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毒理论浅析
2020-08-06李占鹰郭晓强蔡鸿杰刘强张人龙王嘉军
李占鹰 郭晓强 蔡鸿杰 刘强 张人龙 王嘉军
【摘 要】 近代以来,蕴毒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丰富了中医学病因病机学说。蕴毒理论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治疗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蕴毒理论作为中医病因学说之一,其内容隶属于毒邪学说,以外毒和内毒为界限,内毒即蕴毒。两千多年以来,蕴毒理论散见于各医家及其著作里,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一套学说。本文通过对蕴毒理论的分类叙述,探讨其目前的具体研究现状,以及在临床诊疗中的意义。
【关键词】 毒邪;蕴毒理论;火毒;痰毒;瘀毒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1-0006-04
Analysis of Toxicity Accumulation Theory
LI Zhanying1 GUO Xiaoqiang2 CAI Hongjie3 LIU Qing1 ZHANG Renlong1 WANG Jiajun1,4*
1. Medical School, Hubei Minzu University, Enshi 445000,China;
2. Institute of Tropical Medicin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405,China;
3.Skin Beauty Department of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Chongqing 400011,China
4. Hubei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Occurrence and Intervention of Rheumatic Diseases
(Hubei Minzu University),Enshi 445000,China;
Abstract: Since modern times,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oxicity accumulation theory has enriched the theory of pathogenesis and eti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dually tending to improve. The theory of accumulation of toxin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treatment thinking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which has important clinic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s one of the etiology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xicity accumulation theory belongs to the theory of toxic pathogen. It is bounded by external toxicity and internal toxicity.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the theory of drug accumulation has been scattered in various doctors and their works, without forming a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set of theories. In this paper,its current specific research situ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re explored by the classification of toxicity accumulation theory.
Key words: Toxic Pathogen;Toxicity Accumulation Theory;Fire Toxin;Phlegm Toxin;Stasis Toxin
蘊毒理论来源于中医学理论学说之一的毒邪学说,在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毒邪作为中医学病因之一,也广泛的运用于临床实践中,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思路。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环境的变化,毒邪学说日趋完善,更加突出了在疾病预防和诊治中的作用。历代医家普遍将毒邪分成外毒、内毒两个不同的方面,其中提到的蕴毒就是指内毒。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蕴毒作为致病因素,由外感六淫之邪或正气不足、脏腑虚弱引起;又是病理产物,六邪作用于人体,致病后藏于体内,郁而化火或者太过,便形成毒邪,产生各种类型的毒。现将蕴毒理论的概念、分类及其临床特点概述如下。
