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教育自信

2020-08-06申国昌史降云

教育文化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内涵意义

申国昌 史降云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源泉与动力,是应对世界异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心理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文化自信的充足底气体现在,源自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近代百年的革命精神、中国道路的巨大成功。同时,文化自信呼唤教育自信,教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题中之意。我们的教育自信来自拥有悠久的办学传统与丰富的教育思想,来自新世纪教育发展成就,来自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实践。为了进一步彰显新时代教育自信,应坚持立德树人本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重视农村基础教育,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教内涵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关键词:文化自信;内涵;教育自信;意义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0)04-0001-08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0.04.001

Abstract: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posed to strengthen road self ̄confidence, theoretical self ̄confidence, institutional self ̄confidence, and cultural self ̄confidence. Among them, cultural self ̄confidence is more basic, more profound, and longer ̄lasting self ̄confidence. It is the source and motivation for enhancing the soft power of the Chinese nations culture, the psychological support to deal with the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of heterogeneous cultures in the world, and the mental pillar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sufficient confidence of cultural self ̄confidence is now derived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a long history,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of the modern century, and the great success of the Chinese road. Meanwhile, cultural self ̄confidence calls for educational self ̄confidence, which is the key to cultural self ̄confidence. Our educational self ̄confidence has its roots in our long history of school, and various educational ideas,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in the new century, and th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promoted by practice of informatiz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demonstrate the self ̄confidence of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vigorously develop quality education, attach importance to rural fundament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balanc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speed up the “double first ̄class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upport social forces to run school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Key words:cultural self ̄confidence; content; educational self ̄confidence; meaning

黨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4“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的本体内涵及伟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3坚定文化自信,是着眼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体现了我国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国的鲜明文化立场。

1.文化自信的本体内涵

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存在样态、行为方式、思维特征、情感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心理素质都包含在文化之中。文化自信,就是文化主体基于对自身文化历史有清醒认知,对自身文化价值有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未来有坚定信念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稳定的文化心理状态[2]。就宏观而言,表现为国家、民族能够正确认知自身拥有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客观看待自身创造的文化内涵和功能,同时对自身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自信;就微观来说,表现为个人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身份认同、情感寄托和积极态度。

2.文化自信的伟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18之所以提出“四个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华民族向来有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的历史传统与民族气度,正是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与自信,才确保了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之中和世界民族之林独具特色,享誉全球。从根本上讲,文化自信之所以重要,本质上是因为文化重要。文化具有引导力、教化力、凝聚力、感召力、净化力、推动力等诸多功能。作为民族的精神力量和国家的软实力,文化的力量是奇特的、巨大的和不可比拟的。文化自信与“四个自信”中其他三个“自信”相比,尤其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更具基础性、广泛性、深厚性的自信。其伟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随着全球一体化、政治多极化和信息多元化的不断加剧,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信息互通、经济交往日益密切,文化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综合国力竞争,可分为硬实力竞争与软实力竞争,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就属于国家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体现了一个民族对世界、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体认与感悟,是对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的深度积淀,可以展现国家与民族的自我认同与价值追求。就世界竞争而言,文化的竞争是持久的、有影响的软实力的竞争,有助于提升民族的自信心和增加国家的凝聚力,有利于提振民族的团结精神与国民意识。

第二,文化自信为应对世界不同文化的交锋、冲突提供良好的心理准备。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交往日趋频繁,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差异与冲突难以避免。在国际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别国的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不可避免地展开交锋、博弈、冲突与交融,有可能会影响到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和国民的价值取向,进而会导致思想观念的混乱与文化自信的丧失。因此,为了彰显中华文化的优势,维护我国主体文化的安全,将意识形态的自主权与思想文化的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必须科学处理好与外来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种文化的包容力越大,它的内涵也就越丰富。”[3]对待世界不同文化,应当采取科学、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与评判,采取扬弃的科学态度,对有益于我国文化发展的精华部分,我们要采取宽容接纳的态度去吸收;对不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糟粕部分,我们要果断采取批判的态度予以拒斥。文化自信,不是故步自封的封闭文化,而是批判吸收的开放文化。

