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的探讨

2020-08-03汪军

校园英语·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融入路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既要进行知识的传授,又要承载立德树人的责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中。本文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I》教材第一单元为具体案例,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校史文化三方面思政元素,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探讨

【作者简介】汪军(1973-),女,安徽肥西人,豫章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2017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正所谓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目前,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融入的有效路径,那么《大学英语》如何进行有效的融入?思政教学方法有哪些?本文将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 综合教程》第一册Unit 1为例,具体探讨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

二、融入路径探讨

《大学英语》是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也是高校的一门人文通识课,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因此,在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实现《大学英语》素养目标中的思政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结合学校特点,笔者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设计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融入: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校史文化。我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百年老校,文化底蕴深厚,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就要教育学生传播中国的故事、校园的故事。接下来笔者选取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Unit 1 The Pursuit of Dreams(追求梦想)具体介绍该单元在各个环节如何进行思政融入。

开学第一课,一定要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笔者选取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的句子“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带领学生进行英文翻译,从而引出“我们都是追梦人”,(We are all dream chasers)由此开启第一单元的学习。该单元主题是“The Pursuit of Dreams(追求梦想)”,围绕这个主题,制订“引导学生要心怀梦想,勇于追梦,无论身处何境,都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样的思政教学目标。

导入环节采用问题导入法,课前要求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阅读有关钱学森和乔布斯两位名人的故事,课堂上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What dream did each of them have and work hard to achieve?(他们的梦想分别是什么?)2.What difficulties did they come across when pursuing their dreams? (他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遇到了什么艰难险阻?)3.How did they realize their dreams?(他们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学生们在思考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是在学习两位名人为追求梦想,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个人梦想的精神。同时,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此生唯愿长报国!学习完两位名人艰苦奋斗的故事之后,引入我校优秀校友刘和珍的故事与学生产生共鸣,带领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中的语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True warriors, dare to face the bleak life, dare to face dripping blood. )让学生进行翻译,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潜移默化地在该环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内涵。

本单元重点学习第一篇文章Deaf DJ(聋人打碟师)的故事,采用问题导入法让学生阅读文章并找出聋人Robbie Wilde的梦想,在此环节设计教学活动:新生许愿树。学生可以在许愿树上写下自己的梦想,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心怀梦想,有所追求。课文学习的重点是带领学生在文中找出聋人Robbie Wilde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本篇文章的难点是解决why的问题,也就是聋人Robbie Wilde是如何实现心中梦想的。此环节采用讨论法进行思政融入。通过以上“what,how,why”三大问题的解决,本单元课程思政的目标“引导学生要心怀梦想,勇于追梦,无论身处何境,都不放弃自己的梦想”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心中。另外,词汇部分学习时也有思政内容的融入。比如,在单词strive for的学习中引用了“Chinese youth of the new era should strive for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从而告诉学生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自然地引出“中国梦”这个主题,也让他们清楚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和担当,要做有理想、有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新青年!学习完本篇文章后,向学生讲述我校2018年成立的豫章儿童康复中心“折翼天使”的守护者(Guardians for angels without wings)的故事。

课后作业中也融入了思政内容:布置学生们查找有关刘和珍的故事,并学会翻译鲁迅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经典语句;征集学生的经典译文:钱学森荣获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華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与传统文化结合,推荐阅读古文《祖狄北伐》,了解闻鸡起舞及祖狄的历史事迹;聆听马丁·路德金的演讲“I have a dream”,背诵其中的经典语句,感受名人为梦想而战的大无畏精神。通过学习钱学森以及校友刘和珍的爱国精神,学习聋人Robbie Wilde的故事,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坚持梦想,敢于追梦的精神。

Reading & Comprehending部分,课前安排学生课后自主阅读这两篇文章,了解另外两位人物的追梦之路,同样围绕“what,how,why”这三大问题展开思考,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What is your dream before? Did you achieve your dream by yourself? Why or why not?师生们畅谈心中的梦想故事,讨论如何梦想成真,同时结合新东方的发展历程及俞敏洪在北大的演讲内容展开深层次的探讨。

经过导入、课文学习以及广泛阅读相关主题内容,学生们基本掌握了相关的语言知识点,有了前期的相关语言以及文化内容的积累,接下来就是通过speaking和writing让学生们把所学内容输出展示出来。Speaking環节设计教学任务:学生围绕《中国梦,我的梦》进行个人英文演讲,要求学生要把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正如学生们在演讲中所抒发的个人情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梦,是追求,是奋斗,是挥洒的汗水。今天的中国梦不仅是强国之梦、富民之梦,更是民主、和谐、文明之梦。”台上演讲的学生激情澎湃,尽情抒发心中所思所想,台下的学生听得热血激昂,掌声不断。在这样的氛围中,“爱国、奋斗、中国梦”等思政内容自然地融入学生心中,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价值观。Writing环节则组织学生学习优秀演讲文章Chinese Dream, My Dream,练习写作该主题文章,鼓励学生要有必胜的信心去战胜困难,克服困难。课后布置学生观看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的微纪录片《无奋斗,不青春》,并完成段落的翻译。在翻译段落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深刻体会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无奋斗,不青春”!

三、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需要教学者不断挖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充分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中。用好课堂教学教学这个主渠道,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建设中融入有特色的思政元素和思政内容,从而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微纪录片《无奋斗,不青春》[OL]. http://news.cctv.com/2019/05/04/ARTITPvL5bvRaPz5mnoXCz6m190504.shtml, 2019,5,4.

[2]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J].大学外语教学研究,2017(11).

猜你喜欢

融入路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关于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职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路径的探索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