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减税降费”探析财税改革与财政政策运用

2020-08-03饶彬

财会学习 2020年16期
关键词:减税降费财政政策

饶彬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财税改革成为近年来宏观调控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以财税改革及财政政策为研究对象,将财税改革与财政政策的内涵作为切入点,从减税降费带来的改变、财政政策的落实方法、财政收支的管控力度等方面对探析财税改革与财政政策运用做详细阐释。

关键词:减税降费;财税改革;财政政策

现如今“减税降费”是财政宏观调控中的高频词汇,当经济下行出现困难时,减税降费能够有效改善现有经济环境,同时推动供给侧改革等相关政策的高效落实。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减税降费等财政政策的了解,降低发展过程中的难度,为经济环境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财税改革与财政政策的内涵

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是“减税降费”的主要内容,更新原有的财税制度不仅能降低税务收入,同时可促进相关财政制度的建设发展。增值税在财税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税收制度中,企业面临的税务压力较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对税务工作的配合度,同时企业的相关产品的价格会持续上升。增值税改革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企业纳税得到相应的调整,税率整体调低,优化增值税本身的内部结构,从而为内需的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是降低对个人薪资的征税力度,减少了中低等收入群体的征税压力。由于个税的征收标准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更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传统的个税制度已经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导致个税对个人薪资的占比逐渐增大,生活压力随之提升。

个税的改革满足了居民对税费调整的需求,减少了个税对薪资的划分,有效提升工作积极性以及收入水平,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个人所得税会不断的优化提升,从而推动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是为退休员工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同时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1]。企业原有的社保制度存在较多问题,严重降低了对生活的保障力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缓解了这一现象,加强了国家的参与力度,降低企业的经济压力,强化了社会保障力度,同时增加社会保障金的征收力度,为退休员工的生活提供稳定保障,推动社会的平稳发展。“减税降费”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力量,能够有效改变现有的税收状态,从而最大限度提升税收质量。

财政政策具体围绕改革、民生、增长等方面进行,改革是推进管理制度的全面更新,通过科学展开预算工作,实现预算透明化的同时将社保正式划分至预算范围内,进一步扩大预算工作的范围。在科学预算的情况下,强化对经济收支的管控力度。民生主要涉及到教育、醫疗、社保、住房等方面,教育方面是强化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确保贫困地区学生享受义务教育权力。医疗方面是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强化卫生医疗服务标准。社保方面是通过调整纳税制度,稳固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对最低生活保障力度。住房方面是通过宏观调控,稳定现有房价,维护居民正常住房需求。财政政策是现有经济理念的集中体现,能够有效维护市场环境的稳定,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平稳发展。

二、从“减税降费”财税改革与财政政策运用

(一)减税降费带来的具体改变

近年来,公共项目的预算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左右,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呈上升趋势,公共项目支出的力度不断增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中小型企业凭借税率下调的优势,不断壮大自身发展实力,通过调整商品价格抢占市场,提升竞争优势,为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贡献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减税降费”能够发挥市场的自发性优势,推动市场竞争的科学发展,降低恶意竞争现象的发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其创新意识,为现今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力量源泉。随着“减税降费”的不断深化,个人所得税对薪资的划分逐渐降低,居民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发展,居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除此之外,税率的调整能够提升财政工作的透明化,降低腐败现象,增强相关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不仅如此,“减税降费”在优化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经济收支工作的紧张感。由于原有的税务制度存在较大的隐患,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税务及财务部门通过对现有经济情况、平均收入水平的考察,采取适当的调整措施,凭借预算工作的积极影响,不断提升财务政策的科学性。财税改革政策的推行与实施,能够有效增加相关工作的稳定性,并对于财政工作中的不合理部分及时调整,以预算结果为指导,加强对资金的管控力度,从而规范具体财政工作步骤。

(二)科学运用稳健的财政政策

基于“减税降费”的影响,公共项目预算的波动幅度明显降低,财务支出得到有效的控制,对于公共工程建设的资金支出逐渐明细化,财政政策的落实工作呈稳健化发展[2]。与此同时,科学的预算能够控制财政赤字的增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的债务率。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降低了经济迅速发展对政策手段的影响,并在政策运行中根据经济的具体发展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政策的优势,同时控制经济发展风险的发生。在具体的政策运行中,由于相关财务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政策的落实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是对工作中存在的隐患采取慢处理的方式,针对具体问题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解决手段,反复磨合后彻底解决隐患问题。

传统的政府财政工作中,债务数量以乘法的方式倍增,政府债务压力大,一定程度上为腐败现象提供良好的空间。为此,稳健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强预算工作的准确性、明细公共项目的支出、提升财务工作的科学性、最大限度政府债务的增长、强化宏观调控的力度,杜绝腐败风气的蔓延。具体的预算工作中,要压低财政的赤字率,在充分了解部门和专项债务的基础上,制定财政赤字的最高标准,从而实现预算工作的最佳化。通过科学运用稳健的财政政策,降低财政工作的失误率,增强具体财政工作的灵活度,从而推动财税改革等相关工作的发展。

(三)强化财政收支的管控力度

推行“减税降费”工作的同时,要提升对资金支出工作的控制力度,从而推动财务工作的稳定发展。具体工作中,可将与民生有关的项目作为重点支出方向,满足现阶段居民对物质生活水平的需求,同时顺应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预算过程中确保此类支出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如运算赤字较多,可通过压缩其他支出项目的方法满足民生项目的支出需求。其他支出项目的压缩机率可控制在3%-5%左右,同时做到在不断的压缩中强化对财政工作的管控力度[3]。随着对资金支出力度的增强,减少了资金流通过程中的违规操作现象,确保资金运用的准确性。

除上述方法外,财务管理工作中可要求各支出部门对资金的运用方向做明细的报表,推动支出工作的透明化发展。由于支出工作涉及范围较多,在报表工作中,可借助资金支出时的发票对相关工作进行佐证,防止工作中腐败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在部门收到财政拨款前,要对整项工程的具体计划做详细分析,提升工作步骤的科学性。确保项目工作计划无隐患问题,在财政拨款发放后可展开具体的建设工作。强化对财政收支工作的管控力度,能够有效提升财政宏观调控的准确性,同时建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增强财政部门的信服力。随着民生项目的建设力度逐渐增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政府形象,同时推动财政部门内部结构的科学化改革,降低相关财政决策的失误率,真正实现财税改革等工作的高效落实。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落实财政政策推动财税改革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财政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正确认识减税降费是供给侧改革稳步前行的重要力量。由于当前的财政工作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因此在具体的经济工作中,要加强对相关工作的落实,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情况,最大限度贯彻改革思想及方案,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志勇.从“减税降费”看财税改革与财政政策运用[J].财政监督,2019 (10):19-22.

[2]本刊评论员.积极财政政策聚力增效财税体制改革不避艰难[J].山西财税,2018 (04):1.

[3]闫坤,刘陈杰.2017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加强金融监管与财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J].经济研究参考,2017 (44):3-24+49.

猜你喜欢

减税降费财政政策
河南省减税降费提高企业获得感访谈启示
分析近年来我国减税措施频出的原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企业减税降费政策研究
美国减税对中国影响及应对措施
浅议通过税收政策提升企业经营管理
“减税降费”保障中国经济轻装前行
央行不能逃避责任
基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经济增长的动因
萧条经济学、恶性通货膨胀和赤字研究
正确理解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