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德育再思考

2020-08-04余洵子

家长·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课堂德育初中语文

余洵子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作为五育之首的德育越来越重要,在很多方面,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存在着契合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课堂上,课堂外,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渗透式德育,让德育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上。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德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成为教育行业标志性话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的“灵魂工程师”,这与推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首先,德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一直都是关注的重点,这其中不仅有历史原因,也有时代因素。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只关注学生“能考多少分”,不关注学生“成为怎样的人”,这是对德育的疏忽;随着教学理念转变,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中的重头戏,这是时代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教育是一国之根本,教师的根本任务不是教出高分数的学生,而是教出更多“健康”学生,即思想态度积极乐观,拥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学生。

其次,初中阶段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变化激烈,同时也是他们形成人生三观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较为模糊,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走上“歪路”。因此,在初中阶段教育中,教师必须矫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这与德育的目标同出一源。

最后,从学科性质上看,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涵盖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对学生至关重要。初中语文培养学生的目标在于将学生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而这与德育特点不谋而合,学生良好品质培养有赖于长期的渗透与坚持,所以将语文教学与德育结合是一种较为融洽的教学方式。

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以多样教学方式融入德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涵盖内容较广,以下,我从语文阅读、写作以及课堂学习三方面阐述德育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路径。

1.阅读。在新改版教材中,语文教材依然以阅读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基础,深挖教材,通过合适切入点,将德育融入其中。以九年级上册中《沁园春雪》为例,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36年革命进入新征程时写下的一首词,旨在赞颂当下的时代英雄,在这一篇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古代英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成吉思汗的描写,凸显了最后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抗日战争时期条件艰苦,但是毛主席依然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出如此慷慨激昂的斗志,这正是一种大无畏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坚持与传承,才有了今日祖国的大好山河。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进行朗诵配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作者当下的心情;通过课前搜集战争故事让学生在课堂中认识更多战斗英雄;通过为学生讲述烈士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让学生在课堂中意识到爱国主义情怀并不是空话,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没有战争,但是通过努力学习,增强自身实力,将来将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回馈给祖国和社会,也是对祖国的一种报效方式。

2.写作。语文教学中的另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写作,笔和纸是表达学生思想状态最好的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好阅读与写作的连结关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当下社会中充满了利欲,这也影响学生心性,为避免学生形成金钱至上的观念,教师要深入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是时代的相应教育。以九年级上册中第五课《敬业与乐业》为例,作者梁启超通过三部分清晰的陈述,揭示了文章主题:勉励大家做到敬业乐业。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国家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黄旭华以及屠呦呦等人民科学家故事的讲述,让学生在课堂中看到科学家小小的身体中蕴含的大能量。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最后对国家乃至全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这正是敬业的魅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自己的生活,将环卫工将马路打扫得十分整洁,交警在严寒冬日依然在道路上解决交通问题等日常现象写出来,通过自己笔下的涓涓细流,体会敬业带给社会和自己的重要性,通过名人和平凡故事的连结,阅读与写作的连结,将敬业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3.学习方式。课堂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也是需要教师矫正的,目前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依然存在逃避心理、依赖思维,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不良影响。在课堂上,教师要摆正学生位置,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主要可体现在鼓励学生大胆发问,敢于质疑的态度,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的同时培养合作意识,设置仿写,评论等环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写作发散思维等。

(二)在生活日常中以长期坚持方式保持德育

语文与其他学科的不同在于,教学场所不仅存在于教室,更存在于教室之外,课堂之外。课堂上的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德育渗透也不可忽视。例如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在班级中制定相关班级公约;在学校中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在活动中感悟传统文化魅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进行垃圾分类大评比来普及垃圾分类常识;鼓励学生给父母朋友写信,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情感或是想法,增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以柔和的方式化解冲突;经常与学生交谈,做学生的“心灵使者”,试着和学生做朋友,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入养老院,为孤寡老人送去爱心,在活动中感悟自己能给他人带来的力量……

三、结语

语文无处不在,德育也同样,教师要真正将语文知识与德育化为无形,以春雨的姿态融入学生心灵,才能发挥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课堂德育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兴趣
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用课堂留白创新语文教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