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与情境化策略的高效运用研究

2020-08-04包军霞

家长·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情境化生活化小学数学

包军霞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情境化教学策略被广泛应用,并且在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深入剖析小学生学习、认知数学知识的规律,创设生活气息浓厚的情境,利用具体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如此,教师既能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又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化

数学与生活相联系是数学实际应用的必然途径,也是小学生学习与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知识、思維的限制,较难快速有效地学习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概念。若是教师在教学时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则能够以学生的生活作为引子,降低学生面对数学知识时的陌生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一、引入生活故事,增强教学趣味

在现实中,大部分学生都对数学没有良好印象。自然,这些学生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可以选择应用生活化、情境化教学法,为学生讲述生活中的趣味事件或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优化课堂氛围。

例如,在“分数”初步教学时,教师可以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分配问题创设情境。如下:“同学们,昨天老师的一个小侄子过生日,他妈妈准备了一个大蛋糕,并且邀请包括老师在内的3个人,即总共生日会上有6个人,并且将蛋糕平均分给了我们六个人,你知道我们是怎么分蛋糕的吗?我们每个人吃了多少蛋糕呢?”教师创设情境之后,还需要在多媒体上展示蛋糕的图片以及一个圆,用这两种图片指代实物以及抽象图片。在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激发出,教师之后的教学活动也能有效地开展。

二、对比生活事物,降低理解难度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如那些圆、图形等抽象性较强的知识点。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事物进行对比,降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难度。比如,在“组合图形”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迁移能力较弱,不能将一个完整的图形分割成已学过的、多种类型的图形,使教学活动难以推进。因此,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寻菜地、草地、花坛等为多种图形组成的实物,然后创设为种菜、种花的生活情境,以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迁移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师展示一块由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组成的花坛,这块花坛在剪切拼凑之后可组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教师设置情境条件,园丁要在长方形处种植红色鲜花,在正方形处种黄色鲜花,并在多媒体上展示相对应的图片。在展示完情境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想一想如何简便地计算这个花坛中各色花朵的面积以及花坛的整体面积。面对情境中红、黄两色花朵的差异性,学生在自主思考或者交流讨论之后很快能想到剪切拼凑的方法,快速将以往的知识及学习经验迁移到情境中。

三、设置探究问题。激发学习欲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在生活化情境中设置具备探究性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促进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成长。在这样的课堂中,生活化情境能为学生提供探究动力,也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经验迁移到生活问题中。

以“圆”的知识点教学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展示生活中一些与圆有关的图像,以此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尝试寻找方便快捷的方式画出这些图形。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作图,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归纳圆的特性。如,教师展示给学生“太极图”“轮胎”等圆形事物,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何做出标准的圆、太极图、同心圆图形,并提示学生合理应用圆规、尺子等工具。在情境激励及教师引导下,学生会被激发出讨论交流的兴趣,并在小组中提出、实践自己的想法。如,有的学生发现,太极图可以看成是三个圆组成的,包括一个大圆和两个相同大小的小圆,其中小圆直径等于大圆半径。而要做出相同的圆,只需要保证作圆时的半径不变即可。在该学生得出结论之后,教师需要重点表扬他,以及激励班级学生,提升教学有效性。

四、创设多个情境,提升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创设多个情境,并以不同形式串联在一起,在课堂上形成不同类型“情境串”,以形式多样的“情境串”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辅助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使这些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开展。

在现实中,教师可以“镶嵌式”“承接式”“递进式”三种类别创设情境串,这些类别的实际作用与名称相似,并且都可以体现在教学内容或者情境内容上。以“递进式”教学情境为例,在“方向与位置”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创设学生在公园中找人的生活情境,以递进方式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方向、距离的重要性。在场景一中,教师给出的图片包含A、B两个学生的位置及坐标系,然后设置背景为B在原地等待,而A朝B走去。在这个场景中,教师询问学生A要朝哪个方向才能找到B。在第二个场景中,教师增加C、D几个学生,然后让学生确定这些学生走向B的准确方向。在第三个场景中,教师再添加条件,如公园人太多等,让学生明白准确距离的重要性。如此,教师能利用递进式教学情境有效提升课堂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法与情境化教学法拥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秉持生活化与情境化教学理念,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符合学习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理解数学知识的有效性。除此之外,生活化与情境化的教学策略也会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有较大影响,能使数学教师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以及课堂氛围的营造,改善学生数学学习体验。

猜你喜欢

情境化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语文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情境化教学
构建生活化情境优化数学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