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下评价导向实践方法的运用
2020-08-06梅峰
梅峰
摘 要:教学评价是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对教师、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给予反馈和总结。基于此,以临海市回浦实验中学为例,着重对学科核心素养下评价导向实践方法的运用方式进行探究,以达到发挥评价导向作用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评价导向;方法实践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在学生认知形成和价值观指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教师实践期间,若能够准确地把握教学评价的要点,合理开展教学工作,可实现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
一、评价导向概述
(一)评价导向内涵
教学评价,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教学成果进行价值判断的决策服务活动,它可以对课堂教学的时间情况和潜在价值给予判定。依据我国教育发展指导目标,教学评价主要是从教师、学生、课堂三个大方向进行判定。评价导向作为教学评价中的重要分支,主要是指按照学科设定的相关目标、教学大纲等对教学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
(二)评价导向作用
一般来说,评价导向工作实施期间,教师要从宏观层面对评价内容进行分割,初步判定教学任务完成的整体情况。如,教学过程与教育方针、教学目标之间是否吻合,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等,都是教学评价导向宏观部分的体现,它为教学工作长期性实施提供了趋向指引;同时,评价导向是对课堂授课期间课堂氛围、教学合作情况、课堂民主等方面的判定,是从微观实践视角上进行教学要素的定位,它为阶段性教学实践效果评价提供了导向[1]。
(三)学科核心素养与评价导向实践的关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知识核心框架的补充,它既包含了学科专业技艺,又囊括了学科发展历史、学科综合理论以及学科探究趋向等内容,是知识体系的扩充部分;而评价导向,是从客观的层面上对学科传授的情况进行分析,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评价。为了促进学生能力水平得以进步,就必须要在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下,以导向评价的结果反向助推学科核心素养实践方式的创新,也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程度的客观性评价,它可以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提供辅助。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评价导向实践方法的运用
为了更直接地凸显学科特征,就要相应地做好导向实践方法运用要点的分析。笔者将其实践要点归纳为:
(一)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目标
评价导向过程需要教师将大目标和小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够很好地在其实施过程中进行自由的转换,而实现这一实践效果的前提是拥有综合的导向视角。一方面,正确的评价导向目标在于明确评价导向是对其实践活动的指引,而不是简单地进行阶段性情况的总结;另一方面,评价导向内容多样,它可以随着实际教学活动的需求不断地延伸[2]。
某中学历史教师进行评价导向实践,就从评价导向目标层面进行引导。本次工作开展的具体要点可归纳为:(1)结合学校中授课学科的相关指导目标,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视角上,如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使学生以史为鉴纠正自身的行为,对学生的情况给予相应判断,进而为教师工作长期性实践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引;(2)通过学科测试结果、学生课堂参与评价、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等方面的资料,从微观教学实践需求的视角上进行评价导向评析趋向的探究;(3)通过组织学科素养校园文化互动、学科素养展示比赛,如可以以“中国近代史的启示”为题举办演讲比赛,提升教师对评价导向中学科素养的重视度。
教师评价导向思维分析视角层面的引导,主要是对教师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及对其自身工作导向的定位分析。学校以学科为划分依據,从学科素养培养环节入手,指导教师对评价导向实践趋向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同时,各项评价具体内容的探究,又为教师进行有序的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具体实施路径。
(二)开展有序的评价导向活动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之下教师评价导向实践活动的实施,应是有目标、有计划的过程。即,教师需要在每一次评价导向期间,明确核心素养培育的小目标,同时,所有的评价导向分析都不是对某一素养指标的套用。我们也可以将基于核心素养下教师评价导向的过程看作是一个挖掘水渠的过程。教师作为开掘者,需要按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适当对挖掘的深度、宽度以及强度加以判断。
某中学历史教师进行导向评价实践的过程中,为确保评价导向工作的开展,不仅实施了多样性学科文化素养培养战略,还从教师评价导向环节上进行了实践活动的有序性调整。本次工作探究的要点可归纳为:(1)以学科学期教学目标为前提,设定了教学设计、教学课堂、教学反馈以及阶段性教学成果四个评价导向结构。(2)教学设计评价环节,教师主要从自身反思层面进行评价导向探究。如,教师课堂安排与学生发展特征之间的协调度等。(3)教学课堂环节上,主要包括了学科素养渗透方式、学生课堂互动活跃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融合程度等方面,均是其探究内容的一部分。(4)教学反馈和阶段性教学成果的分析,是教师对阶段学习素养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的课后素养展示的运用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与分析。
