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联系阅读策略,突破难句理解困境

2020-08-06王国平

广西教育·D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沙难句肥皂泡

王国平

难句是指难以理解的句子。造成句子理解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如句中有生字生词,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句子蕴含着深层意义,等等。让学生学会运用联系阅读策略攻克难懂的词语、句子,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这是发展小学生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一环。

联系阅读策略是指在阅读时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同时借助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动作演练等方式去思考、理解文章,从而获得独特阅读感受的一种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統编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教材)中,运用联系阅读策略理解难句的教学内容,集中呈现在第二学段三年级的教材中(如图1)。统编教材将三年级的阅读素养确定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难懂的语句两个层次,并提出了教师运用联系阅读策略发展学生这两个层次阅读素养的教学路径。下面,笔者以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进行联系阅读策略的教学。

一、联系生活实际,移情理解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开展阅读策略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打破文本与生活的界限,用真实的生活情境将学生的主观情感转移到文本和生活事物上,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阅读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联系生活、移情理解的方式,不仅能够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还能触发学生真切的生活感受,唤醒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解读难句。

如教学本单元《我不能失信》一课,笔者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个难句,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谁能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1:对宋庆龄来说,一个人在家很没劲,但守信更重要。

师:你理解了字面上的意思,宋庆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

生2:宋庆龄信守诺言,在家里等小珍。但是等到全家人在伯伯家吃完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

师:她想去伯伯家吗?为什么?

生3:非常想。因为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她很喜欢。而且,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师:如果你是此时的宋庆龄,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4:我可能会想,太可惜了,早知道她不来,我还不如和爸妈一起去伯伯家,说不定还能得到一只漂亮的鸽子呢!

生5:是挺可惜的,但是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应该信守诺言。不然,以后就没人相信我了。

师:你们都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守信”或者“失信”的事呢?

生6:有一次爸爸答应我,在我生日的时候带我去游乐场玩。但是,到了我生日那天,爸爸因为临时有工作,扔下我就走了。

生7:我和同桌都爱看书,他每次问我借书的时候,都会说一个还书的日期,并且每次都做到了按时还书。所以,我很相信他,愿意把自己的好书借给他看。

师:(针对生6的情况进一步提问)那一天,你是怎么过的?当时你心里是怎样想的?

生6:我只能和妈妈在家里过生日,游乐场没去成,伤心极了,我讨厌这样不守信用的爸爸,所以现在都有点不相信他了。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联系了自己在生活实际中的经历,感受到失信给他人造成的伤害,懂得了守信能给我们带来友谊、带来信任。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宋庆龄说的话。(生读)

师:现在我们知道宋庆龄为什么会这么说了吧?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读懂这句话的?

生:我觉得她明白守信很重要的道理。她真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我们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人物的品质。

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的策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是找准文本和生活的连接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移情感知。在联系生活实际时,教师应该以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为基础,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在这节课中,教师先让学生朗读难句,感知难句中的困惑点“守信”;再以“守信”和“失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触发学生真切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宋庆龄所说的话,以及宋庆龄信守诺言的可贵品质。

其次是运用说一说、演一演等方式,再现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移情入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本课中,教师通过“那一天,你是怎么过的?当时你心里是怎样想的?”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当天的真实情境,唤醒自己内心的情感,为移情理解宋庆龄的情感、品质做好铺垫,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这个难句。

二、联系上下文,贯通理解

联系上下文是学生理解难句的重要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语境意义。教学中,教师把语句放在具体的文本语境中学习,加强难句与前后文之间的联系,能够极大地丰富语句的语境意义,有助于学生透彻理解语句意义和课文内容,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如在教授《剃头大师》一文中的难句“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时,笔者操作如下。

师:“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你能从文中的哪些语句找到答案?

生1:我是从第8段读出来的。文中写道,从来就没有人肯把头交给“我”随便处置,小沙是第一个,这说明他对“我”很信任。然后,第9段中写,小沙对“我”的要求是“别剪破耳朵,你得发誓”,这个要求一点都不高。这也让“我”对小沙产生了感激之情。

师:你是从这些句子中找到答案的。还能从哪里看出来?

