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微腐败有效治理的路径探析

2020-08-02李小勇

各界·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基本路径必要性

李小勇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深,“不敢腐”的威慑作用日益显现,有效地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但一些基层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还未完全形成,“微腐败”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不仅严重地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也严重地损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高度重视、直面基层微腐败的特点与危害,探索其有效治理的必要性和基本路径,才能进一步铲除“微腐败”滋生的土壤,增强人民群众对正风反腐的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基层反腐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基层微腐败;必要性;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效惩治基层群众身边发生的一些微腐败问题,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廉洁奉公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有利于进一步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群众基础。

一、现阶段基层微腐败治理的必要性

(一)基层微腐败治理是巩固党在基层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

俗话说“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農村村干部,他们在当前我们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砥柱中流作用,是现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导力量,起着建设性的引领作用。在各项群众工作当中,基层干部最了解群众的诉求和愿望、生活实际,发展现状,与群众的联系最密切。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的改进和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全面贯彻落实,对提升党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崇高威信,对维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干部一旦贪腐,会直接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对基层发生的“微腐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要下大力气惩治,否则党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发生动摇。

(二)基层微腐败治理是保障基层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需要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党的政治生态的优化,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在我们党尤其在基层的深入开展。当前,一些基层干部,由于对自身严格要求不够,不注重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不注重提升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在利益面前丧失原则立场,迷失方向。一些基层干部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使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入党和工作动机不纯,不思进取,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时有发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基层政治生态,需要我们大力整治,确保基层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三)基层微腐败治理是党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需要

基层干部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广大基层干部要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冷暖、利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更加朝气蓬勃、兴旺发达。但个别基层干部为了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往往置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于不顾,弄虚作假、阳奉阴违、欺瞒哄骗,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政策漏洞把国家大量的强农惠农资金占为己有,使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扶贫政策大打折扣,不能产生实质的效果。基层微腐败极大地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严重地破坏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造成群众对党的不信任,破坏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需要大力整治。

(四)基层微腐败治理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从整体上对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进行严格有效的治理,就是任何人、任何党组织违背自己的初衷,违法乱纪,都要受到党纪和法律的严肃追究和制裁。基层微腐败行为,虽然在严重程度上大都比较轻微,但其具有数量多、人数多以及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等特点,对党在基层的形象往往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严重影响和削弱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监察部网站的数据显示,仅2019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的违纪乡科级干部3.7万人,一般干部4.3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16.1万人。因此,严肃查处人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行为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落脚点,有利于赢得民心,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二、现阶段基层微腐败的主要表现

基层“微腐败”直接损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破坏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当前,基层干部中存在的“微腐败”主要表现在:

(一)责任担当不够,懒政怠政

少数基层干部工作认真负责不够,担当意识不强。有的缺乏纪律观念,不能按时上下班,经常发生串岗、溜岗现象,影响单位形象;有的缺乏工作责任感,拈轻怕重,只愿意干自己分管和负责的工作,对群众缺乏热情,办事拖拉、推诿,不作为、慢作为、怕作为现象依然存在。

(二)政策落实不严,欺上瞒下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从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采取了优惠政策措施加大了对基层的帮扶力度。但有些基层干部在政策落实上存在不到位、不及时、不公正现象;有些基层干部在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重复投资,套取项目资金等,这些行为直接损害群众的利益,严重地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

(三)消费方式隐蔽,花样翻新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基层党员干部在杜绝“四风”方面有了突出的改进,但仍有个别党员干部顶风违纪,变相进行消费,公款吃喝更加隐蔽化,地点转移,费用转嫁等;婚丧嫁娶方面,极少数干部利用婚丧嫁娶、升学就业等顶风违纪大操大办或者化整为零分批操办,趁机敛财。

(四)工作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在特困群体救助、救灾救济物资发放等工作中不能秉公办理,不能严格落实政策,出现假公济私现象;还有少数基层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利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土地整理项目,危房改造等公共资源为个人捞取好处,以权谋私。

三、现阶段有效治理基层微腐败的基本路径

(一)大力加强基层干部政治理论和法治教育,提高党性修养

解决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要着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担当。要经常性的组织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以及十八大、十九大等新时代党的政治理论,不断提升广大基层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政治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关心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要着力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法治和廉政教育。经常性的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尤其是农村干部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开展警示教育、典型教育等活动,提升基层干部法律素质,增强廉洁自律观念,踏实做人、清白做官,真正做到廉洁从政。

(二)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及时有效地惩治基层微腐败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經验表明,只有真正做到了从严治党,党就会更加坚强有力,就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我们党一方面不断强化党员干部规矩意识、底线意识,拉起制度的红线;另一方面又以高压态势打击各种腐败行为,以及时严厉的惩戒时刻敲响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警钟,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甚至是身败名裂。对于基层微腐败,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的综合力量,时刻在精准惩治上下功夫,持之以恒开展“灭蝇”行动。要从制度、机制、方法上不断采取新举措,综合采取批评教育、党内处分、法律制裁等手段,加大打击力度,让微腐败无处遁形。

(三)完善基层用人机制,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治理基层“微腐败”,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用人机制,大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要着力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的集体智慧和模范带头作用,让那些党性观念强,能力突出,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选拔出来,带领群众致富;要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利用村民自治组织中的能人巧匠,为基层发展出谋划策,促进基层社会健康有序发展;要严把选举关,针对基层个别地方出现的选举中出现贿选、逼选等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选的破坏选举行为,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确保选民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选举权;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锻炼,鼓励“第一书记”以服务基层为荣,把带领基层群众脱贫致富当作人生最高价值。

(四)充分依靠群众媒体力量,加强监督

基层微腐败行为主要发生在群众身边,对群众的危害最为直接。当然,人民群众也最清楚、也最了解这些微腐败的各种表现,让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监督权利是基层微腐败治理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要充分发挥普通党员的监督作用,要选出体现村民自治的民意代表小组,让基层群众充分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最新政策。要畅通监督和举报的渠道,构建网络、电话、信函等多种形式的问题反映渠道,让微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主动接受群众、新媒体和全社会的监督,保证群众的呼声能传达到位,问题能够真实反映,最终实现基层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海晏河清,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五)强化制度约束,规范权力运行

规范权力运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治理基层微腐败有效的制度保障。治理基层微腐败要做到有章可循,依规而行、依纪而行、依法而行。要完善和健全基层治理各项体制机制,努力消除侵犯群众利益行为的制度诱因。对基层来说,要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机制,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健全具体责任追究制度,划分具体责任,细化责任分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要增强制度执行力。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制度,落实制度,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制度要求的必须去做,制度禁止的坚决不做,积极带动党员干部按制度办事,按规章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结语

总之,基层微腐败的有效治理,是新时代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整体政治素养,有利于基层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有利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为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政治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

猜你喜欢

基本路径必要性
基于审计视角下推动国家完善审计治理路径分析
学校文化建构的基本路径与内在机理
英语小班化教学模式之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及其路径探析
马克思主义如何紧紧抓住意识形态话语权
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基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