第三,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提供了博大而深厚的思想文化宝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34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征程中,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调动全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与积极性。文化自信是国民凭借对自身文化的体认、省思与认同,来展现中华民族文化与历史的自身魅力与优势。文化自信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心理依托,终将会发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的历史性作用。

3.文化自信的充足底气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具有重大价值与深远意义,也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建设强国的需要。何以要坚定文化自信?因为我们的悠久传统文化、优良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给了文化自信以充足的底气。

第一,文化自信源自悠久的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 000 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4]一是中华古代文明与世界几大文明古国相比,最具生命力和创新力。纵观世界几大文明古国,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等,都没有延续下来,都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唯有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延续不绝,持续五千多年,与时俱进,长盛不衰。二是数千年中华民族积淀了厚重的民族精神。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维,“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公而忘私”的价值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等,始终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三是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经学文化、理学文化等,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只是在19世紀以后才开始衰落。四是在世界几大文化体系中,中华文化最具包容性、融合性与创新性,如魏晋儒道融合形成玄学,两宋儒学与佛道融合形成理学,明清理学与西学融合而形成实学。五是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古文献资料最为丰富,为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提供了重要资源与坚实基础,为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厚沃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今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充足的底气。

第二,文化自信来自中国近代百余年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革命实践。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震精神、航天精神等[5],不仅生动记录了中华儿女不畏艰难、顽强奋斗的光辉历程,而且深刻展示了中华民族良好的精神风貌,成为激励我们进行伟大实践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思想精华是我们进行文化创造的丰厚沃土,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源泉。“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6]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华儿女的勤劳勇敢,中华民族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不断开拓崭新的发展道路,进而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三,文化自信源自中国道路的巨大成功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展现。当今世界,放眼全球,可以发现一个基本事实:一些国家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但他们同样有着比较坚定的文化自信。为什么会这样?究其根源,是因为这些国家处在比较好的发展阶段,国家的整体发展状态良好,社会文明程度较高,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反观某些虽有比较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由于国力衰弱、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因而,国民普遍缺乏文化自信。这就充分说明,悠久的历史文化固然是文化自信的泉源,但文化自信的现实根基却在于综合国力的强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有别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已跻身于世界前列,有力地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品质,促进了城乡建设,推进了社会发展,从而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我国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的发展为世界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中国动力”和“中国方案”。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魅力展现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文化。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和灵魂,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标志。历史已经证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文化自信呼唤教育自信

1.教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题中之意

文化自信本身包含教育自信,教育自信也必将促进文化自信。因为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教育制度、教育思想,还是教育内容、教育活动,都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与传承方式。教育是文化的传播、传承过程,是弘扬文化、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重要途径。教育通过知识传授与文化传递方式,将先进的文化理念、优秀的历史文化、优良的革命文化和先进的建设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从而确保了文化的继承性、连续性与创新性。

所谓教育自信,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本国历史和现实中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活动、教育模式等所持的积极态度和肯定观点。即个体或群体充分肯定本国教育历史和教育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相信本国教育体系完备、功能健全、成效显著,充分相信本国教育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人民接受文化教育的根本需求,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当然,任何自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无凭无据空喊自信,只能是自欺欺人。教育自信也是如此。那么,我们的教育自信源于何处?

