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树一帜的语文课堂

2020-08-06阎敏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百草园手法鲁迅

阎敏

曾几何时,学生中流传着一句话:“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他的思想和作品距离现在的学生比较远,很多学生学习起来确实困难。如果用常规的方法教学,由于时代和认知差异等原因,学生往往感觉鲁迅作品难懂。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在课堂拓展方面,给师生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使语文课堂更广博、更灵活,以此作为辅助手段,可以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兴趣。

一、紧扣主题阅读,拓宽视野

为配合教材中鲁迅文章的教学,丛书选编了鲁迅其他作品作为补充和延伸,有《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对我的教育》等。我和学生的交流就从“谈谈《故乡》中的小人物”开始了。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了“豆腐西施、闰土、水生”等人物。我适时补充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比较每个人物的描写特点。在精彩段落的分析中,学生感受到鲁迅的文章写得真好!多一笔嫌多,少一句不足,仿佛每一个人物都活生生地立在眼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最能反映鲁迅学生时期生活的文章。学生阅读时对文中的百草园非常向往,羡慕“我”有那么多有趣的地方可以探索,自然产生了共鸣。而在《父亲对我的教育》一文中,学生又看到了一个对孩子充满慈爱的鲁迅。就这样,学生通过阅读丛书从不同角度认识了鲁迅,还收集了不少名人评价鲁迅的话,对鲁迅作品逐渐产生了兴趣。

二、紧扣教材拓展,举一反三

有了散文的阅读基础,就可以进一步探索鲁迅作品了。《好的故事》是鲁迅所作的一首散文诗,主要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了梦境中“好的故事”,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憧憬。学生一时还读不懂诗歌深层的象征含义,也不需要逐字逐句去分析,只需要通读,感受其中景物描写的细致和真实,了解象征的写作手法就够了。接着再读《风筝》《秋夜》等文章,感悟同样在含蓄的表达中蕴含的象征意义,自然能轻松地把握鲁迅的写作风格。

这样由表及里、从阅读感受到表达手法层层深入,学生就從体验式阅读深入到了理解式阅读。有了阅读体验作为基础,写作手法的运用、文本内在的思想情感认识等深层次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改革教学模式,激活课堂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多种课型带给教师许多教学设计灵感。我们大胆拓宽语文课的教学思路,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之后,都带领学生上一堂别开生面的“大课”。

在上以“走近鲁迅先生的世界”为主题的“大课”时,我们把课堂搬到了阶梯教室,展出每一个学生办的手抄报,还邀请校领导和家长走进课堂观摩。随着合唱《走近鲁迅》,课堂拉开序幕。接着,由学生主持的5分钟小讲堂,把鲁迅的经典作品介绍给大家,并用作品串起鲁迅的生平。紧跟着是朗诵时间,各组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一起朗诵鲁迅文章经典片段,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呈现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场景。在知识竞赛环节,由学生主持人抽题提问,校领导、教师、家长代表加盟各学生小组,共同参赛。题目涉及鲁迅的生平、作品、朋友、社会评价等多方面,优胜组的奖品是一套鲁迅的作品全集。最后,全场齐诵《有的人》,全课结束。

这样的多元展示、多维度交流,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把传统课堂的你问我答、你读我评的双向沟通变成多元沟通,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百草园手法鲁迅
拟人手法真多情
游百草园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孔乙己
寻找百草园
阿迅一族
我的“百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