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抓结合点,让读写之花在课堂上绽放

2020-08-04彭勇

家长·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彭勇

摘要:阅读与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结合了作者的教学实际就语文课堂上如何更好地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做了初步探索,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探讨,让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得到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着重以阅读为中心,忽视了写作指导。如果将两者密切结合起来,对学生来说,会使语文学习更加系统化、整体化;对教师而言,会使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一、掌握技巧,读后仿写

我们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佳作,每一篇课文对于学生习作来说,都有可以模仿和学习的地方。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课文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可模仿性,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读写结合的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思路,让学生从课文中发现写作规律,归纳写法,从而有目的地进行仿写。在执教《广玉兰》一文时,我聚焦第三小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采用多种修辞将花的形态写具体的。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写法,将一种植物的形态写具体。学生有方法可寻,写起来也得心应手。比如一位学生写到:“月季花开花有先有后,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萼像一位母亲小心翼翼地托住了花蕾;有的刚刚绽放,火红的花瓣向外舒展着,好似一位花季少女,半掩轻纱,娇羞可爱。那里面金黄色的花蕊,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芳香。盛开着的月季花好似一位活力十足的青少年,它毫无保留地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全部。花瓣摸起来软软的,滑滑的,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末了,月季花像一位老年人,一片片花瓣隨风飘落。”

如何巧抓结合点,使学生学完课文后能有效仿写呢?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能够认真研究教材,不仅要教课文内容,也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让学生掌握写作规律。那么学生在语文课堂的熏陶下,一定会触类旁通,写作能力不断提升。

二、放飞想象,补充留白

留白是语文课文中常常运用的艺术手法。作者往往在叙述中故意省去一些情节的描述以发读者的想象,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学生在学习此类课文时需要联系上下文的故事情节,再调动自己的已有认知,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很好地再现文章情境。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读写结合点,可以针对留白部分多提几个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和想象,让学生先练说再动笔去写。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走进课文的情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

三、有感而发。读后感写作

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饱含道理,引人深思的课文,每每学生学完这些课文后都会有一些感触和思考。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抓住这一读写结合点,那么学生的一些感触就会停于表面,稍纵即逝。所以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及时点拨,让学生的思考深入下去,使其有感而发,用习作表达自己的读后感想。

例如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的学习中,我提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事情呢?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进一步探讨,谈谈各自见解。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从生活中,从周围的人中,举出具体的正反事例来,深入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并发表各自学文后的感触。有感而发,学生自然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中来。比如一位学生在她的文中写到:“读了这篇课文我想到我之前学习骑自行车的事情。记得我十岁生日的时候,爸爸送了一辆我梦寐以求的自行车,我开心极了,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会骑自行车。于是我一得到手就带着它来到了广场。我先跨过车,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尝试着踏上脚板。渐渐地,我的那只脚成功地踏上了脚板。我兴奋极了,想要将另一只脚踏上来,可刚一离地,我就重心不稳,摔了个狗啃泥,心爱的小车也磨出了几条刮痕。我揉了揉膝盖,爬起来接着练习。这次我不再那么慌忙了,而是一只脚踏上之后,先平缓了十几秒,再慢慢地将另一只脚踏上来。终于,我的双脚都踏上了自行车脚板,我激动地往前踏,但不到几秒,我又重重地摔了下来。不过,我并没有灰心,而是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打气,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骑车。后来,在摔了无数个跟头之后,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认准目标,坚持不懈,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写了读后感,学生将学与思结合在了一起,把书本知识消化理解得更深更透。

四、思维创新。读后改写

有些课文的情节设计巧妙有趣,人物形象对比鲜明,学生在学完之后意犹未尽,也有跃跃欲试,想创编故事之感。比如在学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后,学生纷纷讨论:“如果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发生呢?”这时,教师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出发,创新思维,大胆改写。

五、摘录积累。优化语言

阅读教学要做到以读促写还不能摒弃传统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一条重要策略一摘录积累。摘录积累也是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在写作时常常腹内空空,无从下笔。比如一写到秋天就只会用“秋高气爽”等这些别人用烂了的成语,而不会把景色写具体。而课文《北大荒的秋天》就将秋天天空、小河、原野的秋景写得具体而优美。何不将这些好词好句摘录下来细细品味,丰富自己的积累,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文中好的词句,我们一定要记下来。摘录不是机械的抄写,而是要引导学生边摘录,边思考,边想象,边理解,使学生对摘录的内容内化吸收,感悟这些词句的妙处。

六、结语

语文课堂中,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阅读能让学生学习一些写作手法,掌握写作的规律;而写作又能让学生更深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每一篇课文的特点,巧抓结合点,让读写之花在课堂上绽放。

猜你喜欢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