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解学生矛盾,班主任有妙招

2020-08-02张艳

教育家 2020年26期
关键词:共情生气矛盾

张艳

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是班主任的必修课。有一次,我收到学生小Q妈妈的短信:“张老师,今天放学前,小Q与小C及其他几名同学一起排桌椅。小Q觉得他已经排整齐了,但是别人都说他没有排整齐。最后双方起了争执。小C一声令下,其他几人一起把小Q的手从桌子上掰开,把桌子排成他们认为整齐的样子。孩子回来后非常委屈,也很生气。我觉得小C这样的行为,实在不妥当,而且已经不止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了。”第二天,我询问后发现确有此事。随后,我和小C妈妈进行沟通,希望家长能提醒孩子在和同学相处时,要规避一些会引起误会的言语,也要注意安全。小C妈妈希望我能相信小C是个友善的孩子,他说的话不是小Q妈妈所理解的意思。电话中,小C妈妈边说边哭得像个孩子。

结束通话后,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回想起此前家长反映情况时也往往带着委屈或气愤,我不禁反思:面对孩子间的小矛盾,家长的反应为何如此强烈?如何让孩子们学会相处,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 : 情绪、认知和需要

带着这些问题,我询问了小C和小Q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我发现听到孩子诉说学校里不愉快的事情时,家长的第一反应是给孩子讲道理或者支招儿。可是,孩子诉说的事情可能只是部分事实。在此基础上的支招儿,多数也无法对症下药。几次下来,家长内心也很烦躁,负面情绪随之而来。

情绪是我们碰到某件事情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外在表现和身体反应的综合。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当孩子有情绪时,家长只需全身心地倾听,与孩子共情。当孩子的情绪得到处理后,他们自己便会想出解决的办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说过: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

解决矛盾 : 共情、同理和倾听

我决定再次找小Q谈谈。

我:昨天回去的时候,你在气什么?

小Q:小C说了句“上”,然后他们一起把我的手掰开。我觉得他们欺负我。

我:他们都听小C的,还一起掰开你的手,让你觉得很不被尊重,是吗?

小Q:是的。还弄疼我了。

我:一定挺疼的,让我看看。(重视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感到被关心和体贴)

小Q:我觉得桌椅已经摆齐了,可是他们都觉得没有。我就很生气。(慢慢说出生气的真正原因是劳动没有被认可)

我:你觉得他们都没有认可你的劳动成果,是吗?

小Q:是的,他们都这么说。

我:所以,你更加坚持你已经摆整齐了而不愿松手,是吗?

小Q:嗯,然后他们就来掰我的手了。

我:如果我是你,我也会很生气(共情孩子的情绪)。那他们都说你没有摆整齐,你现在想想真的摆整齐了吗?

小Q:(思考了一会)好像确实没有。我:你想到了什么?

小Q:当时小C比划给我看,告诉我没有对齐。但我觉得很没有面子,所以就生气了。(孩子认识到自己是因为认可和支持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才生气)

我:现在还生气吗?

小Q:不生气了,我还是想和小C一起玩的。

整个过程中,我所做的就是全神贯注地看着他,听他讲。当孩子被聆听时,他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审视自己的言行。从班里孩子一年级起,我就开始慢慢教他们认识情绪名称,感受情緒的力量,看到情绪背后的内心想法。现在当同学间发生矛盾时,他们会主动告诉我,并表明自己的情绪。此时老师再进行同理倾听,学生的负面情绪值就会下降,他们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到情绪背后的想法,从而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对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当我们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时,他们的成长与领悟,或许能成为我们意想不到的“礼物”。

(作者单位:上海市徐汇区东二小学)

责任编辑:王梦茜

猜你喜欢

共情生气矛盾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矛盾的我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矛盾多发”可怕吗?
生气了怎么办?
生气了怎么办?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生气汤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