生2:第11段小沙说的话——“‘嗬!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从这句话中,读到了小沙对“我”的信任和赞美。这也让“我”认为小沙“优秀”。

师:你也联系了前文,并且关注了小沙的语言描写。还能从哪里感受到?

生3:在第13—15段中,“我”发现自己闯祸了,头发随意乱剪后,长长短短,这儿一翘,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于是“我”大叫起来。但是小沙只是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不在,摸到耳朵后也就觉得无所谓了。“我”觉得这个顾客要求非常低。

生4:我补充!从第7段中我们知道,一开始的时候,小沙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虽然课文后面讲到,最后“我”没得到那五块钱,但是起初小沙还是一个很豪爽的人。

师:你们不仅联系了上文,还结合了下文来思考,真是会读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句子。(生读句子)

师:通过联系上下文,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句难懂的句子。

运用“联系上下文”的策略,需要关注以下两点:首先是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一般情况下,关键词语不仅能体现句子的基本意思,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所以,只要抓住关键词语,就能顺利地理解和把握句子意思。抓住关键词语能够让学生更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独立阅读能力。比如理解“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这句话时,学生联系上文“随便处置”“无所谓”等关键词语,便可知道小沙是个极好相处的顾客,理解作者所说的“优秀”的含义,进而理解整个句子。

其次是关联文本语境。语句的理解需要结合前后句、前后段提供的线索,构建句子所在的文本语境。在语境中理解句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词句内化,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比如在理解“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这句话时,从前后文构成的语境中,我们可以知道“我”是一个理发行业的新手,小沙竟然愿意让“我”给他剪头发,而且只要求不剪破耳朵就行,其他都无所谓。在这个语境中,学生不仅能够很快了解了小沙宽厚包容的品质,而且对作者所说的“剃头大师”的真正含义有了深刻理解。

三、联系图文,深化理解

图画是文本的形象表现,文本是图画的文字叙述。联系图文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文字描述,调用原有的知识、记忆等信息储备对文本进行图像化加工,从而在头脑中再现文字所描绘的场景,将较为抽象的文字叙述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画,从而降低抽象词句的理解难度;或者通过观察相关图片,理解文字的意义。联系图文的阅读方法能让文字变成活的情境,使学生对文本产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教授《肥皂泡》一课,笔者操作如下。

师:这肥皂泡,吹起来有多美呢?请读一读这个句子,说一说你的理解。(屏显: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凌乱)

生1:我觉得五色的浮光,轻清透明的球面,玲珑娇软的小球,读起来感觉很美,“颤巍巍”不是太明白。

师:我们一起来看图片(如图2),这就是五色的浮光,轻盈、清澈、透明的球面。

師:你觉得玲珑娇软会是怎样的?

生2:小巧玲珑,很娇嫩,很柔软,一碰就会破碎。

师:就是这样玲珑娇软的小球,多么可爱。我们再读一读。(生读)

师:请再看看这张图(如图3),你能将它和这句话中的什么词语联系起来吗?

生3:老奶奶年龄很大了,拄着拐杖走路,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的,好像随时都可能会摔倒。

师:你结合图片,紧扣“颤巍巍”这个词语,还展开了想象,真的太能干了。课文中“颤巍巍”说的是谁呢?

生4:说的是肥皂泡吹得太大了,这个脆薄的球在空中不停地抖动,好像随时都要破碎一样。

师:太能想象了,这个时候的肥皂泡又是怎样的?

生5:肥皂泡球面上的五色的浮光在抖动中,颜色变换很快,不整齐,没有规律,可能马上就要破碎,就像图片里的老奶奶那么脆弱。

师:这样图文结合展开想象来理解难懂的语句,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形象同时也是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这几句话吧!

