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心目中的启功馆长

2020-08-05傅春然

中华书画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副馆长文史馆文史

□ 傅春然

启功(1912-2005),字元白,亦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人,满族。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生前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社长。

学者风范的馆领导

启功先生于1989年4月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99年10月任馆长。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的罗干、王忠禹先后在首都宾馆和钓鱼台设宴招待馆领导,对他们的荣任表示祝贺。十几年来,启功馆长热爱文史馆工作,兢兢业业履行自己的职责,使文史馆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1989年7月,中央文史研究馆与西北、华北、东北16个文史馆联合在西安召开座谈会并举办书画展。当时,馆里想请启功副馆长出席。这是启功先生荣任后第一次参加文史馆的活动,尽管他很忙,还是决定前去。事前,我们为他代拟了讲话稿。内容主要讲文史馆贯彻国务院1988年57号文件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各地文史馆提出了具体要求。启功副馆长看过拟稿后说:“我刚到文史馆,情况还不熟悉,稿子就不念了,到时讲几句就是了。”启功副馆长即席讲话,他开头风趣地说:“我受国务院委派不到一个月,中央文史馆的门朝哪边,我还不知道。今天我说的,不代表中央馆。”接下来他的话切入正题,主要讲了四方面的问题:(一)搞好文史研究。他说:“文史馆怎么样提高学术质量,也就是文史馆在社会上的形象,社会上对文史馆的尊敬,也是文史馆的威望,怎么才能更提高一步。”一下子抓住了文史研究馆发展的方向。他把文史馆与社科院和大学的研究机构进行详细分析对比,主张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二)聘任馆员。他说:“怎么提高我们的威望,当然要招揽有威望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从事文史馆的工作。”他指出,因为我们的专业门类多,聘一百个馆员也不顶大学一个系。(三)办好属于自己的刊物。他说:“我们要提高威望就得有自己的阵地,那就得办好刊物。我们的刊物能让人拿去评职称、升级。我想,这是我们奋斗的一个方面,我们是刚振作起来,当然要追上火箭恐怕是很难。”他对会上送阅的《三秦文史》《中原文史》等刊物很感兴趣,认为“这些里头许多篇都是很有份量的”。对《追述顺天乡试场中见闻》一文大加称赞,称道“是作者耳闻目睹,没下过那场子的人就不知道”。(四)开些讨论会或举办讲座也是个办法。他说:“约馆外知名人士就某一专业进行讲座,开展讨论,不管是琴棋书画,文史哲,诗词歌赋等,培养人才,为馆员增加后备力量,也可树立我们的威望。”这是启功副馆长任职后的第一次公开讲演。他高瞻远瞩,对文史研究馆的发展方向与活动内容提出了独到见解。

启功先生思维敏锐,工作作风非常民主务实。在与萧乾馆长,吴空、王楚光、袁行霈副馆长的多年共事中,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对于不同的意见他敢于在会议上提出,一旦集体形成决议,他坚决执行。多年来,在我们送请他审阅批示文件时,比如工作请示、计划和总结报告,他阅后除了该改的字改出来,总是在上边签字:“启功拜读”“启功敬阅”等,表现学者馆长的谦卑风度。

热心负责的丛书副主编

启功 影艺斋 纸本 1988年释文:影艺斋。一九八八年冬日,启功题。钤印:启功之印(白)

启功 学而不厌 纸本 1985年释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九八五年九月第一届教师节。启功敬书于北京师范大学寓舍靖室。钤印:启予手(白) 功在禹下(朱) 启功(白) 珠申(朱)

20世纪90年代初,在萧乾馆长的倡议下,由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全国32个文史馆的一千多位馆员进行大型《文史笔记丛书》的编写工作。启功副馆长是这套丛书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每次馆长办公会研究丛书编辑事宜时,他都积极参加并提出意见,使丛书编辑工作顺利进行。

1990年6月,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新编文史笔记丛书编辑工作座谈会。启功副馆长抽出时间出席并主持了开幕式和座谈讨论会,并在会上讲了话。他主张写“三亲”史,称道写短文,提倡言之有物,不讲空话套话。