教学评价体系导向性探究与分析的过程,是核心素养引导实践中多元性教学思路的实践过程。教师在评价导向的探究过程中,合理地进行导向评价内容的安排,使核心素养的培育引导过程变成了一个协调的教学实践趋向。由此,教师的评价导向作用得以发挥出来,且学生的学科素养也有所提升。
(三)彰显学科素养指导特色性
导向评价是教师阶段性教学情况的总结,但它并不是毫无目标的主观评价方式,而是在结合学科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考评,由此,学科素养教学评价自然要将学科特色展示出来。
某中学历史教师进行导向评价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策略要素可归纳为:(1)按照学科内容的不同,将其分为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外国历史三部分内容;同时,按照学科素养的培养阶段不同,将其分为浅析阶段、认知阶段、内化阶段三个部分。教师进行评价导向时,同时从这七个部分纵横交叉的进行内容分析。(2)评价导向中评价状态的反馈,是依据学生学科素养认知规律变化图,作为评价导向的未来工作参考依据,尽量在保障学生理解、感知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学科素养的评价指导。
评价导向实践探索是学生阶段性学习知识整理—传播—整理的过程,它不仅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科需求提供了渠道,相互交叉的教学知识评价体系完善过程,还是课堂授课过程不断创新的有效方法。合理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导向探究,可为教师工作的深入性开展提供一个科学而可靠的指导。
(四)不断提升导向评价队伍的能力
评价导向实践是主体人的操作过程,由此,导向评价人的能力高低,将直接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评价导向实践情况造成影响。为此,不断地提升导向评价队伍的能力,自然也是当前实践工作探索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某中学历史教师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评价导向实践,就主要是从不断提升在职教师人员能力的层面寻求有效的优化方法。其一,该学校教师每月都要进行一次综合性评价,以学生的历史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为主导,并对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其中的优势部分进行保留;其二,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教师之间相互观摩等方式,促进校园中教师在评价导向环节上对核心素养渗透培养水平进行提升;其三,教师利用数据网络平台,如互联网、历史纪录片,通过数字模拟模型教育指导结构辅助的方式,对自身的初中思想道德、价值观导向、认知思路等方面进行提升。
学科素养评价理念下教师评价导向能力的提升是其工作探索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同时,教师借助学生反馈、自我反思、同事帮助以及数字技术指导四种方式,为自身能力提升、工作价值的导向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五)评价导向的主体化引导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评价导向实践过程,也在于加强导向探究的主体化引导。即,教师必须明白评价导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由此,教师也应在评价导向期间,将这种自我发展逐步转换为促进学生成长的力量[3]。如,教师借助评价导向模式,指导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期间,逐步学会对个人认知视角、认知高度的转变;或者,通过阶段性学生文化素养的认知导向引导,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学科水平的提升,这都是评价导向的主体化转变形态。
某初中历史教师进行评价导向探究期间,所实行的评价导向过程,就充分发挥了评价导向指导性作用,科学地进行评价导向的主体化引导。其一,教师每节课进行評价导向总结分析后,都会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一个评价总结,逐步培养学生自我能力感知与分析的习惯。如:当学习“鸦片战争”后,教师可从鸦片战争发生时间、经过、意义及启示等方面出发,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其二,核心素养导向探究期间,教师也善于在课堂中通过开放性问题讨论、学习主体内容归类等方式,指导学生在学习期间自主进行评价导向高度提升。
评价导向的主体化引导,是教师阶段性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与完善的体现,它更进一步凸显了学生在教师一切工作开展中的核心地位,是核心素养培养中评价导向价值的体现。
综上所述,学科核心素养下评价导向实践方法的运用,是我国教育体系实践中优化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目标、开展有序的评价导向活动、彰显学科素养指导特色性、不断提升导向评价队伍能力以及评价导向的主体化引导五方面,把握评价导向实践要点。因此,文章研究结果将为我国教育体系创新探索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刘爱平,李虎杰,黄金川,等.基于成果导向的“矿物学”教学改革与效果评价[J].中国地质教育,2019(2):58-62.
[2]吴石金,邱乐泉.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探析[J].发酵科技通讯,2019,48(2):120-123.
[3]李玲,黄贺梅.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高职教学评价体系探索[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2):35-37.
编辑 李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