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阅读指导 掌握阅读方法
2020-08-07韦婷
韦婷
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搭建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把课内阅读作为点,把课外阅读当作面,做到点面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结合教材,挖掘阅读资源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尽量寻找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1.以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为线索,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拓展知识面。在阅读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布置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如教学《白鹭》一课时,可抓住学生喜欢动物,喜欢探索奥秘的心理特点,课前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阅搜集有关白鹭的知识,然后在教学中交流,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课文的思想内容为线索,阅读原文或与课文类似的文章,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1)推荐阅读整部作品。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后,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周瑜和诸葛亮,去阅读《三国演义》。(2)推荐阅读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如通过阅读《少年闰土》来认识鲁迅,通过阅读《繁星》来认识巴金,通过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来认识叶圣陶……
3.以课文主要人物为引线,推荐有关课外读物。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以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为线索,推荐学生去阅读原著,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教学《宝黛初会》一课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红楼梦》。
二、注重指导,渗透阅读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充分地读,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让学生在自读、自省、自悟中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朗读、默读、精读、速读、品读等能力,领悟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字词句篇的基本表达方法,并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突出主题,拓展课外阅读
窦桂梅老师在《更新教育观念》一书中谈到“三个超越”,让笔者记忆犹新,尤其是对“超越教材”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在六年级下学期新学期伊始,笔者对小学语文第12册教材进行分组归纳,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寻找“超越教材”的切入点,充分挖掘课文的拓展点,探寻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结合点,以每组教材为单位,相應地制定课外拓展阅读的篇目,有效地实现了课内外衔接。如结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内容,笔者确定的课外阅读主题为“诗文精粹”,推荐学生阅读四大名著,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文化精粹。让学生在阅读中丰盈与深化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促使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提高语文素养。
四、搭建平台,促进交流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要让儿童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了大量课外阅读之后,要为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分享阅读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课外阅读交流和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讲、展、赛等形式。“讲”即讲述,举行读书汇报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展”即展评,就是展评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记录卡、剪报等;“赛”即竞赛,通过诗词大会、知识竞赛、查阅资料评比等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从而做到相互借鉴,共同分享,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