1991年3月,第二次全国文史笔记丛书编辑工作座谈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启功副馆长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交流情况,协调步调,进一步落实丛书编辑计划。他对文史笔记丛书试编本《掌故今话》给予充分肯定,特别强调要积极抢救清末民初以来的史料,希望全国32个文史研究馆的同仁密切合作,力争两年内编辑出版一套符合中国民族特点、内容丰富、文笔精练、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史笔记丛书,为社会主义文史园地献上一束美丽的鲜花。

四年来,启功先生与另外两位副主编吴空、王国忠,积极配合丛书主编萧乾(时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在全国32个文史馆的通力合作下,在上海书店的积极配合下,一套4辑50卷、6000篇、500万字的大型现代文史笔记丛书问世,并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还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分别在香港、台湾出版了精装节选本,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平易近人的谦和长者

启功先生在当代教育界、书画界、文物鉴定界都是大名鼎鼎的,但他从不以大家、大师自居。不论是在参加国家级的重大政治活动场合,还是在与一般人的交往中,他的谦和、平易近人的美德,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1年,为庆祝中央文史研究馆建馆50周年,馆里决定编辑出版3本书:《砚海联珠》《馆员传略》《馆务活动录》。我和吴志希同志负责后两本书的编写任务。针对个别馆员提出每位馆员都要以“著名”“大师”等相称的看法,启功馆长明确表示不同意这种称呼,说:“‘著名’‘大师’不要自己称,只要你的成就够了,不用写,人家也会承认。”年初,在我们送请启功馆长对自己的传略草稿审改时,他于5月29日批示:“有些印刷的错字,敬为改出。全文过于夸奖,实在惭愧,可否为之减轻,以免受读者耻笑。怎样减轻,我不敢自己动手。”这是一篇很普通的传记文稿,现在看起来启功馆长的很多重要事迹都没有反映出来,即使这样,启功馆长还感到“过于夸奖”,可见他谦逊之美德。

启功馆长的书法闻名于世,人们如能求得一幅启功的字,都会如获至宝,极为珍爱。但机关有规定,工作人员不准私自向馆员索求字画。启功馆长十分体贴大家的心情,他曾对我说:“以后有机会,我要为机关的每位同志写一幅字。”他首先从基层的工作人员写起。1991年初,他主动为机关的两位司机书写两幅字,装裱好后托我转交。这两位同志得到墨宝后非常高兴,十分感动。当启功馆长得知机关有位女同志结婚,在百忙中特意抽空书写一幅“中堂”相赠。此后,机关有不少同志都相继得到他的墨宝。

启功馆长从来不把自己的书画当作商品。他看重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是金钱。他为人写字作画有个原则,即社会上以营利为目的的字画要收费,为公益事业而作的字画免费,简称“三要三不要”,即企事业单位的广告、招牌、名称收费;为亲朋好友、社会公益事业、残疾人事业等书写的字不收费。据我所知,在他书画生涯中,赠送的书画要远远多于收费的。他一生淡泊名利,即使收费也主要用于设立北师大的“励耘奖学助学基金”和公益事业。据统计,这笔资金163万余元。不论是扶贫济学,还是抗洪救灾,他都积极参加,捐款、捐物、捐字,受到广泛赞誉。

我陪启功馆长多次出差,每到一个地方,慕名而来求字的络绎不绝。1989年夏到西安开会,在当地政府安排的饺子宴会上,他当场书写“好吃不如饺子”六个大字。返京后,又专门书写一幅四尺整张赞美饺子宴的诗句:“二十四番花信风,雄花剪叶出蒸笼。灸观美味珍奇仗,嘉宾如游艺术宫。”嘱我邮寄。

还有一件事使我特别感动。1991年8月,我馆在首都宾馆为华东地区举办书画赈灾义卖活动。启功先生知道后,积极参加,并当场书写了好几幅字。闲暇之余,他在宾馆领导的劝说下,理了个发,为感谢人家对他的服务,没过几天他特意为4位理发员,每人写了一幅字托我转交。几位理发员收到启功先生的字高兴万分,感动得流下热泪。

