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坡变成“聚宝盆”
2020-08-02杨琴
杨琴
乐山市五通桥区兴无村地处偏僻,是该区纪委监委对口帮扶的市列贫困村,这里荒山坡地多,土层薄,农作物产量不高,群众增收困难。如何让兴无这方水土既能养育一方人,又能养富一方人,成了区纪委监委和镇、村干部们为之思索的难题。
“兴无村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留在村里务农的多是老弱病残,劳动能力欠缺。我和村‘两委多次探讨交流后达成了共识,希望通过发展产业,让兴无的百姓能‘在自己土地里挣钱。”区纪委监委机关党委副书记、五通桥区石麟镇兴无村第一书记周敏介绍。
在最初的两个月里,周敏和村组干部多次奔赴田间地头,请教农业专家,最终确定了在村上发展藤椒种植产业的思路,但很多群众固守传统农业模式,不愿意流转土地。村组干部多次入户走访,给村民讲政策、摆实例、算细账,最终273户村民将350亩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用于发展藤椒种植产业,集藤椒产销为一体的佳永家庭农场很快成立起来。
“藤椒采摘时效性强,用工量大,为了及时发布用工信息,村上組建了全村村民工作群,农场需要用工的时候就在群里喊一声,大家都积极报名。”石麟镇纪委书记马永亮介绍,“如今农场年产值达到150余万元,每年不仅能给本村村民带来10余万元的土地流转收入,50余万元的务工收入,还能增加2万多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如今的兴无村,产业发展已不再是一件新鲜事,土地流转也不再是一块“硬骨头”。尝到发展产业的甜头后,周敏积极和村干部进行商量,推动兴无村又流转160亩土地用于种植奶白茶,63.2亩土地用于发展生态农业。
兴无村变了,兴无人变了,以往的农民变成了就近务工的“农业工人”,曾经各谋出路的村民拧成了一股绳。就在2017年,兴无村3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村民们都过上了足不出村致富增收的好日子,往日的荒山坡,已变成造福一方人的“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