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应用题分析策略的研究》
2020-08-06王永燕
王永燕
摘 要:解题策略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是为了实现解题目标而采取的方针。它以其全局性的指导意义而区别于具体的解题技巧,它是解题思想转化为解题操作的桥梁,完全可以用来求解具体问题。良好的解题策略可以优化解题过程,缩短解题长度,节省搜索时间,减少失败次数。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景指导;生活指导;准确建模;归类整理
忙忙碌碌一年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课题组的老师在成绩面前相互鼓励,在挫折面前从不气馁,一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得到很多。
首先,我们都坚持改变我们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现状,初中数学应用题都是结合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特点就是题比较长,信息量大,数据多。有些学生连读题的信心都没有,认为自己不会做,针对现状我们采取了情景指导法。首先让学生敢于面对数学应用问题并有解决它的信心。这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侧面。往往学生厌学的情绪来自于对知识的陌生和畏惧,缺少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学习数学并解决问题的感受。因此,要让在具体情景中敢于动口,敢于动手,善于思考,善于解决问题。
其次,在新课程《数学课程标准》中,再一次强调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人”,“有效地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人”。所以我们采用了生活指导法。因为实际问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用到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通过解答数学应用问题,促使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了数学的实际应用,有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和道德品质等。而这些都作为现代社会中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课题研究的难点。
再是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具有简洁、无歧义的特点,但同时内涵丰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要在阅读中进行语意转化,给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因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阅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现状,我们通过阅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让我们感到很欣慰。
最后,我们数学中经常提到的建构数学模型,是解应用题的关键。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難点。所谓数学建模就是阅读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加工,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而且我们的学生实际状况是底子薄,基础差。通过研究我们决定:第一,注重课本,打好基础。新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际问题,如面积问题、体积问题、航行问题,邮资问题、细胞分裂问题、分配问题、造价问题,利润问题、规划问题等,这些都是数学建模的最基本实例,在教学中要给予高度重视。结合生活中的这些简单、常见的实例进行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步骤,打好数学建模的基础。第二,归类整理,准确建模。应用题文字较长,数据信息较多,对学生阅读理解、信息筛选的能力要求较高,同时还必须提取易储存的信息,迅速实现信息转换,使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符号、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功夫不负有心人啊,经过多次尝试和研究,我们终于取得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师生的好评和领导的认可,这让我们感到无比幸运。
通过这个活动,课题组的老师教学态度和风貌也发生了改变,大家积极探索、学习研究,使教师团队意识空前加强,听课、评课共同进步。对老师的个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开阔了眼界。当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开展教科研的实践,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蔡庆超.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00(023):147-148.
[2]孔雪明.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科普童话,2017.
[3]耿天才. 浅析初中数学应用题特点及教学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012(036):6.
[4]张春芹. 浅谈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J]. 教师,2016,000(0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