两代人的真挚友情

启功馆长博学多才,声名显赫,但他与同行朋友相交坦诚真挚、热情可亲。十几年来,仅就全国文史研究馆系统同行、朋友请启功馆长题字、题刊名、书名的就很多,几乎是有求必应。他与我们馆的一些馆员关系十分密切,就我所知,他与馆员孙天牧先生的交往是比较突出的例子。

画家孙天牧及其父孙墨佛同时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父子二人与启功馆长的友情追溯久远,他们对各自的为人和学术上的造诣互相敬重。

1990年初,孙天牧馆员有两个心愿托我向启功副馆长表示:第一个是孙墨佛馆员遗稿《书源》(10卷)送请他阅示,可否推荐人帮助编辑出版。第二个是孙天牧馆员近期佳作10幅,想请启功副馆长题跋。一天上午,根据孙天牧馆员的意愿我带着《书源》和画向启功副馆长转达孙天牧馆员的想法。启功副馆长看过《书源》后说:“这部著作很有价值,是研究书法史的好材料。年轻人接不了这个任务,岁数大的人精力不够。可找合适的人选编辑出版。”并让我将孙天牧馆员的10幅画先放在他那里,说:“我抽时间题。”过了不到一个月,他就将10幅画题好,通知我到钓鱼台国宾馆去取。启功副馆长在孙天牧馆员的《鸟倦飞而知还》上题词《如梦令》:“画里千岩万壑,木叶经霜微脱。承命题诗,拈笔又无着落。空阔,空阔,早被群鸦占却。”以此高度赞扬孙天牧馆员此画的意境。在《秋山红叶》上题写:“深秋醉眼自模糊,何处酡颜驻画图。兴到名家高点笔,长林密叶饱研朱。”每幅画上的题诗都精妙地再现了孙天牧馆员的诗情画意,充满了启功副馆长对画的赞誉之情。当这10幅画送还孙天牧馆员后,他逐一打开每幅画细细品味,频频点头,连声说:“感谢启先生为我的画题诗,诗与字均绝妙无比,为我的画增辉不小。我要把这些画作为传家宝永远珍藏。”喜悦之情难于言表。

启功 内蒙古哲里木盟出土西周铜器观后口占 纸本 1979年释文:中华文物灿商周,远自毡乡暨粤陬。宝历四千人一体,有谁斗胆伺金瓯。内蒙古哲里木盟出土西周铜器观后口占一首,录为景怀、郑喆同志俪鉴。一九七九年新春,启功书于北京师范大学宿舍。钤印:启功(白) 元白(朱) 再壬子以后作(白)

1999年10月,启功与傅春然在钓鱼台合影

孙天牧与启功

孙天牧 长林石径图 纸本设色

孙天牧馆员年轻时师从画家陈少梅,启功先生对陈派画艺钟爱有加,对孙天牧馆员的画情有独钟。为庆祝孙天牧馆员从艺八十周年,家人为其筹备画展和出版画册,想请启功先生为画册题名并作序。启功先生亲自动手撰写《孙天牧画集序》,共5页,5700多字。开头,从中国绘画史讲起,充分论述中国画的传统和继承问题,批评了董其昌关于把山水画划分南北宗的看法。在序中高度评价陈少梅、孙天牧师徒二人的艺术成就:“近代画家得宋贤山水人物遗法者,推衡山陈少梅先生(云鹤)为第一。”“近见天牧先生画承陈先生(少梅)嫡乳,今年寿登九十有一,而笔力坚卓,设色大方,无丝毫暮年风貌。”启功先生生前为友人题写的书名很多,但亲自作序的并不多见。

启功跋孙天牧《长林石径图》

猜你喜欢

副馆长文史馆文史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西安美术学院王卫民师生作品选刊
“互联网+”时代文史馆的发展策略
梦里葵园(国画)
朱德与周予同关于文史馆的一段谈话
“未 便 再 荐”
林怡副会长会见新任印度驻华使馆副馆长林凡
文史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