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研究

2020-08-06汤银兴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汤银兴

摘 要:语文是一门涵盖面极广的基础性学科,是人类文明几千年的沉淀与积累。正是因为语文有这样庞大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得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往传统的“把着手教”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应当转变身份角色,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者,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旨在基于思维导图探讨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语文是一门拥有复杂知识体系的基础性学科,尤其在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语文的关键时期,老师更应该重视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教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构建一整套完整的知识体系,理清语文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系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当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教学价值追求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引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在老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思维导图教学法在不久的将来会被广泛应用于课堂。如何贯彻新课标改革的目标要求,创新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我国出现最早的学科之一,有大量需要记忆和掌握的知识。课程标准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生需要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并会写其中的2500个左右,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背诵逾160篇诗文。如果学生没有构建思维导图的能力,不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仅依靠课本中烦琐零散的信息进行记忆,很难做到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这样记下来的知识也容易遗忘。如果学生得以掌握思维导图学习法,在学习记忆的过程中就可以做到有章可循,做到高效学习。

例如,思维导图在一年级学生进行汉语拼音的学习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汉语拼音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后续的语文学习,影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部分老师在课堂上按照教学设计将课堂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之后,直接带领学生一起绘制思维导图,将汉语拼音的学习划分为四个大方面: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方法、读音、基本规则。将汉语拼音字母又划分为23个声母、24个韵母以及16个整体认读音节,在基本规则中总结了标声调规则、ü上两点规则等。学生通过和老师一起绘制思维导图,再一次梳理了所学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其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方法实例

(一)引导学生在丰富多样的问题情境中绘制思维导图

事实上,每一个学科的学习过程都可以概括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老师应当致力于为学生创造丰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课本内容,培養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继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小学语文三年级《花钟》一课中,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花,并鼓励学生说出对这些花的了解。在学生踊跃发言之后,老师再次抛出问题:这些形态各异的花的开放时间是不是相同的?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之后,老师带领学生熟读课文,找出关键信息,将文章划分段落层次,从而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最后,老师进行总结: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主要取决于温度、湿度、光照以及昆虫的活动时间。借鉴文章中植物学家制作花钟的做法,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将它们按照习性,如开花时间等分类汇总,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另一种角度提高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绘制思维导图

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语文,缺乏一定的文学素养,语文阅读能力薄弱。仅靠老师在课堂上带领诵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充分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在接下来的听课环节中,其极易出现跟不上老师思路的现象,尤其是在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时,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状,使阅读教学模式有大的创新和进步。

例如,小学四年级有一篇题目为《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课文,由于课文本身牵扯了部分地理知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老师提醒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他是如何提出猜想并理解“大陆漂移”含义的;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找出支持魏格纳假想的有力证据;第三部分引导学生感悟“大陆漂移”假说的进步意义。通过对整篇文章的划分,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在老师的提醒下,学生为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添枝加叶,完善基于自己思考的思维导图。这样的阅读方式打破了以前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通过老师带领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尽力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从而使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将思维导图引入考核评价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考核中,老师采用出题的方式,重点考查基础性知识,大部分题目都有固定确切的答案,这种单一的考查方法存在极大的思维以及知识盲区,即使学生取得了较高的分数,也无法表明学生确实充分理解了文章。老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后自行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结构,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更为准确的把握。老师可以从中筛选出比较优秀的思维导图,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并让学生传阅,从而帮助学生补充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中,有的学生根据作者的回忆按照时间顺序:李大钊先生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理清了文章的整体大意;有的学生从人物的角度,着重分析李大钊先生、母亲以及“我”的形象特点。这两种思路对学生感悟李大钊先生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形象以及文章中心思想有很大帮助。与此同时,思维导图还是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重要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对所学知识有所淡忘,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快速地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关键和精华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引导学生在写作时绘制思维导图

实际上,写作是考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准。当下,大部分学生拿到作文题之后,不加思考就开始动笔,往往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整篇文章没有思路可言,这正是缺乏思维锻炼的结果。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写作之前绘制思维导图整理自己的思路,先定下文章的立意和结构,继而搜罗相关实例,确定重点渲染的段落,“开枝散叶”,最后思考应当采用何种修辞手法、何种句式来润色自己的语言。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能够将烦琐的文字信息加以概括归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在绘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收缩思维”以及“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导学生既要学会对知识点概括总结,又要学会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联想。

总而言之,传统的以老师讲课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取代。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质是在传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学科拥有复杂庞大的知识体系,学生只有构建起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体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意义上找到语文学习的奥义。老师也应当将思维导图法引进包括识字教学、阅读以及作文在内的具体领域,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欢.基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构建[A].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C],2019:3.

[2]赵淑芳,杨柳.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9(Z1):39-42.

[3]汪圣龙.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结构表达方式[J].江苏教育,2017(81):25-28.

[4]周凤珍.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10.

[5]高雪.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讨[A].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C],2019.

[6]刘攀,陈颖,岑勇,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2018.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