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校划片”到“公民同招”,择校难题何解
2020-08-04吴颍惠
吴颍惠
进入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基本围绕教育资源优质均衡这一主线展开,从乡村学校建设到城市薄弱学校改造,再到大力扶持农村教育,力求最大限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但是,仍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择校热”正是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集中体现,形成家长“择校”与政府“反择校”政策之间的长期博弈。
从免试就近入学到就近分学区入学,从单校划片入学到多校划片入学,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不断变化,不仅要解决入学问题和教育公平问题,还要解决“稳定房价”的社会问题。由于入学政策的多元价值取向,择校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入学政策年年变化,入学方式年年调整,共建入学、考试入学、摇号入学、登记入学等,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近年来,几乎每年的入学政策都能成为社会热点,老百姓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地寻求政策的“松动地带”,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使得“择校热”愈演愈烈,屡禁不止。
“多校划片”努力缓解区域内“择校热”
我国义务教育一直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2014年教育部就出台通知,要求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坚决取缔各种测试等以成绩选择的其他渠道,严格按户籍、学区获得入学资格,即所谓的单校对应入学,俗称“单校划片”。这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但没有为“择校热”降温,反而引发了严重的学区房问题,迫使各地政府再次调整入学政策,从单校划片走向多校划片。截至2015年,我国已有24座大型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启动“多校划片”入学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多校划片”逐渐成为主流。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指出:“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多校划片”意味着一个居民住宅区可以对应多所小学、初中,一个学龄儿童可以选择多所学校。这让学生拥有了一定范围内的教育选择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发展需求, 在片区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入读。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公平地分配名校资源的机会,使学生无论居住在哪个区域, 都有进入学区内优质学校就读的可能。如北京市海淀区小升初增加登记入学方式, 学生自愿选择1-3所公办初中登记入学,然后经由“电脑派位”确定学校。
多校划片虽然淡化了单校划片的极端性, 却导致家长从选择学校转变为选择学区, 在无形中扩大了学区房的范围,房价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择校问题也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应该看到,择校是一个深层的社会问题,反映的是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单纯依靠入学政策来解决,显然力度不够。择校政策年年调整,造成老百姓内心不满,使得择校问题年年治理、年年出现。上层政策越严厉,底层越是暗流涌动,反而削弱了政策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反思近年来入学政策的变化,一个根本的思路是“围追堵截”——从根本上堵塞各种各样的入学渠道,而没有考虑如何从根本上疏解、缓解择校的内在需求。教育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不能仅仅从教育系统内部解决,而需要关注老百姓的择校需求。选择是人的基本权利,老百姓为孩子选择优质学校并没有错,如何合理引导老百姓择校的内在需求是问题关键。一味围追堵截、谈虎色变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只是临时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择校,但不能从根本上治理择校。
“公民同招”试图缓解民办学校“择校热”
多校划片政策实行以后,在某种意义上为各地的“学区房”降了温,却没能降低老百姓为子女选择学校的热望,反而催生了“民辦学校”热——由于各地民办学校实行提前招生、自主招生,不受“就近入学”政策影响,所以出现了入学火爆现象,在北京市甚至出现了1000人抢一个学位的现象,严重地破坏了义务教育招生秩序,这就是“公民同招”入学政策出台的背景。
“公民同招”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同一时间、同一方式进行招生,彻底剥夺了民办学校自主招生的权力。2020年,北京、浙江、四川、安徽、陕西等地相继出台中小学招生入学实施意见,皆将“公民同招”作为一项重要改革工作推进。
“公民同招”新政的实施,引导义务教育回归公益属性,让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能够有效保障每个孩子入学机会的公平和接受无差别教育的权利。当然,这也意味着政府收回了民办学校“自主招生”的权力,将深刻影响我国民办中小学未来发展走向。
做大做强优质教育资源,彻底治理“择校热”
“择校热”折射出的是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人民群众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当前,优质教育资源被家长视为改善社会地位、提高生活水平的必然途径,而其本身具有稀缺性,这就与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多校划片只是招生方式的改变, 并不会带来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的增加, 从而缓解义务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
要从根本上缓解“择校热”,就必须加大教育资源持续向薄弱地区或薄弱学校倾斜, 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 推动学校硬件资源的标准化建设, 提升薄弱学校的基础能力。鼓励普通学校和优质学校合并或集团化办学, 实现对各成员校的人力资源、设施设备资源及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统筹,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布局的基础上, 从市级、省级层面加大统筹力度, 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师资水平差异, 促进教育协同发展, 实现区域间和区域内资源布局均衡。同时,积极探索名校集团化办学。利用名校效应, 带动普通学校发展, 吸引更多资源投入, 同时也满足家长追求名校的心理需求。利用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区域内办学水平差异过大的问题,满足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教育权利平等是入学政策调整的基本走向
顾明远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教育大辞典》中将“教育权利平等”解说为: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人们受教育的权利,不应因政治、财产、社会地位及性别、种族的不同而受限制,每一个人都应获得相同的受教育权。教育权利平等,指的是教育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实现的关键。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应为在种类上人人完全平等,也就是所有的社会成员均无任何歧视和排挤,到了适龄入学时期,即可进入相应教育机构自由地学习。换而言之,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有学上”“上好学”,得到应有而均等的教育机会。教育效果上的机会平等,应该体现为基于受教育者的个体特性进行因材施教。
教育的社会公正和教育中的公正,反映的是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是每个受教育者发展的手段。而个体发展的公正,又指引着教育资源的分配,是衡量教育资源分配的重要尺度。作为多校划片重要措施的“电脑派位”, 只是从起点上考虑了教育机会公平, 而没有从根本上促进教育公平,反而使得因材施教难以实行。择校导致一个地区生源分布不均,优质生源集中的学校,自然就有了做强做大优质学校的优势,生源成就名校,名校成就择校,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择校问题无解——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家长择校,家长择校又加剧优质学校资源更加不均衡。
总之,“中国式择校热”现象最主要的成因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资源不均等客观条件,但潜伏在人们内心的教育功利主义价值观也是择校现象盛行的原因之一。择校困境的短期突破要靠政府的智慧和治理政策,而要想从根本上消除择校乱象,教育客观现实的公平和人们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将是重中之重。推行学区一体化办学、集团化办学、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等举措,提升区域公办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以及硬件设施共建共享、课程资源联合开发、优质师资流动、管理经验整合扩散等方式,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扩大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水平和供给量,从根本上化解“择校热”这一社会难点问题。
(作者单位:北京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