2.悠久的中国教育传统自信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33泱泱中华,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间断的古文明,中华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包括创造了底蕴深厚的教育传统。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之所以没有间断,靠的就是文化的凝聚力,靠的就是悠久的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维系了文化传统,推动了社会进步。

第一,构建了系统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从三皇五帝时代我国已出现了“成均”“庠”,夏商周三代又出现了“序”“校”“瞽宗”“辟雍”等专门教育机构,用来教化民众、培养人才。自此以后,每个朝代都从未间断地设置学校,如国子监、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等。这些学校里既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又有初等教育性质的学校,也有专门性质的学校,既包括国家层面的学校国学,也包括地方性的府学、州学、县学,构建了系统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管理人才和社会英才。

第二,诞生了众多的教育家和宝贵的教育思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学骤兴,士阶层崛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孕育了孔子、墨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一大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这个被西方学者雅思贝尔斯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中国为世界文化教育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7]等教育原则与方法,成为世界教学经典与文化瑰宝,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他的启发式教学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足相媲美。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兼爱教育思想则比耶稣的博爱思想更具广博性与包容性,也比后者整整早了将近480年。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育人必先知人,知人就是认识人性。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对人性的本质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是荀子的人性论是古代世界最全面、最有价值的理论,比西方在同一问题上也有论述的柏拉图更为切实、深刻。在教学方法方面,孟子提出的“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荀子的“闻见知行”“虚壹而静”“锲而不舍”等学习思想[8],极富智慧,颇有启迪,等等,不一而足。到了近代,在古代教育思想的浸润下和欧风美雨的滋润下,诞生了灿若星河的近代教育家,杰出代表有蔡元培、陶行知、胡适、张伯苓、梅贻琦、黄炎培、晏阳初等,他們的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为世界教育大花园增添了五彩斑斓、色泽耀眼的鲜花。如蔡元培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理念来指导北大改革,使北大焕然一新,成为汇集众多著名学者的最高学府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陶行知开展的生活教育运动,对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旧教育进行了彻底改造,为我国近代教育带来一股新风。不难看出,近代教育家与古代教育家在教育精神上并行不悖,一脉相承。

第三,较早出现了具有典范意义的教育机构。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与重镇,对我国古代的文化和教育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最早的书院”[9]。它由官方主办,私家主持,集讲学、著述、育才、资政为一体,所体现出的崇尚知识、追求创新、学术自由、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与精神风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瑰宝,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教育典范。书院,是中国古代贡献给世界的又一个值得称道的办学形式。萌芽于唐末,兴盛于两宋,直到清朝末年才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退出历史舞台。据不完全统计,两宋时期大小书院共有515所,其中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被誉为“四大书院”,名扬四海。书院制度十分完备,成了当时一种特色鲜明的教育制度,为学者讲论和传播思想学术提供了重要场所,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它所奉行的开放性、独立性和学术性与西方中世纪大学并无二致,成为中世纪世界高等教育遥相呼应的两颗璀璨明珠。悠久的德育传统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道德教育经验,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德育内容,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标准的道德观念,以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防微杜渐为原则的德育方法,形成了风格独特的道德教育原则与方法。家庭家族教育为世界提供了中国家教范式。以孟母三迁、断杼教子、颜氏家训、童蒙须知为代表的家庭家族教育典范,构成了以生活经验、处世哲学、实践智慧、价值理念为核心的家风家教传统。传统家庭家族教育通过礼仪教育、家谱教育、家风教育、家训教育、劝勉教育等系列活动,不仅可达到励志、劝勤、勉学、诲戒、明德的目的,而且可以达到启迪童蒙、矫正劣行的效果,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10],“以孝悌为本,以忠信為主,以廉洁为先,以诚实为要,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11],“家运之兴在于和睦、孝道、勤俭”[12]。我们应当弘扬中国优秀德育与家教传统,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世界有影响力的新教育体系,进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与教育自信。

