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线上学习的心理过程及应对策略

2020-08-04王新响

家长·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线上学习问题对策

王新响

摘要: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校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活动。实施近两个月来,发现了学生在线上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作者把这个阶段他们的学习过程分为兴奋期、低潮期、躁动期和稳定期四个阶段,并在每一个时期采用了一定的应对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线上学习;心理过程;问题对策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年的这个寒假变得异常漫长。伴随着延迟开学通知而来的是“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时间,我们的教师们像明星一样走进直播间,开启了线上教学之旅。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关注自己学科的教学问题,更要直面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从班级整体发展的角度引领学生有效地配合教师进行线上教学活动。

近两个月的线上教学活动,我觉得我班学生的学习经历了不同的心理过程,我把这个过程分为四个时期。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我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引导学生有效地保证了线上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兴奋期——纪律先行

“停課不停学”的教学要求下发给学生后,学生异常兴奋。对于线上教学这种学校从未采用过的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将会怎么授课呢?平台怎么安装?怎么使用?怎样和教师进行互动?一系列的问题刺激着学生的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学生被这种新事物、新的教学方式所吸引,表现出了强烈的欲望,精神和注意力处于较高的状态,学习的情绪也特别的高涨,我们把学生的这一时期称为兴奋期。在线上学习的兴奋期阶段,大多数同学都会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教师的要求,但是也有同学可能会懈怠。怎么办呢?这个时期,就要求教师必须严明纪律,严格要求,违反纪律的同学,立即给予纠正。但是,这种对线上教学的好奇心会随着学习活动的逐渐开展,慢慢地消失。学生在线上教学大约两周以后,就会出现倦怠,进入低潮期。

二、低潮期——鼓励为主

在低潮期的学习中,线上教学的弊端就会逐渐地暴露出来,学生会表现为对教师的打卡要求消极应付;在课堂听课时的专注度下降,以至于逃课打游戏,教师课堂提问找不到学生;学生作业质量下降,上交不及时,甚至暗地里学生互传答案,抄袭应付等情况。

对于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怎么办呢?我觉得树立正面的典型最为重要。比如,每节课课前五分钟,我总是用来点评昨天的作业,对于书写工整、答题规范、正确率高的同学,总是给予表扬鼓励,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中,每个同学我都会点到名字,给予他们积极的回应,调动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打卡作业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变,例如每堂课前的打卡,我采用后台签到和课堂交流互动的方式进行。在每节课前,我都会给学生送一句励志的金句,如“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等,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低谷,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上,我也学习用活泼幽默的语言和学生打招呼互动,如“孩纸们好!”“童鞋们好!”,学生也会用活泼幽默的语言回复我,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三、躁动期——小处着手

线上教学大约进行了三、四周以后,学生会进入躁动期。特别是一些自觉性差,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的同学,更容易进入到躁动期。表现为:学习上没有耐心,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听不懂就非常急躁,否定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一些学生对教师的任务、作业态度更为消极,甚至拒绝执行;家长劝说也没用,甚至和家长逆反顶嘴,冷战到底。

这个时期,教师应该怎么办呢?我采用的方式是,引导学生从常规的学习要求做起,从小处着手,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把小事做了,把小事做好。如每天的打卡,我告诉学生,今天你每节课都准时打卡了,就非常了不起,应该给自己竖个大拇指。这样,让学生自己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来调动自己的学习情绪。如学生自己能安安静静地把语文作业完成了,字也能写得工工整整、漂漂亮亮的,也给自己点个赞。这时期的教师,也不能急躁,要保持耐心,要多引导,要多鼓励学生慢慢地去尝试,慢慢地一样事情一样事情地做好,相信学生一定会平稳地渡过这个急躁期。

四、稳定期——自律自觉

学生在线上学习进行了六周以后,学习的情绪会基本稳定下来,会随着教师的教学节奏,有条不紊地完成学习的各项任务,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更强了,教师与学生在一个多月的线上教学中磨合得更好了,师生关系、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更加融洽了。这个时期,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完全适应了线上教学以后,应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了。比如,课前能否主动地预习课程,课堂中能否百分百专注地听课,教师所讲的知识能否全部掌握,课后的作业能否高质量地完成,不懂的问题能否及时通过QQ、微信等询问教师等;课后的时间能否合理地利用,每天的学习、每周的学习能否有规划等等。为此,我作为班主任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引导学生制定周计划,规划到每一天、每一个学科,本周自己要做哪些事、用哪些时间、多长时间、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或目标等,让学生提前制定并严格执行。每天的计划完成后进行勾画或者用简短的语言自评,周末时间进行汇总、总结,并制定下一周的计划;二是引导学生对每天晚上的作业情况进行记录,主要记录的是哪个时间段、做什么作业、计划是多长时间、实际用多长时间、作业的效果怎么样等,进行简要记录,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每一项作业,也都采用限时练的形式,提高做作业的专注度,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提高作业的效率,提高学习的效率。两个措施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学习的计划性、条理性明显更强了,学习上非常主动,自律性特别强,自觉性特别高,学习的效率也明显提升了,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线上学习问题对策
基于“互联网+”的公选课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互联网+”的初中物理微课的设计原则
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法规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高频电子线路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案
浅谈中职学校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
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测量船质量管理QC小组探索与实践
微课程《Access数据库》窗体控件的运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