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厘清认知起点 厚实思维表象

2020-08-07项萍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0年3期
关键词:根数海星海龟

项萍

【问题缘起】

“倍的认识”是一节概念课,同时又是一节重要的起始课。之前的教学,通过主题图直接揭示概念,然后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形成表象,最后通过练习来加深学生对“倍”的理解。课堂反馈看上去很不错,然而练习反馈却令人沮丧,学生作业如下图。

为何一节看似成功的课却出现如此糟糕的学习效果呢?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发现可能是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缺乏清晰的认知起点切入“倍”的解读

“倍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关系教学的起始课,也是学习相对数量比较的一个抽象概念,学生理解难度比较大。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了“比多少”和表内乘除法,对两个量之间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往往总停留在“比多少”上。而 “倍”代表着两个数量间的比较关系,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两者比较,关键是要找到比较量和标准量,即一方在以谁为标准,分成相同的几份。之前的教学只重视“倍”是什么,却轻视“倍”的数学本质,以及与乘法意义之间的联系,学生“倍”的概念学习如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认知基础作支撑。

二、缺乏足够的表象积累支撑“倍”的抽象

由于本节课是以定义的方式呈现“倍”的本质属性,学生对概念形成过程的探究是缺失的,对“倍”的理解停留在机械记忆上,练习中生搬硬套概念,一旦遇到变式练习,因找不准“标准量”,往往无从下手。

从之前“短、平、快”式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出,学生因缺乏形成“倍”的概念所需要的表象,对“倍”本质理解只能停留在课本定义上,教师的陈述中,无法达到真正意义的理解。

基于以上的经历和思考,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对“倍的认识”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

【再次设计】

一、让思考“看得见”,找准“倍”的起点

任何新知识的教学,都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认知水平,要了解学生的兴趣与困难所在,找准知识的起点,找到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适合学生学习策略。

1.动起来,让思考“看得见”。

数学思维是抽象的,摸不着看不见,但数学思维往往伴随着具体的数学活动而展开,数学活动是思维显性的外壳。教学时让学生 “动”起来,教师才有机会“观察”学生思维路径、方向与状态。

教学片段:

师:动物园里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学生们充满了期待的眼神看向屏幕,“哇!兔园!”)

课件动画出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黑兔。(响亮并急切地说)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一共是6只黑兔。

生2:3只小黑兔一组。

生3:一共有6只小黑兔分成了兩组。

师:可以说是几个几?

生:2个3。

(安排了一个摆“3个2”的操作活动。)

作品反馈:

师:哪位同学摆的是3个2?

生1:左边的对,右边是2个3了。

生2:我也支持,左边才是3个2。

……

由此可以看出,在学生齐声回答“3个2”之后,还需要经历动手摆“3个2”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操作、反思的“动”,教师才能厘清学生的思维起点,才能找准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把“几个几”与新知“倍”的本质特征进行对接。

2.说出来,让思考“看得见”。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借助语言我们可以将思维展现出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想法,从中把握他们思维的水平、方向和动态。为此,课堂上要给足学生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片段1:

生1:这位同学摆得不对,白兔是2只,要以2只为一组摆,摆3个2只。

生2:“2个3”表示的是以3只为一份,有2份;“3个2”表示的是以2只为一份,有3份。

学生在遇到“3个2”的粘贴情况不一样时,通过碰撞交流,才能在唤醒旧知的同时,修正自己原本理解上的偏差。带着正确的理解才能在后续的学习中,有效地把“几个几”与新知“倍”建立起知识连接点。

教学片段2:

师:白兔有2只,黑兔有3个2只,我们就说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3倍。

师:你可以再说一说吗?

生:白兔有2只,黑兔有3个2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3倍。

师生互动,老师摆学生说。

生生互动,同桌之间一个摆一个说,再互换角色。

通过各种形式说的机会,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感受“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从模仿到边摆边说再到你摆我说,三个层次地说,达到层层递进的效果。

二、让思维“可视化”,抽象“倍”的本质

对于“倍”的概念的理解,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各类具体实例的观察、比较、分析,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倍”的表象,此时,抽象出“倍”的本质特征也就水到渠成了。

1.画下来,让思维显“形”。

文字描述的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如何让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数学本质显现出来,又能让教师“观察”到学生的思维过程。画图是简洁、易行的方法之一。

教学片段:

让学生用“画”的方式经历3次探究“谁是谁的几倍”的过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经历这么多层次的图形表征之后,学生在圈圈画画中强化对“倍”的初步感知,积累了丰富的“倍”的表象,为后续抽象“倍”的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比起来,让思考建“模”。

没有碰撞就没有思维的推进,学生只有在与别人分享、对话,产生火花的过程中,才会质疑、辨析,从而逐步调整自己原有的建构。为此,在此教学环节设计了两次“比”的过程:

教学片段:

(1)海星的只数是水母的几倍。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母又多了一只。

师:那海星的只数是水母的几倍呢?