第四,科举制度为世界提供了人才选拔的中国方案。科举制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选拔精英人才,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社会公平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知识阶级即‘哲人对帝国的统治者有着广泛的影响”“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13]。科举制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举文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就是科举。梁启超曾经从四个方面对科举的历史作用做过公正评价:科举使政权充满活力,使社会充满活力,使儒学与制度一体化,使个人充满活力。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就是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和发展,如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主要是通过马可·波罗、利玛窦等人介绍到西方。18 世纪启蒙大师伏尔泰也高度赞扬中国科举制度,因此,法国师法中国,率先在1791 年进行文职人员考试。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 年也提议,仿效中国科举制选拔文职官员。1870 年,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最终确立,成为欧美楷模。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都对科举所体现出的公平选拔机制而惊叹和折服。近代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于1868 年在波士顿举行的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关于中国的竞争考试》中,认为科举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他说英国已经采借,建议美国立即仿效[14]。越南、朝鲜完全按照中国科举模式选拔人才,日本也曾经学习采用过科举制度。孙中山指出:“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用以拔取真才的最古最好的制度。”[15]

3.新中国的教育成就自信

第一,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2016年,我们邀请独立的第三方对我国的教育发展进行评估,评估的最主要结论是: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其主要依据是以下几项关键数据:第一,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为77.4%,达到世界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第二,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毛入学率为104%,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超过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4%;第三,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7%,这两项都高于世界中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当前“大众教育”的成功转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始终维持在42%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83%,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16]337-338。

第二,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国家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一项基本教育政策。为了推进教育公平,国家着力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切实办好农村教育,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为了切实办好农村教育,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国家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教学点办学条件。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三千二百多万学生。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人数,自2012年起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等专项计划。二是加大中西部教育发展能力的提升,缩小与东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高考的录取比例,采取向中西部地区招生名额倾斜的方式;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稳步推进,加大对中西部高校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努力提高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三是进一步推进城乡、校间、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真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免费入学的政策,实行区域内学区制与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招生政策,科学确定招生范围,力求做到阳光招生公开、公平、公正,给区域内初中合理分配优质高中录取名额。四是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教育,进而缩小群体间的教育差距。完善家庭贫困学生的助学计划,做到由儿童的学前教育到成人的研究生教育全面覆盖,一个都不能因家庭经济原因而掉队。进一步推进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教育和在城里参加高考等问题。

第三,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我国正在深化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注重校企合作,努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加大高等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推动新建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提升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大高校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鼓励与支持力度。同时,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初步实现了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变。近年来,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中,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4个省市的15名抽样学生,取得了3项第一的好成绩。之前的2016年,上海学生连续两次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另外,在全球高等教育权威QS教育集团发布的2016年全球高等教育实力排名中,我国的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排在全球第八位和亚洲国家的第一位[17]。

第四,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大大提高。近年来,我国的职业院校每年向全国各地的生产一线输送接近千万的毕业生,他们中间大部分成为生产企业的技术骨干;职业院校成功培训技术人员多达1亿人次。普通高等学校向社会各条战线输送的人才累计多达两千余万人,高校主持的国家重大研究项目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有不少重大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与科技成果[17]。

第五,教育对外交流更加频繁,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高校“双一流”建设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认可。我国于前几年已成功加盟本科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协议成员国,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水平与质量受到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认可,取得了国际认证资格。2018年,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万人在我国的1 000所高校留学,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留学目的国。我国与世界各国及國际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尤其是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这些均展现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加强[16]338。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新发展,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更加自信,对我国教育事业投入更大的支持。同时,也对我国教育进一步发展提出更高更远的目标,即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与综合改革,加强教育法治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加强教育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努力促进教育公平,调整教育结构,提高培养质量,增强发展活力,强化教育保障,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世界一流水平的教育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4.信息化促进教育发展自信

近代以来,我国的教育长期处于“跟跑”状况,即跟随、追随发达国家的技术与教育,以借鉴与学习为主。例如,清末民初主要学习日本教育,民国时期学习欧美教育,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教育的巨大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教育开始处于与发达国家“并跑”的状态,不少教育关键指标达到和超过了国际标准,中国从跟跑者逐渐成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对话者和并跑者。进入新世纪,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这一历史重大机遇,中国教育将有可能实现“领跑”的目标,成为世界教育的领路人或引跑者。凭借信息技术,中国教育将可能真正实现“弯道超车”,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尽快完成“教育变革”。

