阶段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非常重大。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大量丰厚、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平台和载体。

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能够帮助我们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把学生培养成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信息全球化和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全球各民族文化不断交融、碰撞,如何有效保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当今教育不容忽视、必须重视的一个艰巨任务。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有效融于课堂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涵,提升文化传播效率,更能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当代大学生只有了解并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更加热爱祖国并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推动文化创造性发展。在全球文明发展史中,无数国家用血的教训和亡国的代价告诉我们,一个民族如果忘了本,丢弃了自己的优秀历史文化,必将在历史尘埃中慢慢消亡。只有在时代发展的历史洪流中,保持独立、坚守自我,守住民族的根和文化的魂,坚定不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在世界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大学语文不仅承载着传播文学知识和语文常识的使命,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延续和壮大的纽带和载体,她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更好的延续和创造性的发展。

3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大学语文是大学教育中文化和思想传播的重要阵地,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关系极其紧密,由此可见,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承担起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使命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但大学语文这门课的实践性弱、技能型不强,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常常不被重视,甚至出现了被边缘化的情况。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语文,在知识中蕴含文化的内容,在学科中孕育优秀传统的力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3.1 进行大学语文课程优化和改革,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让中国走向世界,也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这既是我们国家对外交流和合作的奋斗方向,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当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思想,将中华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在讲述课文的同时,深挖时代背景和文化线索,从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国学等领域入手,将文化浓墨重彩融入课堂教学,用生动的文化打动学生。另外,国家相关部门也应从宏观的角度,从战略决策的视角,全面审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和语文教学的时代意义,制定相关的教学大纲,从宏观和大局的角度,支持大学语文教师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3.2 加强师资培训的力度,转变教师们的思想和理念,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

大学语文教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拓荒者和引航家,所以必须具备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优秀的文化传播意识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首先,大学语文教师应深入学习和熟知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厚的中华文学功底和豐富的汉语文化知识积累,并能有效转化为课堂教学知识;其次,大学语文教师也应在历史、哲学、国学、艺术、宗教、民俗等其他方面了解甚至擅长,才能博采众长、寓教于乐;第三,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在巩固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进行学习和培训,提升教学水准;第四,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方法上,应不断创新和完善,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灵活授课、加强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尽量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以教材内容作为基础,可以引入一些历史典故,通过历史典故的学习,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历史文化的精神。[1]

3.3 开设文化实践,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文化理论课为生动的文化实践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成为文化实践的主体,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融入国学鉴赏、名著品析、诗歌朗诵、古文分享等环节,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增长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修养。课堂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只有教师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习,才能够有效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2]

参考文献

[1]卫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语文论坛,2019(1):30

[2]樊裔华.让语文课堂成为浸润优秀传统文化的摇篮[J].基础教育参考·2019(17):58.

作者简介

陈露(1984-),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文学方向。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