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水母有3只,海星有12只,圈一圈,我发现海星里面有4个3只,所以海星的只数是水母的4倍。

师:说得真好。

師:再来看看这位同学的,跟她不一样的地方在哪?

生1:上面画的是虚线,下面画的是实线。

生2:下面写的是水母的只数是海星的4倍,写反了。

师:可以反过来吗?

生1:不可以,反过来的话水母的只数就比海星多了。

生2:海星里面有4个3只,所以应该是海星的只数是水母的4倍。

生3:多的是少的的几倍。

(2)海星的只数是海龟的几倍。

课件只出示一个量。

师:请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

生1:我觉得海星是水母的几倍?

生2:海星是海龟的几倍?

生3:上面只有海星,不知道谁是谁的几倍?

师:看来大家都觉得题目缺少信息,你们需要几个量?

生:求谁是谁的几倍,需要两个量。

师:是的,海龟爬的有点慢,看!它来了。

课件出示:

生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展示交流。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发现海龟有4只,以海龟一份的量为标准,海星的只数是3个4只,所以海星的只数是海龟的3倍。

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观察、分析、比较、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厘清“倍”的本质特征是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两个数量比较时,分清谁是标准量最为重要。为此,在活动中设计了标准量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通过非本质属性辨析,为学生理解“倍”的本质属性积累丰富的认识经验。

同时,在学生交流、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辨析,一方面丰富学生“倍”的表象,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厘清了思维上的模糊点,学生对“倍”的概念也由具体认识逐步走向抽象理解。

三、让学习“摸得着”,完善“倍”的建构

学生在认识倍的过程中,从“倍”的直观模型到抽象“倍”的数量关系,不仅需要积累“倍”的表象,还需要在练习中,纠正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偏差,从而完善“倍”的建构。他们学习“倍”的路径看得见、摸得着,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

1.摆一摆,丰富“倍”的模型。

教学片段:

师:用小棒摆一摆。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3倍。

师:你们摆的都不一样,为什么都说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3倍呢?

生1:因为第二行里面都有3份。

生2:我发现第一行摆一份,第二行摆这样的几份,根数就是第一行的几倍。

师:下面的同学摆的对吗?能表示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吗?

生1:不能,看不出来第二行里面有3份。

生2:有3份,第一行有2根,2根为一份,第二行里面有3个2根,只不过他没有2根2根地摆。

师:没有2根2根地摆,可以吗?

生:可以,只要第二行摆的根数含有3份第一行的根数就可以啦。

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多倍量里面含有几个一倍量,那么多倍量就是一倍量的几倍。打乱小棒的摆放,让学生从关注直观模型,跨越到关注小棒的数量,帮助学生对倍的认识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让学生的思维从“倍”的直观模型过渡到抽象“倍”的本质内涵。

2.画一画,丰富“倍”的内涵。

教学片段:

师:画三角形,如果圆的个数是三角形的1倍,你会画吗?

师:圆的个数还可以是三角形的几倍呢?你会画吗?请想一想,再画一画。

提供材料帮助学生突破并完善“1倍”关系的建构。同时让学生去思考,知道“几倍量”如何确定“一倍量”呢?借助这样“可视化”的操作,来帮助学生在思辨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完善“倍”的建构。

“可视化”的教学,既能让老师看得见学生的学,找准起点,又能促进学生的学,建立表象,抽象出数学本质。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猜你喜欢

根数海星海龟
海星有几只眼睛
可怕:一块塑料便可“杀死”一只海龟
教材,你用“活”了吗?
海龟泡饭汤
玉米的胡须
奇奇小笨探秘海洋世界(十)小海星,快跑
巧克力海星及其伙伴们
海龟
海龟
巧数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