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科学情景化教学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可行性

2020-08-06卢骁玮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情景化教学初中科学核心素养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地位更加突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促进学生学习发展与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均有重要意义。结合工作实践,就初中科学情景化教学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可行性以及培养路径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初中科学;情景化教学;核心素养

所谓情景化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等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景与氛围,通过情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教材内容,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认知水平、认识能力、综合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目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需树立起对核心素养的新认识,并加强对情景化教学法的学习与掌握,在日常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情景化教学法,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一、初中科学教学现状

1.传统教学模式占据主导地位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整节科学课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掌握着整个节奏与内容,学生主动性不高,参与性不强,且师生间缺乏有效互动,课堂气氛相对沉闷,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很少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也无法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此外,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的讲授与传输,但不注重对学生价值观念、学习态度、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并且未能正确认识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时常站在自己的立场、角度要求学生,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进行干扰、支配,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灌输,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设定方向,希望学生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科素养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在教师的过度引导与管束下,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与自主研究,也难以形成独立人格。

2.教师对核心素养把握不准确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学应当以科学化与素质化的教学体系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理念,突出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课堂教学表现,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不同学科知识之间未能紧密联系,未实现科学素养目标的三个维度,即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单方面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知识建构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情感的体验与获得,未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3.实验课程缺失

在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科学的感性认识主要靠实验提供,因此要想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核心素养的提高,就应当充分抓住科学学科的特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以实验为基础开展素质教育,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提升。但由于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不足且自身能力素质相对欠缺,掌握的实验技能不足,实验操作不熟练,这些问题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导致实验教学的功能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初中科学情景化教学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综合称之为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追求真理、科学的良好品质,要培养新时代初中生的品德、思维、能力,引导初中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而要想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准确掌握科学的核心,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开展情景化教学,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1.情景化教学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联系

“情景教育的好处就是让教师把教材教活,把课堂教活,把孩子们教活,将教学过程的育人功能充分體现出来”。因此,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方法相比,情景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知识,掌握知识的内涵与本质,并实现活化运用,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特定的情景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与道德认知,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与提升。教师将情景教学法运用于科学教学,通过不同知识间、知识与现实生活间的有机联系,降低知识学习与理解的难度,使学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的形成与运用,明确问题的生成动机与解决路径,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另外,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情景化教学法更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引进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特定情景中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一个过程,形成对知识、对学习、对学科的正确认知,并养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核心素养得到有效锻炼与提升。

2.情景化教学的课内与课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景化教学法给学生以生动直观的印象;在课外,教师更需合理应用情景化教学法拓展学习空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如要想让学生准确掌握“影响电功率大小”的相关因素,在课内,教师给学生提供设计好的实验任务单,让学生按照任务单上的实验步骤小组合作,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获取实验数据,然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而在课外,教师就可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简单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当出现无法得到探究结果时,学生将独立思考,并自己动手查找资料,找出实验中的问题所在进行修改,最终得到科学正确的实验结果。

三、如何优化情景教学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1.情景主题明确,凸显科学概念

初中科学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求知精神。因此,在创设教学情景时,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教材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确定情景主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方向上的指导。另外,问题是情景教学法的灵魂,相关教学情景应当由问题来引出,这样可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利用情景教学法促进科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问题的运用,通过具体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2.运用信息技术,启迪学生思维

在互联网技术、各类先进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多媒体逐渐渗透到教育业,在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同时也能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将多媒体应用于科学教学,可通过图文并茂、音画并存的教学过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科学教学质量。所以,科学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多媒体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利用多媒体资料开展科学情景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3.创新实验设计,引领学生探究

中学科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依托实验,将实验教学与情景化教学有机结合,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融入知识,以此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如在进行《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立足实际,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实际学习能力,将学生合理分组,并通过读图、讨论、引入案例等方式,让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并使学生准确描述出肾脏、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的形成与排出过程,同时通过相关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肾脏健康。在开始课堂教学时,教师可通过真实猪肾脏的观察情景引出,在观察真实肾脏后,为了便于学生认识引入了模式图,找到实物图与模式图的区别,以此体现教学的真实性。之后,教师便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借助相关资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肾脏结构,组织学生设计肾单位,学生充当人体肾单位的设计师深入、充分贯彻“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理念,通过学习以及设计,让学生思考肾动脉、肾静脉血液成分之间的差别,引发学生思考肾单位需要如何的功能,以及可能是怎样的结构,进行奇思妙想的设计。再通过与实际肾脏功能的对比和思考,基于真实情景的教学,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和清晰地理解。

綜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发展与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均有重要意义。初中科学教师应准确掌握科学的核心特点,并立足实际学情,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开展情景化教学,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滕海红.浅析农村初中物理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21):31.

[2]王晓洁.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6):120.

[3]何龙云.初中化学教学情景创设策略浅谈[J].内蒙古教育,2018(8):61-62.

[4]夏青.情景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系列化设计案例:以《滚滚长江》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143-144.

[5]樊晓芸.初中地理情景化教学及案例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卢骁玮(1978—),男,汉族,浙江杭州人,工作单位:杭州市建兰中学,教师,所教学科:初中科学。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情景化教学初中科学核心素养
微课不微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高中语文情景化教学的快乐课堂构建机制分析
情景化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