1 蕴毒的概念
《中医大辞典》关于内毒的概念为:内毒,指存在于机体中并且可以导致机体表现为舌红绛、脉浮数的一类热毒。冯学功等[1]认为内毒的发生是机体生理物质或代谢废物聚集于体内而形成的。王永炎[2]院士的观点是:“邪气亢盛,败坏形骸于是转化为毒。”近代医家对蕴毒公认为:蕴毒是由内外两个方面导致的,一方面是因为外感六淫邪气侵袭机体,并蕴积在体内,另一方面是由于正气不足,脏腑虚弱,致使气血津液运行紊乱,不能正常的疏布,体内的多余物质不能通过排毒系统正常排出体外,聚集在体内而形成[3]。
[BT1]2 蕴毒的分類
2.1 火毒 中医对于“火”的概念是宽泛的。“火”指事物生发和变革的源泉。《内经》说到:少火可以使正气增强。少火是一种正常的、具有生机的火,少火是由药食之气所生。一般来讲,少火作为一种维持人体功能活动正常的物质,对机体而言,有益无害。其作用是能够温煦五脏六腑等机体组织,推动各种功能活动进行,进一步补充机体的精气神。少火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的“壮火食气”是相对来讲的,壮火为“阳盛则热”产生的病理之火。二者的区别,是由于药食用量的多少,以及时间的长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少火转化为壮火,则人体的气血津液都会大量耗损,机体则气阴虚,邪毒较甚[4]。
《内经》中首次提出“火毒”的概念[5],认为火毒进入人体,则骨枯肉槁,经脉溃脓,命名为恶火。毒常兼夹有热,毒火相聚,火热之毒蓄积不消散就成为火毒[6]。气有余则为火,五志过及便化火成毒。火毒导致的常见病症有:心火上炎、肺痈、肝火上炎、遗尿、不寐、发热、淋证、胃痛、腹痛、目赤肿痛、盗汗及各种癌症等。
火毒致病特点:火为热邪,其性炎上[7]。火毒既是致病因素,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病理产物,火毒一旦形成,由于其酷烈暴戾之性,容易伤津耗气,煎灼阴液。故火毒致病,常变现为发热汗出,烦躁口渴,面目红赤,口舌生疮,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洪数大等。谷杰法[8]根据不同火毒侵犯人体不同部位致病的临床表现将火毒分为心火、肺火、胃火、肾火、肝火五个类型。黄世敬等[9]通过整理相关文献,总结出火毒贯穿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始终,由于糖尿病火毒致损、致消、致变的特点,导致痈疡、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出糖尿病的防治原则为慎饮食,净火源,调摄起居,养阴泻火解毒等。
2.2 痰毒 痰的概念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中有以苦寒之恒山治疗痰结胸中之呕吐,以辛温有毒之巴豆治疗痰饮寒积之泄泻的记载。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对于不同类型的痰饮病治疗有较详细的介绍。《金匮要略方论》中提出治疗痰饮病,宜采用温化寒饮的治法。元代朱丹溪则运用“实脾燥湿”的治则治疗痰饮。元代医家王硅提出“百病皆生于痰[10]”。
宋代《太平圣惠方》最早提出“痰毒”概念,并且指出痰毒或因肺热壅甚,或因过饮水浆,导致饮邪蕴积于胸膈,寒热相搏成痰,因此导致头晕目眩,胸闷,腹部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痰饮积聚严重,日久不消散,则成毒,冠以“痰毒”之名。痰毒的产生是由外感邪气,饮食内伤,情志失调,体虚劳倦,生活作息不规律,以及久居湿地,都可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痰毒。导致脾、肾、肺三脏功能运行失常。肺为贮痰之器,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则水液代谢紊乱,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全身;脾为生痰之源,脾的运化失司,造成水湿滞留在人体;肾为生痰之本,肾阳温煦力度不够,则开阖失司,水湿不能运化,因此凝聚成痰。痰形成后可随气流窜,外到筋骨肌肉,内至脏腑,上达巅顶,下至涌泉,整个机体,无所不到。严重影响了机体脏腑的气机、血液、津液的运行,从而导致多种痰毒的发生。
痰毒导致的常见病症有:耳鸣、痰厥、痴呆、多寐、痫证、中风、痞满、结胸、隆闭、痹证、脱发、胁痛、肌肤麻木、梅核气、癔症、痴呆、痛经、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
