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关检验结果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干预中的作用
——评《肿瘤的检验诊断》

2020-08-05李雪

检验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头颈部负面癌症

调查显示,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六大常见癌症,同时也是全球第八大致死性癌症。我国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5%,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和化疗。有超过70%的患者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同步进行放疗、生物治疗等联合康复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一般会有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再加上自身外观的变化,极易导致患者产生相关心理疾病。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除手术、化疗等治疗后采用检验数据判断疗效外,患者的心理干预同样必不可少。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应基于相关检验数据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并预判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

《肿瘤的检验诊断》一书详细介绍了现代肿瘤临床诊断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的应用,涵盖了超过20种肿瘤的实验室诊断,如流行病学、常见急性症状的处理流程、诊断技术的实际操作、常规护理技术等。全书内容体系简明扼要,其内容不仅涉及了常见肿瘤的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影像学诊断、放疗和化疗等,还包括了大量案例介绍,对一些临床常见肿瘤的病理特征和临床检验诊断技术以实例的形式进行了阐述,力求使该书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参考性。《肿瘤的检验诊断》一书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图文详实,具有较强的阅读价值,可以全面总结我国近年来癌症临床检验和诊疗技术的发展趋势,非常适合现代癌症专科医院及专业医疗人员参考阅读。

针对当前我国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检验与诊疗工作,《肿瘤的检验诊断》一书指出,头颈部恶性肿瘤会极大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使患者存在较大的精神压力与负面情绪,导致其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影响整体的诊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负面情绪主要来自于对于疾病的错误认知以及后续治疗产生的副作用。早期的心理干预对患者负面情绪的抑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同等类型强度的心理干预。为此,国内外相关专家将递进式心理干预引入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诊疗领域中,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后续相关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一开始是低强度干预,这时候患者病情变化不大,大多数检验项目都趋于正常,依赖于医护人员的常规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即可;当相关检验数据发生变化时,患者病情可能会趋于恶化,此时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应针对性的加强心理疏导。递进式心理干预一般情况下包含连续不同的几个步骤:患者自助观察、指导性自助及集体治疗、简短的个性化治疗、长期个性化治疗等,需要相关医护人员在相关检验数据的支持下,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来对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方式,以便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心理干预需要基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构建适宜的干预方案。有关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心理专业技能素质,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构建最适合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干预体系。

猜你喜欢

头颈部负面癌症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