运用“联系图文”的阅读策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联系图文想象要直观形象。小学第二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理解抽象的词语、句子有一定难度。教师要用最为直观形象的图片,与语句中最难理解的词语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打通语句理解中的阻塞点,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句子。在本课中,“五色的浮光”“玲珑娇软”等词是学生理解句子的阻塞点,用抽象的语言解释它们,学生就很理解,笔者便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了肥皂泡的色泽,以及肥皂泡如何“娇软”。借助直观形象的图片,将抽象词句转化为形象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其次,联系图文需结合想象进行迁移。在理解抽象的词汇时,如果没有可直接对应的图片辅助理解,我们可以根据文字内容进行想象迁移。比如“颤巍巍”一词,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直接表现肥皂泡“颤巍巍”状态的图片,笔者就进行想象迁移,找到了老奶奶拄拐杖走路的动态图片,让学生先感受老奶奶走路时“颤巍巍”的状态,然后再引导学生将这一直观感受,通过想象迁移到文本描述的“肥皂泡”上,让学生理解作者用“颤巍巍”形容肥皂泡是想表现其脆弱的含义。

四、联系已有经验,共情理解

已有的学习经验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它能与新知识相互作用,帮助学生同化吸收新知识。教学中,教师通过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去解释、消化文章的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共情”,带领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促进学生新的知识体系的建构。下面,笔者以教授《童年的水墨画》一课中“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一句为例,具体阐释操作过程。

师:(屏显: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同学们,请边读边思考,你读完这个句子有什么感受。

生1:溪水被垂柳当作了镜子,为什么溪水成了垂柳的镜子?

生2:为什么作者说山溪像绿玉带呢?

生3:溪水总是流动的,为什么说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生4:我觉得,作者把垂柳当作人来写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你能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学习,真棒!请其他同学也这样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纷纷交流,互相探讨,激发探究的欲望)

生5:溪水中有垂柳的倒影,所以溪水被垂柳当作梳妆的镜子了。因为我平时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生6:我还知道垂柳是绿色的,倒影在溪水里。这样,溪水看起来也就成了绿色的了。长长的溪流就像玉带,这说明作者是远远地看着溪水。

师:你能联系生活经验来帮助自己理解,这样看到的画面更清晰了,你还回忆了远看溪水的画面,真能干!还记得刚才有位同学的问题:溪水总是流动的,为什么说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呢?

生7:因为作者是远远地看溪水,溪水流淌速度很慢,几乎感觉不到水的流动,所以说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师:刚才我们联系生活经验和以前学过的知识理解了这个难懂的句子。请将这样的体会通过朗读来感受吧……

“联系已有经验”阅读,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要注意整合相關知识。语言情境对理解难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促使新文本与旧知识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进行新旧知识的同化和整合,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比如要想更好地理解“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一句,学生就需要将学过的拟人修辞手法知识与新句子进行整合,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拟人手法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对句子意义有了深层理解,还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愉悦的感情,为理解作者在后文表达“童年的纯真、美好”的思想做好了铺垫。

其次是注意调动生活经验。语文学习经验是个体学习的一种积累,通常和学生的语文知识、现实生活体验密切相关,良好的语文学习经验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如理解“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中“绿玉带”一词,就需要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中观察事物的角度和体验,感知只有在远处看溪水才会产生溪水像一条绿玉带的感受,才会感觉不到溪水的流动,也才会觉得溪流是平静的。这样的教学尝试,能够指导学生很好地将生活经验带入语文学习中,帮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语文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突破难句理解的方法有很多。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相互探讨,结合文本特点选用适合的联系阅读策略解读难句,在反复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领悟联系阅读策略的本质特点和运用规律,从而习得策略,发展独立阅读能力。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小沙难句肥皂泡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标记法”解析长难句
引导学生分析长难句的几个措施
十二月·肥皂泡泡
英语长难句翻译策略研究
剃头师
长难句是怎么来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绿裙子老师
倒霉的小沙表弟
吹肥皂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