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2020-08-07陈彦军

科技风 2020年20期
关键词:教学团队就业创业师资队伍

摘 要:教育教学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但同时对教师的团队协作、教育教学和教学资源开发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问题、思考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以期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兴趣、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就业创业;教学团队;师资队伍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育教学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职业素养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院校结合自身和行业实际,出版了相应教材,围绕两学年四学期40学时的课程教育教学方式设计了教学大纲和每学期讲授内容,但受限于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和授课教师自身实际,以及高职扩招带来的师资不足等因素,课程教育教学还不能完全满足教育现代化的需求。

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团队建设不完善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一般都设置在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归基础课部管理。受到高职院校扩招和重视程度不一等因素影响,专职教师、通过国家职业指导师培训的教师较为有限,大量课程教育教学活动都由各院系书记、学管主任和辅导员兼职完成,这些兼职教师每天都有大量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需要及时完成,很少能静下心来认真研习课程的教育教学,导致对课堂教学内容把握有所欠缺,同时兼职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对教法的熟练程度等教学基本功就存在局限性,不能有效保障学生学习兴趣。

(二)师资队伍自身差异明显

课程兼职教师在大学期间大多学习都是思政、体育、艺术等方面的专业,受限于自身所学专业,对行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求把握不够准确和及时。在教育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中,存在偏重面试技巧、面试礼仪、创新创业等自己比较熟悉知识的教学,而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就业创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等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则讲授得较少,甚至出现一、二年级课程教授内容相互重复的情况出现,往往是交给了学生如何求职,而没有从深层次引导学生理性择业和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课程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各高职院校课程教育教学信息化资源开发较为有限。使得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说教理论方面的内容占比较大,师生互动较少,案例教学、习题教学、视频教学等方式应用水平不高,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是很难触及,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

(四)师资队伍存在稳定性不足的实际情况

各高职院校基本没有针对课程专兼职教师职称评定的相应政策,同时学管系统兼职教师在转岗、提干后,基本都不再担任课程教育教学,导致有经验的教师流失较为严重,而新进教师又需要逐步培訓提升,不利于建设结构合理而稳定的教学团队。

(五)师资队伍相应培训等体系尚不健全

各高职院校针对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普遍不够重视,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又受限于资金、人员结构稳定性等因素,教学资源、教法等培训内容和方法过于简单,难以组织高质量的教学观摩、信息化应用、职业指导师等培训,真正有实效的培训很难落到实处。

二、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思考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相对而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新兴学科,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针对课程均开设有必修和选修两门课,但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具体授课时间一般都由任课教师在教研室自行申报,其中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偶尔会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督查。但该课程应用性极强,对于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首先需要各院校充分认识课程的重要意义,在制度经费保障、信息化应用、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方面给予一定支持,有序激励教学团队积极参与课程教育教学研究,只有这样,课程建设才会真正取得实效,课程在推行就业优先战略和就业民生工程保障方面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途径探索

(一)优化教学团队结构建设

高职院校应充分结合课程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现代企业对大学生职业素养需求实际,不断优化专兼职教师信息资源库,适当增加一定数量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且具有丰富就业工作和教学经验,热心教育教学研究的专职教师,聘请一定数量毕业在十年范围内,热心母校教育事业的行业、创业优秀校友和企业HR,精心打造一支骨干教师牵头,专兼教师合理搭配、数量充足的优秀团队。同时适时出台促进教育教学研究的相应政策,激发和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热情,努力推进专业化、科学化、合理化、现代化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二)健全教学团队培训体系

在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日常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基础之上,不断整理教育教学资源,深入探索搭建教学团队培训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云平台优势建成线上、线下双通道立体化培训体系,以切实解决兼职教师研习时间有限的实际问题。同时,定期组织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积极推荐教师参加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简历制作大赛和就业形势研判、优秀教研活动观摩等培训,定期邀请国内职业规划、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开展团队培训,定期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中高级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和心理辅导师培训,全方位健全课程教学团队培训体系。

(三)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出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形势更加多元化,据《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专升本、自主创业、应征入伍等就业渠道逐渐更受毕业生青睐。课程教育教学也必须随着新时代需求变化不断调整思路,应从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入手,以学生为主体,按照两学年四学期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求职技巧、创新创业和正确走出校园第一步四部分科学规划,不断整合课程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教育教学资源。将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校友生涯访谈法、校友讲坛法、企业HR与学生面对面法、模拟求职法、视频资料法、习题启发法、自我认知启发法等教育教学方法与云平台有机结合,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从兴趣角度出发,激发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完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

在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教学团队交流平台,有序开发课程教师手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手册、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逐步完善教研室教学效果监督考核办法、教师赛教激励办法、骨干教師评定办法和课程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充分利用教学督导法、学生问卷法、毕业生跟踪调查法等反馈结果,有效推动教学团队建设开花结果。

四、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展望

信息化技术应用与研究对各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具有革命性影响,通过不断整合优势资源和先进技术,强化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教学团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符合院校和行业发展实际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团队,有力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现代化,积极提升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信息化资源贯穿教学团队建设和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信息化技术应用,促进教学团队建设的良性互联互通和共享机制,促进信息化教学团队和教师的思想凝聚、业务提升和技能发展,高效推动教学研究和教学团队建设。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逐步迈向教育教学改革的深水区,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诊断改进工作的有序推进,各高职院校必定会更加重视教学团队和师资队伍建设,更加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更加重视信息化技术应用。相信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我国职业教育必将纳入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也必将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7.

[2]刘浩,梁颖,王金香,焦豪妍.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价值包容与实现途径——以我院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20(11).

[3]齐艳春.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9).

[4]田娟.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7(03).

[5]何涛,陈勖,谭旭,霍红颖,魏勇.高职院校软件类教学团队的建设探索与研究——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基金项目:2019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JG24)

作者简介:陈彦军(1971—),男,汉族,山西长治人,本科,助教/就业指导中心干事,研究方向:校企合作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团队就业创业师资队伍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影响性因素
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配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企业英才俱乐部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