痰毒致病特点:易影响水液代谢,痰毒作为水液代谢失常之病理产物,随着气的升降流窜于周身,五脏六腑皆受其影响,一旦人体正气不足,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使水液代谢紊乱,则蕴生疾病。常见临床症状有:脾湿困阻,多寐,少气懒言;肺萎,气虚乏力;肾司开阖,肾阳温煦失司,膀胱气化不利,见癃闭、淋证等证。易阻遏气机,痰毒作为病理产物,随气的运动可阻遏脏腑经络气机,又可阻碍气血运行,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肢体疼痛等症。易于蒙蔽心神,痰毒蒙蔽心窍,可见胸闷心悸、呆证、痫证、不寐、发狂等症。致病范围广,变化复杂,痰浊流注筋脉、经络、脏腑、九窍,全身上下无处不在,在人体内部滞留部位不尽相同,时而发作,时而蛰伏,并且有各种类型的兼夹症状。《类证治裁》中指出:痰可随气机升降,到达身体任何部位,流滞于肺中则引发咳嗽,在胃中则引发呕吐,在心则引起心悸怔忡,在头会导致眩晕,在背部则冷,在胸腹则痞满,在胁部则胀痛,在肠则会泄泻,在四肢则阻滞经络引发痹症。复杂多变,痰内至脏腑,外达筋骨皮肉,无所不到,因此形成了各种痰毒的发生与病变。故古人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2.3 瘀毒 瘀泛指由于体虚气滞、痰饮水浊、食积、疫病、热暑、寒湿、情志不畅等原因,导致血液流行受阻,或积留于脉内,或游溢在脉管之外,或形成栓塞,以及本质发生变化的物质。毒邪作用于机体,使得气血津液不能正常的运行,阻滞脉络,可形成瘀血;毒邪直接侵犯血脉,脉管受损则导致出血,或血行受阻,亦可形成瘀血。血脉瘀阻,瘀血阻滞,脏腑功能运行失司,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内生而化毒,即瘀毒。所以,瘀可以产生毒,毒可以导致瘀,日久而形成瘀毒互结的证型。
“瘀毒”一词,最早见于晋代张湛所撰写的《养生要集》,“百病横生……触其禁忌成瘀毒”,并指出瘀毒的特点是缓积骤发的。在《儒门事亲》一书中记载,张从正治疗杖疮,用通经散合神佑丸,泄下数次排出脓血、涎沫、瘀毒。再则从外科论治,《外科正宗》中曾记载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脑疽,放出脑内的瘀毒脓血。治疗狂犬咬伤所致的恶毒,《本草求真》中采取斑蝥(去翅足炙黄),加蟾蜍捣汁内服,排泄出瘀毒。另外,在《本经逢原》中也有相同治疗方法的记载。上述中医古籍文献记载的“瘀毒”为有形的毒邪,缓慢积聚而形成,可以采用攻下逐饮,外科手术的治法[11]。
瘀毒的致病特点为: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颜面部、口唇、牙龈、眼眶周围及指(趾)端的颜色呈现出青紫和暗黑,闭经或月经暗黑有块,疼痛部位固定,或刺痛、绞痛,或疼痛夜间加重,四肢麻木或偏瘫,经行腹痛,肌肤甲错(皮肤粗糙、肥厚、鳞屑增多),精神躁狂或记忆下降,脉涩或结代,甚或无脉[12]。
2.4 癌毒 目前多数医家的达成的共识是:癌毒发生的前提条件是正气虚弱,各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种强烈的特异性致病因子[13-17]。中医“毒邪致病”学说中最早提出了“癌毒”的概念。恶性肿瘤的产生是在机体脏腑功能失常的基础上,由于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七情不畅、外感六淫等诱因逐渐缓慢而成。从西医学上来讲,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可导致体内的细胞异常增殖、分化和凋亡。那些异常生长的恶性肿瘤细胞,称为“癌毒”。癌毒一旦形成,在人体滞留,则病情凶险,病势一般都较为严重,且变证复杂,变化多端,容易耗损人体正常的气血津液,导致肿瘤生长迅速。随着肿块的增长,人体正气的逐渐消耗,便很难制约癌毒的进一步发展恶化;并且派生各种兼证,产生水湿、瘀血、痰饮等多种病理产物,临床上证候复杂,疗效较差,迁延不愈。
癌毒的特性:①潜伏性:癌毒致病,潜伏期较长,临床多见于中后期发病才被患者所知晓[16];②隐匿性:癌毒早期自身多无明显症状,一般不被觉察,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期[19];③顽固性:癌毒致病,病情顽固,治疗预后不良,缠绵不愈。癌毒的产生是因为肿瘤细胞及周围微环境的调控失调,由多种诱因相互作用所致,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的治疗手段,但是依然不能彻底根除,且容易复发和转移,导致病情更加的严峻[20],癌毒对药物耐药性高,易耐受,使得药物疗效差,出现邪盛正衰的不良局面[18];④猛烈性:癌毒致病酷烈凶猛,极度耗伤气血津液,癌毒一旦形成,肿瘤细胞不断的增长,侵犯邻近的脏腑组织,不断地消耗机体[19];⑤易伤正气:癌毒聚集生长为大的活体组织,阻碍经络血脉,掠夺营养,恶性损伤气血津液,导致正气虚弱[18];⑤一病一毒:癌毒的类型不一样,其病机也因型而异,表里、寒热、阴阳、峻缓、势态等方面也显著不同[21];⑥易相兼为病:癌毒在体内生长,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进一步产生痰瘀,痰湿瘀血又为癌毒的异常增长提供了舒适的环境,二者相互作用影响,使癌病很难取得良好的疗效;⑦易流注:癌毒善行不固定,易流窜走注,难以局限,随血脉流窜全身上下,在人体各部位形成大小不同的包块,可转移到任何位置[18]。
3 火毒、痰毒、瘀毒、癌毒之间的联系
