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下英语专业模块化实训课程设计探究
2020-08-03段欢庆王飒
段欢庆?王飒
【摘要】为了有效培养英语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本文从前期准备、基本要求、体系构建和实施条件等四个方面探究有效的实施策略,打造基于“语言+”理念的模块化实训课程体系,重构语言技能+职业素养为导向的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语言+”理念;英语专业模块化;实训课程
【作者简介】段欢庆,王飒,海口经济学院外贸外语学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愈加希望高校毕业生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高超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在此形势下,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英语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改革,应该打破传统课程的学科知识体系,将语言知识按照专业能力发展需求进行重新整合,遵循社会需求,建立基于“语言+”理念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实现培养具备“语言应用能力+某项专业技能”(英语+商务、英语+教育、英语+翻译)的英语人才目标。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实训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
在任何教学改革的前期准备中,教师理念的转变都是一个关键,英语专业由于理论性较强,同时缺乏科学系统的实训课程体系,大部分教师都习惯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即使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训练或者应试技能训练,也多以机械操练的方式进行。因此,教师首先要积极转变观念,提高对实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在设计模块化实训课程时,必须重点考虑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其中社会需求指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个人需求指学生个体的需求。要了解社会需求,必须进行针对性的专业社会调研,通过调研全面地了解国家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指导意见、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素质的需求、毕业生就业体验等。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和需求都决定了学生独特的个人需求。实训教学如果想有效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必须认识到学生个人需求的多元化,通过调查和沟通等途径了解学生在实践学习方面的特殊需求,进行需求分类与分析,制订相应措施,在实训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综合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才能够保证模块化实训课程设计准确的目标定位。
在进行模块化实训课程建设时,应该将重点放在英语语言技能的应用以及实际工作情景的模拟性操练上。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毕业时基本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要注意科学性和合理性,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与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相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二、模块化实训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模块化实训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目的明确。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某种或某几种语言技能相融合构成英语实训教学的课程模块内容。根据内容设计该模块的实训任务,明确实训步骤和要求,师生在教学中围绕实训要求对实训任务进行训练,才能确保达到实训目的。第二,模块化实训课程需要进行非线性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结构的转变是由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多元性和灵活性决定的。非线性的教学设计结构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尤其是實训课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教学信息反馈,对教学模块之间的关系进行及时调整,在动态中掌握整个教学过程。模块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推进的。第三,模块化实训课程设计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在实训课程中,学生应该主动进行语言信息的加工和语言知识的监控,教师起辅助作用。在实训中,学生要在实际情景或模拟情景中,结合课题或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的形式,主动进行大量的训练,主动利用各种资源和信息进行意义建构。
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统筹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能力要求,需要为模块化实训课程制订专门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具体形式包括实训教学大纲、实训开课计划表、实训指导手册等,内容涵盖实训目的、实训时间与地点、参与人员、操作流程、考核评价标准等,对实训课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引导。
三、英语专业模块化实训课程体系构建
在英语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中,实训课程与英语基础课程应该互相辅助,同步进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训课程在课时总量中的比重要占到一半以上,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在教学安排上应该进行统筹规则,分阶段而又保持连贯地进行,按照难度的递进程度考虑其纵向分布,按照内容相关因素考虑其横向关联。实训组织形式上可以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将模块教学内容设计为实训任务,任务设计围绕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需求进行。
实训课程可以分为三大类:提高英语语言技能的实训课程、提高英语职业技能的实训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的实训课程。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后首先涉及的往往是关于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的任务,因此,第一类英语语言基础技能实训模块课程就包括:听力技能训练、口语技能训练、写作技能训练、翻译技能训练等。在“语言+”理念下,将英语实训课程与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结合起来,以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为依据,探索职业化课程,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帮助学生在工作中使用英语完成工作任务。第二类英语专业技能模块实训模块包括:电子情景训练、模拟工作情景实训、英语能力拓展训练等。大部分用人单位将英语等级证书或其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招聘的重要参考条件,还有相当多的毕业生有出国的需求,因此,设置第三类个体需求技能实训模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此模块课程包括:英语等级考试训练(CET、TEM)、英语水平考试训练(雅思、托福、托业、国才翻译证书考试训练等)。
实训课程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心理认知规律,按照难易程度,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强调认知,主要以参观见习、职业指导和企业宣讲讲座、制订职业规划等方式进行,让学生对专业工作有初步的认识,对未来的就业进行初步规划;第二阶段强调基础语言技能训练,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应用技能。第三阶段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在模拟情景中对学生进行职业英语应用技能实训,可以通过模拟实训平台、实训周、短期企业见习或实习等方式进行。第四阶段注重对学生进行较高要求的综合语言技能实训,提高学生专业素质,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四、英语专业模块化实训课程的实施条件
为了保障模块化实训课程顺利实施,首先,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设施、专业模拟实训场地、实训基地等,还有能便捷使用的线上教学资源。其次,需要提高实训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不仅要了解和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最好还具备职业实践经历。此外,还应该逐渐为实训教学选择或编制配套的教材或讲义。
总之,英语模块化实训课程设计应该以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对学生专业素质和语言能力的预期要求为依据,以实训任务作为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注重加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充分体现课程设计对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宋锡辉.论实训课程与实践性教学的实践基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91-95.
[2]戴炜栋,张雪梅.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外语界, 2007(4):10.
[3]徐理勤,赵东福,顾建民.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看学生能力的培养[J].高教探索,2008(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