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对高中生功能性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2020-08-03李明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探究核心力量训练对高中生功能性运动能力的影响。通过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验,实验组通过核心力量训练的介入,7个测试动作中,跨栏架步、直线弓箭步、稳定俯卧撑和旋转稳定性等动作模式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其他提升不显著,就整体而言,实验组学生的功能性运动能力得到提高;对照组学生的7个测试动作虽有提升,但提升不明显,就整体而言,对照组学生的功能性运动能力提高不明显。
关键词:体能训练 核心力量 动作模式 功能性动作筛查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4(c)-0048-03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experi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o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unctional sports ability.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experimented for three month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 the seven test actions, the quality of action modes such as hurdle stance, straight-line lunge, stable push-up and rotation stability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other improvements were not significant, as a whole, the functional motor 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improved, although the seven test action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improved, the improvement was not obvious, as a whol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mprovement of functional motor ability was not obvious.
Key Words:Fitness training; Force at the core;Action mode;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核心力量的概念由歐美学者提出,经过反复论证,逐渐被引入到竞技体育领域。其自引入我国以来受到体育界的热捧,他指的是对核心区域的稳定肌与原动肌进行抗阻训练,其中稳定肌可维持躯干的稳定,原动肌则为其他肌肉的发力提供动力源泉,核心区域则指的是人体的膈肌及以下、盆底肌及以上,包括其中的各种组织和系统。核心力量训练有区别于传统的抗阻训练,传统的抗阻训练偏重于四肢,忽略了躯干环节,阻碍了上下肢的协同配合,长此以往不利于运动员整体素质的发展,核心力量训练的发展弥补了传统抗阻训练的不足,补足了传统抗阻训练缺失的环节,核心力量的加入可以有效的提高运动员运动链上的薄弱环节,减少动作代偿的出现,为运动员整体素质的发展提供保障。研究通过对普定县第一中学高一年级40名男性学生进行核心力量训练,而后通过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对40名学生的功能性运动能力进行评估,以此来评价核心力量训练对学生功能性运动能力的影响,进而为体育教学内容的改进提供思路。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核心力量训练对高中生功能性运动能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搜索有关核心力量训练的相关期刊,筛选整理出符合本研究的文献,提炼出符合本文所需要的知识点,对其进行综合评述。
1.2.2 数理统计法
通过SPSS 21.0软件对实验前后FMS测试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1.2.3 实验法
(1)实验方案设计。
根据FMS测试结果,选取普定县第一中学高一年级40名男性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20名为实验组,20名为对照组。实验前,对2组学生进行前侧,确保两组学生FMS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实验组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干预,实验结束后,进行后侧,对2组学生实验前后2次FMS测试成绩分别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然后对实验后2组学生FMS测试成绩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整理、总结,得出结论。
(2)实验控制。
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的信度,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和场地因素对教学过程的影响。2组的授课教师为同一名副高级职称体育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李鸿江所著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田径》教材为基础。采用教测分离原则,实验前后FMS测试由另外2名中级体育教师执行,功能性动作筛查的标准执行Gray cook所著的《Movement 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s》中FMS测试章节。实验组的核心力量训练由本人负责,内容皆选自Nicholas Ratamess主编的《ACSM体能训练概论》。
(3)实验所需器材。
体育教学教具、FMS测试工具。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前FMS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如表1所示,实验前对照组FMS测试成绩平均为14.025,实验组为14,通过对2组FMS测试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FMS测试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实验。
2.2 对照组实验前后FMS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对照组FMS测试成绩平均为14.025,实验后平均成绩为14.475,通过对对照组实验前后FMS测试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前后对照组FMS测试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传统田径课堂教学对高中学生功能性运动能力影响不显著。
2.3 实验组实验前后FMS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如表3所示,实验前实验组FMS测试成绩平均为14,實验后平均成绩为16.73。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实验组各项成绩均有提升,其中以跨栏架步、直线弓箭步、稳定俯卧撑和旋转稳定性等动作模式提升最为显著,直膝抬腿动作模式提升较为显著,深蹲动作模式和肩部灵活性动作模式提升则不显著。这说明核心力量训练能够非常显著的提高跨栏架步、直线弓箭步、稳定俯卧撑和旋转稳定性等动作模式的质量,可以显著改善直膝抬腿动作模式,对深蹲动作模式和肩部灵活性动作模式的影响则不明显。
2.4 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后FMS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实验后将对照组数据与实验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后实验组除深蹲、肩部灵活性和直膝抬腿等动作模式相比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其他均有明显的提高,这说明通过核心力量训练的介入学生的功能性运动能力得到有效改善(见表4)。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对2组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验可知:在7个测试动作中,跨栏架步、直线弓箭步、稳定俯卧撑和旋转稳定性等动作模式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他3个动作模式虽有提高,但提高不显著。就整体而言,实验组实验前后20名学生FMS测试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核心力量训练的介入提高了学生功能性运动能力。对照组FMS测试成绩则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说明传统田径教学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功能性运动能力。
核心力量训练手段新颖、方法独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同时丰富了体育课堂,为体育课堂中的体能训练内容提供了新的选择。
3.2 建议
高中体育课堂进行抗阻训练时,应将核心力量训练纳入其中,从而补充传统抗阻训练缺失的环节;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到课余体育训练,如篮球队、足球队和田径队,从而强化学生对抗时的稳定性,上下肢进行力传导的流畅性;采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练习手段丰富体育课堂,优化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韩春远,王卫星,成波锦,等.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问题——核心区与核心稳定性[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2):117-120.
[2] 林华,王润生,丛培信.核心力量训练原理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70-72.
[3] 姜瑞华.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1):47-49,53.
[4] 张永泰.核心力量训练对高考体育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十堰市车城高级中学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17.
[5] 李鸿江.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3-210.
[6] Nicholas Ratamess.ACSM体能训练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79-305.
[7] Gray Cook.Movement 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s[M].New York:On Target Publications,2017:1-71.
①作者简介:李明(1990,12—),男,汉族,安徽濉溪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