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西格玛规则在实验室样本周转时间持续管理中的作用

2020-08-05徐黎明

检验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等待时间生化心肌

徐黎明,李 牧,龚 倩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 201700)

目前,实验室检查仍然是临床评估病情发展的重要手段。样本周转时间(turn-around time,TAT)是实验室从接收样本到发出报告所使用的时间,是反映临床实验室检测效率的最佳指标之一,对于评估医院服务质量和效率与准确性和精密度同样重要[1-2]。六西格玛(six sigma,6σ)作为品质管理的有效工具,因方法客观、可量化,已被应用于多个领域[3]。但目前国内外对实验室应用6σ规则进行TAT持续管理的报道相对较少[4-5]。本研究应用6σ质量标准监管检验科生化、免疫、急性心肌损伤等项目的实验室TAT,旨在缩短TAT,提高门急诊患者的满意度,进而改善服务质量。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门急诊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行生化、免疫、急性心肌损伤项目检测者;(2)年龄18~80岁;(3)病历资料保存完整;(4)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样本留取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取消留取者;(2)样本留取后未取检测报告者;(3)有认知障碍者。本研究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时间段分为观察组(2018年12月—2019年5月)与对照组(2018年5月—2018年11月),各50例。观察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45.38±8.42)岁;行门诊生化检测者20例、免疫检测者19例、急性心肌损伤检测者11例。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45.29±9.13)岁;行门诊生化检测者20例、免疫检测者19例、急性心肌损伤检测者11例。2个组之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实验室TAT管理,包括样本采集申请、采集、接收、检测、报告送出。

观察组应用6σ规则进行实验室TAT持续管理。(1)数据统计。使用相关检测系统按月份统计2018年5—11月各组室相关项目检测前、检测中、报告出具等不同时段TAT。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和临床医生对检验科TAT的满意度。(2)原因分析。承诺门诊生化报告时间为2 h,免疫报告时间为4 h,急诊心肌损伤报告时间为1 h。根据Westgard网站提供的西格玛(sigma,σ)计算公式,将相应数值以σ表示:3σ表示最低可接受的质量要求,≤3σ表明实验室TAT无法达到要求,>3σ且<4σ表明应加强实验室TAT管理,≥4σ表明实验室TAT控制较好,≥5σ表明实验室TAT控制非常好。寻找失控TAT及处于临界点的TAT(预警),从人员因素、样本因素、样本测量方法、样本流转流程、仪器设备因素5方面分析原因。(3)构建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符的6σ规则TAT持续改进方案。制定实验室TAT失控及预警机制;将体系与实验室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形成自动预警、持续监控系统,以便及时处理新问题,自动化动态监管TAT;优化样本接收及接收后流程,缩短TAT;完善实验室人员交接班制度,确保妥善处理样本;优先处理急性心肌损伤、生化检测样本;加强实验室人员培训,提高其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操作熟练度。(4)质量控制。安排专人定期检查样本,实时通报、反馈问题,并及时整改,以巩固改善成果,与给临床承诺的TAT比较,要求达到≥4σ的水平,力争做到≥5σ。

1.3 指标

(1)比较2个组各检测项目TAT。(2)比较2个组σ值及TAT合格率。合格率根据σ值进行判定,≥4σ为合格,<4σ为不合格。(3)比较2个组的患者等待时间、复诊次数。(4)比较2个组的患者对TAT的满意度。发放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检测项目平均TAT比较

观察组生化、免疫及急性心肌损伤项目的平均TAT均短于对照组(P=0.000)。见表1。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σ值及TAT符合率比较

观察组σ值为5.1 2,明显高于对照组(3.78)。观察组TAT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见表2。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检测项目平均TAT比较 min,±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检测项目平均TAT比较 min,±s

组别 例数 生化 免疫 急性心肌损伤观察组 50 102.62±14.50 216.78±20.21 44.38±8.12对照组 50 201.60±19.53 275.79±25.26 73.58±10.19 t值 28.774 12.899 15.847 P值 0.000 0.000 0.000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TAT符合率比较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平均等待时间、复诊次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0),复诊次数少于对照组(P=0.000)。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等待时间、复诊次数比较 ±s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等待时间、复诊次数比较 ±s

组别 例数 平均等待时间/d 复诊次数/次观察组 50 1.01±0.28 1.39±0.45对照组 50 1.79±0.34 2.64±0.72 t值 12.522 10.410 P值 0.000 0.000

2.4 观察组与对照组TAT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TAT满意度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76%)(P=0.004)。见表4。

表4 观察组与对照组TAT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实验室检查是临床评估病情发展不可或缺的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精密度对疾病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检测TAT也同样重要,国内外均有关于实验室检测报告及时性的明确规定[6-9]。TAT是考核和监督报告及时性的首选指标。

6σ作为品质管理概念,对于医学实验室是一个较新的应用。σ原指统计学上的“标准差”,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其作用是使实验室的质量工作目标与缺陷次数发生联系,并以σ值进行量化评估[10-11],≤3σ表明实验室相应的质量无法达到临床的要求,>3σ且<4σ表明应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4σ表明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较好,≥5σ表明实验室的质量控制非常好,可相对降低质量控制的成本投入,不会降低检测质量[12-13]。6σ规则理论由Janet等于2015年提出,并用于急诊检验TAT的管理,随后又被应用到以急诊、生化为主的实验室管理[14]。6σ规则在实验室的应用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包括减少患者就诊次数,从而减少挂号费用,并可缩短TAT,为临床及时诊治疾病争取时间。

本研究将6σ规则引入医院检验科,用于监管检验科生化、免疫等项目的实验室TAT,结果显示:采用6σ规则进行TAT管理后,生化、免疫、急性心肌损伤项目的TAT明显短于采用常规实验室TAT管理(P=0.000),且TAT符合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实验室TAT管理(P=0.003),提示6σ规则能够有效缩短TAT,提高TAT符合率。这是因为6σ规则包括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阶段,通过分析数据变化趋势,在不降低检验质量的前提下,可确定延误检验报告的原因,通过缩短TAT,可帮助实验室制定TAT失控及预警机制,比常规管理更为有效。本研究将6σ体系与实验室信息系统进行了整合,形成自动预警、持续监控系统,在TAT改善中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应用6σ规则进行实验室TAT持续管理,可有效缩短TAT,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及复诊次数,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等待时间生化心肌
给学生适宜的等待时间
——国外课堂互动等待时间研究的现状与启示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顾客等待心理的十条原则
顾客等待心理的十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