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研究

2020-08-03许可瑞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化氛围体育文化高校

摘  要:高校是一个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的机构,因此,大学生校园文化兼具了教育、导向、规范约束以及辐射的功能。在我国悠久的儒道文化影响下,对于高校体育文化仅仅只有30多年的研究,当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高校体育文化仍处于需求上升阶段,总会存在许多不足。本文将结合扬州大学,浅析体育文化在当代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利用高校体育文化的功能分析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对于扬州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些建议,以及为扬州大学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文化氛围  高校  体育文化  扬州大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4(b)-0117-02

Abstract:College is an institu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cultural knowledge and spiritual quality. Therefore, campus culture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the functions of education, guidance, regulation and restriction as well as radi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long-standing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culture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only more than 30 years of research on college sports culture, and of course, many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However, as college sports culture is still in the rising stage of demand, there will always be many deficiencies.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Yangzhou University, analyze the status of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mporary campus culture, use the function of university sports culture to analyze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its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angzhou University sports culture, and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angzhou University campus sports culture.

Key Words: Cultural atmosphere; University; Sports culture; Yangzhou University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强调了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地位。而扬州作为地域和民族性比较突出的城市,同时也凸显了扬州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相对薄弱。本文基于上述背景,旨在进一步探索扬州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更大可能地发挥高校体育文化的积极作用。

1.2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以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结合扬州大学体育文化,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以理论指导实践为宗旨,探究高校体育文化的结构特征以及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应对措施。

2  高校体育文化

2.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在20世纪80年代的“校园热”带动下,高校体育文化史才逐步被人们所了解,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校园内的特定范围,教职工和學生经过历史实践,共同创造出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1]。虽在领域内很多学者虽然有不同的界定,但研究的实质基本一样。

另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比中小学校园的体育文化更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

2.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课程设置

(1)体育课。

体育课属于基本组织形式,对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组织性。

(2)各类体育竞赛。

体育竞赛分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项目分类多种多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体意识。

(3)体育文化节。

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互动沟通是通过体育文化节为纽带进行交流,这就是高校体育文化窗口功能的体现。

(4)运动队训练。

通过运动队的训练培养高校校园内的运动氛围,并且在体育专业上培养体育骨干,为国家输送人才。

3  分析讨论

3.1 文献综述分析

(1)体育物质设施配备的齐全,除了能烘托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更让学生第一时间感受到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2]。

(2)学校体育文化标志着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态度,对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起到推动的巨大作用[3]。

(3)伟人毛泽东曾经指出“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

通过整理相关研究文章,特地选出适合本文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从上述文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3.1.1 体育文化的匮乏

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里,体育文化甚至被一些师生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他们体育文化意识非常薄弱,只要身体健康就行,教育者也往往也懈怠于强调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因此,类似的体育文化需求与实际情况形成的矛盾亟待解决。

3.1.2 体育文化的误区

(1)高校体育文化氛围是部分学生自发形成的,无需引导。

(2)表面主义,轻视实际行动。

(3)体育项目发展不均衡。

3.1.3 高校体育设施落后

高校学生的活动场地往往在校内场馆,根据自己的兴趣不同而对于运动器材所满足,机械重复的田径运动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望

3.2 比较分析

3.2.1 高校体育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与关联文化产生影响,相互融合,呈现一种亚文化的形态。

3.2.2 关于扬州大学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个三分结构中的客体,更为重要的是主观意识。因此传播和灌输体育文化的理念才对扬州大学体育文化未来的发展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3.2.3 关于扬州大学课外锻炼项目的比较分析

笔者在扬州大学校内随机对60名同学进行了短暂的访谈并记录如下。

其中男生41人,占比68.3%,女生19人,占比31.7%

由表1可以看出,羽毛球、乒乓球和排球均是我国体育竞技项目的强势项目,而跑步则对体育物质设施没有要求,一个社会体育文化对于个体单位体育文化的影响相当显著。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通过对于文化、体育文化、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结构特征以及功能和课程设置的全面分析基础上,得出制约高校文化体育的因素如下。

4.1.1 传统文化的影响和陈旧观念的局限性是制约的主观因素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个由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所组成的多维的开放的有机系统,本身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扬州大学要摒弃以前的糟粕观念,适当调整,稳步尝试创造更为先进文明的科学体育文化体系,使扬州大学体育文化早日实现价值最大化。

4.1.2 经费投入的薄弱和师资力量的缺乏是制约的客观因素

(1)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在体育经费方面高校也仅能维持体育教学的基本开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尽最大可能地对于高校校园体育硬件设施给予了扶持,使高校体育文化在建设方面有了全面提高,但随着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需求,依然存在着经费捉襟见肘的尴尬矛盾。

(2)从文化传播来讲,扬州大学体育文化专业的师资力量储备相当薄弱,在这里,希望这一代扬州大学的大学生在以后能够真正做到对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视和传播。

4.2 扬州体育文化的亮点

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确实相比同级别的其他城市要先进,而且着重于体育休闲公园的修建,不但给扬州旅游产业带来了增益,也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近2年,扬州积极举办世界体育赛事峰会,并逐步增加青少年体育项目的比赛及社區健身设施的建设。

4.3 关于建议

(1)资源的有效利用。

结合扬州的社会体育文化氛围,加大对于扬州大学校园内的体育文化宣传力度和手段,将社会体育文化与扬州大学体育文化融合到一起,从而和谐平衡的发展。

(2)引进专业人才。

给扬州大学配备体育专业的师资力量,着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体育行为习惯,并传播弘扬高尚的体育精神。

(3)举办课外课程和比赛。

积极举办同城内高校之间的体育项目德比比赛,促进各大高校大学生之间体育文化的交流,以此来带动高校之间的体育互动和效应。

(4)增加体育物质设施。

对于经费的投入做有效的计划贯彻执行下去,除了增加体育物质设施外,还要做好后期的保养修缮工作,以此来提高体育器材设施的利用率。另外,大力扶持体育教育方面的创新科学实验,培养优秀的体育专业性人才。

4.4 展望

中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道路还是漫长的,在未来,贯彻落实好体育法规,优化体育教学,改进体育管理理念,实事求是的发展下去。

同时也希望扬州大学的体育文化能成为全国高校的领头军,为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 朱柏宁.校园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1999(2):59-61.

[2] 邓跃宁.论学校体育环境及建设[J].四川体育科学,1995

(1):36-40.

[3] 张予东,李长新.关于学校体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4(6):180-181.

[4] 王成军.对我国普遍高校体育课“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思考[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2):75-76.

[5]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9.

①作者简介:许可瑞(1996,10—),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文化氛围体育文化高校
加强管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学校探究
弘扬民族音乐促使民乐走进学生心灵探究
文化经济思维下的艺术理念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秦山30万机组核安全文化水平的推进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