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扫描联合MRI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评估其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评价①

2020-08-05宋有文谭红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病灶

杨 丽,宋有文,谭红艳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影像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原发性肝癌属于恶性肿瘤范畴,肝脏肝动脉与门静脉双重血液供应。因此,肝癌发展迅速,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案。不过,该病发病初期临床表现不显著,容易被忽视,当发病时多处于中晚期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及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CT扫描能够创建完整的人体内部三维模型从而定位特定的区域。但该种检查方式对人体有一定伤害。而MRI是通过原子核在强磁场中出现共振形成的信号,通过图像重建获得一种成像技术,属于核物理现象。该检查形式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而且检查结果准确。为此,本研究选择2018-07~2019-03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临床检查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8-07~2019-03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分组: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临床表现均为:肝区不适、腹部有包块、乏力、消瘦。

对照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37~78(平均52.1±5.4)岁。

研究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35~79(平均54.3±5.1)岁。64例患者病历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列入指标:(1)患者均确诊为原发性肝癌。(2)自愿入组并签署同意书。(3)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以及CT、MRI检查。(4)入院30d前进行放疗、化疗。(5)患者年龄均超过18岁。 排除指标:(1)精神性疾病,语言交流障碍者。(2)碘过敏患者。(3)无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4)依从性不高,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磁共振(MRI)检查:告知患者检查前禁水4h,保持仰卧位。由腹部环绕线圈展开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平面扫描,扫描矩阵205mm×256mm。注射后20s与60s分别扫描动脉期与门脉期,5min后扫描延迟期。根据诊断结果诊断。

研究组:MRI检查方法与对照组相同。CT扫描检查:东芝64层螺旋CT检查:检查准备阶段有关人员进行有效呼吸,屏气展开全肝扫描,下肝发生低密度站位,边缘模糊,存在包膜的肝癌。图像增强扫描,选择高压注射器注射碘海醇90mL,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扫描。静滴后提供生理盐水冲管,保证造影剂进入人体。扫描后,2名影像学医师根据MRI检查结果选择。

1.3 评价指标

(1)分析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精准性:漏诊、误诊率。(2)分析病灶状态、大小、供血动脉来源等。2名检查人员对肝癌患者CT平扫与MRI结果观察,分析肿瘤大小、解剖学位置、碘油沉积等,以一致结果为最终结论。(3)分析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精准性比较

研究组漏诊3.12%、误诊率28.13%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精准性比较(n=32)

2.2 分析病灶状态、大小、供血动脉来源

64例患者共进行100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手术顺利。治疗1~6个月后采取CT、MRI结果分析。MRI检查出33个病灶,新发病灶10个,残留病灶40个。病灶大小>3cm有20个,≤3cm有13个。其中,肠系膜上动脉25个、腹腔动脉8个。门静脉癌栓:合并21个,未合并12个。

2.3 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

CT检出病灶20(31.25%)个,MRI检出病灶30(93.75%)个,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MRI对>3cm,≤3cm病灶诊断灵敏性分别为:62.50%、40.63%优于CT检查效果(50.11%、32.11%)(P<0.05)。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诱发病因较多,与黄曲霉素、病毒性肝炎等有直接关系[1]。随着我国肝癌发病率的增加,多数肝癌患者伴有乙肝,初期临床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乏力等[2]。因此,很多患者不给予重视,在无形中影响治疗时间。发展至后期发生侧支循环、肝脾肿胀等,当确诊时多半已经处于生命倒计时阶段。一直以来,临床鼓励患者及时检查及时确诊治疗,对延续患者生命有重要作用。常见肝癌检查手段有螺旋CT、MRI,可以有效对肿瘤脂肪变性、肝肿瘤结节提供根据。但经临床比较得出:两种检查办法联合使用效果更加,应用效果理想,降低漏诊、误诊率[3]。

CT检查主要针对病变情况,由肝细胞组织状态、大小、病变间信号、密度等确诊。当发生病变时处于松散状态,组织密度小。因此,CT扫描能够清楚看见病理情况[4]。此外,联合MRI技术能够更加全面、精准的检查[5]。而且该种方法没有电离辐射,能够展开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不同图像,便于掌握软组织图像,分辨精准[6]。同时,还能够对肝内血管、肝管结合检查。尤其是包膜检查,纤维层发生低信号,对肝癌和肝血管瘤等其他良性病变诊断。检查精准性优于CT检查效果[7]。在实际肝癌检查中,联合方案优势主要体现在敏感度、特异性、精准率方面,能够清楚的看到肝脏内血管生理性解剖,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8]。CT结合人体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与透过率不同,对人体某位置断面扫描。MRI对软组织有较强的分辨性,不同参数都能够用于成像,多个成像参数创建丰富的诊断资料,便于对人体情况更好的分析。比如:肝炎与肝硬化的T1参数大,而肝癌的T1参数更大,作T1加权图像能够区分肝部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此外,经调解磁场能够自由选择剖面,得到其他成像技术无法接近的图像。椎间盘与脊髓可作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成像,能够看到神经根、脊髓、神经节等。而CT只可以得到与人体长轴垂直的横断面。MRI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损伤。一般自旋下不为零的核元素均能够用于成像,比如:氢、碳、磷等。MRI能够随意作直接多方向切层,对颅脑、脊柱、脊髓等解剖与病变显示优于CT,成像借其“流空效应”,无需血管造影剂就可以清除显示血管结构。因此,无损伤显示血管与肿块、淋巴结、血管结构间相关鉴别占据一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扫描时间久,一些患者检查时不配合患者,对运动性器官,比如:胃肠道由于缺少对比剂,显示不清楚。因为呼吸运动和肺泡内氢质子密度很低等原因,成像效果不理想。MRI对钙化灶与骨骼病灶显示不及CT精准与敏感,空间分辨室有待提升。事实上,较单一MRI检查,联合检查不受其他因素影响,降低误诊、漏诊率,为肝癌确诊提供依据。本研究中,研究组漏诊、误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64例患者共进行100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手术顺利。病灶状态、大小、供血动脉来源确诊更加精准[9]。CT检出病灶20(31.25%)个,MRI检出病灶30(93.75%)个,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我们认为:联合诊断精准性更高,病灶检查情况更加精准,而且对人体无害,是原发性肝癌稳定辅助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检查中推广运用。

综合分析,原发性肝癌联合(CT+MRI)诊断精准性高,操作简单、没有创伤、没有局限性,适用性广泛。较MRI技术与CT扫描显著,有助于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病灶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CEUS与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