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反思教学,助推学生思维发展

2020-08-06李雪梅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分母分数解题

李雪梅

【摘  要】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而反思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形成反思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多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字】  小学数学;反思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培养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更要注意学生在体验之后的反思活动。由于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把握知识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反复探索研究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方案和策略激起学生的反思意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多方面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探究性

问题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中精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当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产生与原有知识的认知矛盾,进而调动思维进行问题分析,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心,使教学收获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分数的大小”教学中,教师出示题目:1/5>(   )>1/6,同时提问:同学们谁能找出一个小于1/5而大于1/6的分數?因为前边已经学过了通分的知识,学生很容易想到可以先将两个分数通分。于是,教师找出一位同学让他说出计算过程。当这个同学将1/5和1/6通分后发现,1/5=6/30,1/6=5/30,学生感到很困惑,5/30和6/30之间会是什么分数呢?这时,教师可适当地引导学生,5和6的公分母只有30吗?教师一语点醒梦中人,学生的思维一下就被激活了。有的同学说:1/5=12/60,1/6=10/60,所以括号内的分数可以是11/60;有的同学说:1/5=18/90,1/6=15/90,所以括号内的分数可以是16/90(8/45)和17/90;有的同学说:1/5=24/120,1/6=20/120,所以括号内的分数可以是21/120、22/120、23/120……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不断地对整个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发现:小于1/5而大于1/6的分数有很多。

如此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瞬间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知识的欲望,运用自己的思维去进行探索,发现问题的本质,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转换角度思考,培养思维求异性

学生的思维只有处于活跃状态才能快速有效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把握教材重点,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创设促进学生发展的、深浅适度的、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敢于求“异”的精神,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有效发展,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例如:在“乘法意义”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了这样一道题目:9+9+9+5+9=?让学生用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很多学生都按照常规的教学思维列出了算式:9×4+5。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和赞赏。同时提出,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转换思路再去思考,能不能发现其他的简便运算方法。学生开始小声地讨论,难道还有和这个算式一样的方法吗?教师笑而不语,等待学生给出不同的方法。这时,有一个同学兴奋地说:“可以用9×5-4的方法解题。”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并不存在的9,是因为学生在思考中发现可以用9代替5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将题目写成9×5,9-4再将不存在的9还原回5。

教学过程中,学生多运用正向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这时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再次思考,从而发现更多的解题方法。

三、设计多解题型,培养思维广阔性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在已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和解题过程解答同一数学问题,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它可以让学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思考方式,思维更加开阔,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增长知识和智慧,也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灵活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A队计划修一条120千米的公路,前五天修了这条公路的20%,如果按照同样的速度修路,还需要多少天完工?根据已知条件大多数学生给出了这样两种方法:(1)120÷(120×20%÷5)-5;(2)(120-120×20%)÷(120×20%÷5)。教师问学生解题思路,学生解释:这两种都从工作量÷工作时间角度来思考,第一种先求出每天的工作量,然后计算总计完成任务需要的天数扣除已用天数得到;第二种求出每天工作量,然后用剩余工程量除以日工作量得到。教师对于这两种解题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又引导学生从分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学生提出将总工程量设为“1”,然后再进行计算,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回答,分别给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1)1÷(20%÷5)-5;(2)(1-20%)÷(20%÷5);(3)5÷20%-5。教师让学生分别说明了这三种解题方法的思路及优缺点,经学生讨论一致认为,从分数角度考虑,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便捷的,也最容易理解。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精心设计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练习,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考虑问题,发散学生思维,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四、运用转化思想,培养思维联想性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和理解一些基础知识,并且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数学知识的转化,将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知,将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容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转化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联想,实现数学知识化旧为新、化繁为简、化曲为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并且将知识系统化,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异分母加减法”一课中,教师在课堂中首先由这样一道题目引入:让学生计算4/7-1/7=?7/9-5/9=?这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并且给出了计算规律,同分母之间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减。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相加减基础上,教师又给出了一组题目:4/7+5/9=?学生们按照同分母相加减的方法计算,但是发现分母不同,因此有学生提出了一种方案:将分子和分母分别相加减,于是给出了计算结果9/16,教师让学生分组交流并引导学生:既然同分母可以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减,那么我们只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呢?学生们豁然开朗,终于找到解决异分母加减的方法,那就是将分母通分化成同样的分母,然后再进行加减。也就是说,将4/7变成36/63,将5/9变成35/63,这样,4/7+5/9=36/63+35/63=71/63,通过用旧知识转化为新知识,学生找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中引入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新旧知识转化,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产生联想,找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都得到拓展。

总之,反思是学生解题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对问题进行逆向分析,加深学生对题目本质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推动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益萍.“让学引思”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黑河教育,2020(01):63-64.

[2]张成龙.小学数学教学中“互联网+”课堂的构建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173.

猜你喜欢

分母分数解题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找回“丢弃”的分母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巧用比妙解题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解题勿忘我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