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无字之书 教有情之课
2020-08-06赵香丽
赵香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巨大考验。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读懂疫情防控这本“无字之书”,结合教学设计和智能设备,教“有情之课”,不仅教学生学习知识,更要教学生学会担当,做有志之士。
一、把疫情当教材,提高综合素养
小学英语課程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素养。以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My family》为例。本单元的功能句为:Whos that man?He ismy father. Whos that woman?She is my mother.
笔者在教学设计之初就想到了战“疫”一线的英雄们。第一课时的线上教学,出示钟南山院士的图片:Whos that man?学生很熟悉,马上回答:Hes Zhong Nanshan.第二张图片是张文宏医生,学生也不陌生。出示第三张图片的时候,学生就懵了。我向学生解释,疫情中,他向武汉捐助了5000万现金,他就是河南胖东来商贸集团公司董事长于东来先生。
从科学家、医护工作者身上,学生学到了职业道德与献身精神。从于东来身上,学生则感受到作为一位公民的责任与担当。思维活跃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则水到渠成。
二、利用智能设备,加强师生互动
这节课后,通过作业情况,我了解到学生对who和what发音混淆,不能正确区分词义。第二课时,我先出示青蒿素的发明人屠呦呦的图片:Whos that woman?然后,出示李兰娟院士的图片:Whos that woman?接着,我又出示了几张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和卡点防控工作人员的照片,同时出示下列的句子:I dont know who you are,but I know who you are for.学生一下子就区分清楚了who和what。恰当利用智能设备,增强学习的交互性,直面班级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之难题,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加深文本解读,彰显文化自信
《My family》这一课,主情境图的明线是介绍家庭成员的称谓,如father,mother,grandfather,grandmother等,暗线是介绍西方文化——复活节。
在讲主情境图之前,我先讲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今年3月5日是惊蛰,我给学生读了一首诗:“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有了这首诗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惊蛰的意思。西方的复活节,是春分月圆后第一个周日,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中西方的文化是相互交融的,人们都向往美好的生活。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有助于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开阔国际视野。
(责 编 帕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