火毒、瘀毒、痰毒、癌毒四者之间关系密切。正常人体有一套完善的排毒体系,包括五脏六腑、气血、肌肤腠理。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由于这套完整的排毒系统,使得体内多余的气、痰饮、水湿等物质可以排出体外。倘若火、瘀、痰三毒在体内产生较多、或病势迅猛、或排毒系统发生功能障碍,则气、血、津、液运行受阻,进一步则发展成为癌毒。随着癌毒的恶化,又反向影响气血津液的疏布,导致正气衰败,形体虚弱,精神状态下降。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脏腑衰败,形体不充,阴竭阳脱。
4 小结
综上所述,蕴毒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火毒、痰毒、瘀毒、癌毒,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蕴毒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使中医病因学的内容得到丰富,并且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为疾病的辨证施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解释方法,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疾病治疗。
参考文献
[1] 冯功学. 毒邪研究概述[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6(25):475-477.
[2]王永炎.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17 (2) :195.
[3]杨辉舟,董立平. 毒邪论-癌毒纵横[J].光明中医,2012,10(10):1949-1950.
[4]郭珍霞,王键.中医基础理论专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18-152.
[5]艾红丽.浅谈“火毒”与炎症的内在联系[J].内蒙古中医药杂志,2011,6(15)122-123.
[6]刘雪梅,张允岭.中风火毒证历史沿革及临床辨识[J].北京中医药杂志,2017,7(7):600-602.
[7]刑玉瑞.中医基础理论[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2005:274.
[8]谷杰法.火毒论[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5):45-49.
[9]黄世敬,王永炎.糖尿病与火毒[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12):1750-1753.
[10] 陳美南,李富玉.从痰毒辨治疾病初探[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2(6):625-627.
[11]付达,郝晓丹,刘真.从瘀毒理论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J].中医学报,2017,32(2):257-259.
[12]陈可翼,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0(10):1163.
[13]李琦玮,于明薇,王笑民.癌毒理论研究现状[J].中医杂志,2015,56(4):347-350,354.
[14]黄云胜.从癌毒论治肺癌浅析[J].陕西中医,2005,26(10): 1077-1078.
[15]舒鹏,刘沈林.中医肿瘤学证治体系浅析[J].吉林中医药,2005,25(7): 4-7.
[16]李俊玉.癌毒的病因病机及临证治法的概念探析[J].江西中医药,2005,36(8):14-15.
[17]陈四清.周仲瑛教授从癌毒辨治肿瘤经验[J].新中医,2004,36(2):7-9.
[18]王笑民,张青.基于“癌毒”的肿瘤发生发展规律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7):1533-1536.
[19]上官端丹.“癌毒”理论的内涵及其辨治恶性肿瘤方法的探讨[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0]章永红,章迅,叶丽红,等.论癌毒及攻癌毒治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5):401-403.
[21]王圆圆,李娜,张青.癌毒的阴阳属性浅议[J].中医杂志,2014,55(15):1271-1274.
(收稿日期:2020-01-13 编辑:程鹏飞)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60289);风湿性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OIR19008A)。
作者简介: 李占鹰(1992-),男,苗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学。E-mail:1334207876@qq.com
通信作者: 王嘉军(1971-),男,汉族,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免疫反应相关因子与疾病;炎症、感染与免疫。E-mail:wangjiajunzhc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