近20年来,由于我国的后发优势以及教育信息化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已经逐步走在世界前列。尤其体现在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得以确立,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大幅改善,优质资源匮乏局面明显好转,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初具规模,教育管理信息化全面推进,系统部署推出若干重大政策措施等几大方面。这些也为教育自信提供了坚实的社会条件和技术支撑。

第一,率先制定《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2年,我国第一份教育信息化十年战略规划正式颁布,确定总体目标定位是将通过十多年时间,努力将我国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信息化育人系统,将整体提升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水平,进而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快速、科学、健康发展。

第二,先后两次召开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2015年5月,我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青岛首次召开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大会的召开发了贺信,9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以“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为主题,通过了《青岛宣言》。这是中国第一次在教育方面在国际上有话语权。2017年11月,又在浙江乌镇召开了中国教育信息化国际峰会暨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主题为“启迪教育智慧,憧憬未来技术”。

第三,我国教育信息化各项指标发展迅速。近年来,“三通两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在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2019年,城市中小学校互联网覆盖率达98.4%,多媒体教室比例达92.3%,农村中小学校达90.1%。数字教育资源覆盖10.14万个全国教学点,偏远山区的中小学生都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职业教育网络教学资源覆盖高职高专19个专业大类。尤其是2020年疫情防护期间,全国大中小学均采取了线上教学,做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三、新时代增强教育自信的新方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36-37

1.坚持立德树人本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立德树人既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又是各级教育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7 落实立德树人本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级各类学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与信念教育等,坚持依法治教,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政治思想素质与思想品德修养。坚持立德树人,在把准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与时代使命的基础上,着重推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与教学改革;加强各级学校劳动教育,力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知识,使之养成自觉锻炼和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全面加强美育工作,提高各级学校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与审美素养。

2.重视农村基础教育,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是确保社会公平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19,将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当前的教育发展战略重点之一。保证基本教育、补齐教育短板、促进教育公平,是推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根本保障,将有效地实现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公平发展目标。同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努力实现学前三年普及教育,真正提高幼儿的保育质量;发展特殊教育,教育资源要向身體残疾的弱势群体倾斜,尤其为家庭贫困的残疾学生提供免费基础教育,从而保障残疾少年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努力实现高中阶段普及教育,真正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综合化、多样化,全面提高我国新增劳力的文化素养。

3.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37。加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力争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发展,努力培养更多实践型、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提高各类学校所培养人才在国家建设中的适应能力与建设能力。同时,也要办好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继续教育,使我国形成个性化、信息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推进我国现有各类教育的优质资源共享工作,真正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4.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教内涵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1]37要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加强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增加我国高校的实力,从而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应当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研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等基本功能。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经验,适度超前规划我国的高等教育,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5.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1]37真正形成人人愿学、处处可学、时时想学的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

总之,为了进一步彰显新时代我国的教育自信,应坚持立德树人本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重视农村基础教育,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教内涵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真正将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办好,解决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在高质量基础上的教育公平,从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G]//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4):21.

[3] 邱柏生.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需要对待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6(4):17.

[4] 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60.

[5] 钟天娥.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弘扬与发展[J].理论导刊,2017(8):63-65.

[6]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4).

[7]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33.

[8] 申国昌.中国学习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1-62.

[9]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199.

[10]刘备.遗诏敕后主[M]//中国家训经典.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58.

[11]高攀龙.高氏家训[M]//中国家训经典.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566.

[12]成晓军.曾国藩家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88.

[13]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58-59.

[14]冯天瑜.科举制度——中国“第五大发明”[J].山西大学学报,2014(1):54.

[15]尚明轩.孙大总统五权宪法讲演录[M].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5:1.

[16]陈宝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M]//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17]董洪亮.我国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5-10-13(12).

(责任编辑:钟昭会)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内涵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诗里有你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