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政课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2020-08-02徐志强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语言能力思政课高职

【摘 要】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职生语言能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高职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培养提高高职生的语言能力,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高职;思政课;语言能力;培养

语言是传播文化的工具,是心灵的载体。良好的语言能力是高职生走向社会的基本素养之一,是高职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频率和层次越来越多,良好的语言能力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高职生的语言能力,不仅可以增强高职生的基本素质,而且对高职生今后参与竞争,走向社会,持续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关系重大。高职思政课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独具匠心,责无旁贷,并将持续发挥其特有的魅力。

一、高职生语言能力现状

目前高职生语言能力的现状不容客观。阳泉职业技术学院于2018年秋季恢复招生,由于地域,办学规模、影响力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招生起点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雪上加霜。主要表现总结如下:

(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微信、QQ等成为高职生之间相互沟通的一个重要方式,导致现今高职生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普遍越来越少。

(二)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寥寥无几,不会、不敢或者不想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沉默、观望代替了一切。

(三)受环境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说话不文明现象经常见到。部分学生粗话,脏话成了口头禅,令人担忧。

(四)理论肤浅,用词不规范,一些需要精准表达的思想用词不当。比如在一些原则性比较强,需要明确表达思想的问题上却出现了“大概可以吧”、“应该没问题吧”等不规范、不严谨的表述,很容易使一些人产生误解。

(五)绝大部分高职学生由于能力限制,参加国家、省级活动、比赛的机会比较少,语言能力得不到进一步地拓展和提升。

(六)一些高职生缺乏自信,不愿主动和人交流,甚至出现了在工作机会来临的时候,一些学生由于怯场而放弃面试的现象,十分令人遗憾。

二、高职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思政课是高职院校的核心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悟到,教师以什么样的语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会影响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所以,任课教师要认真、持续研究思政课教师语言对教学的影响。要想让思政课能够更准确、更深刻地传递深邃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思想,教师就必须苦练内功,把好语言关。因此,高职思政课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一)教育学生表述政治立场时态度要鲜明

学校教育历来是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的。我们要教育学生在表达政治立场时,态度上一定要直接明了、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干脆利落,清楚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千万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不能让人产生误解。

(二)教育学生表述政治立场时语气要理直气壮

我们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一定要自己真信、真懂马克思主义,科学、规范地运用专业术语去宣讲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生努力用科学的思想去武装自己的头脑,实现思政课教学铸魂育人的目的。

(三)教育学生用精确、精准的语言理解、感悟思政课的基本原理

思政课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社会科学,有着很强的、无与伦比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因此,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用精确、精准的教学语言进行讲授、提问和评价。对于专业术语,教师切记不要含糊其词。在阐述一些基本概念时,一定要使用精确的讲解语言把基本概念讲深,讲透,形象化、通俗化,循循善诱地将概念讲解明了。比如,关于人的本质、道德的起源、法治思维等诸多问题。

(四)针对热点问题要教育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述立场

教师语言应当注重针对性,不能盲目,不着边际。比如在讲解时事政治的时候,如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贸易、南海争端,援助非洲等问题上,既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同时要求学生表达立场时要学会用严格、规范的语言。这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不懂的、似懂非懂的问题,学生的痛点、热点、兴趣点,设计问题,激发灵感,从而增强思政课课堂语言的针对性。

(五)用真诚的情感影响学生,使学生用语言表达思想时能够饱含真情实感

學理论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在于将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追求。因此,在讲授理论时,尤其是讲授有些枯燥的理论时,教师一定要饱含激情,将自己对理论的敬畏、信服都带进课堂,用饱满的情感、激昂的语言词汇讲授理论,并努力用形象化的语言来阐述抽象的词汇,让理论教学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激发学生探寻、求知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在表达思想观念时,句句是真情实感,肺腑之言。

三、培养高职生语言能力的策略

(一)阅读

语文课有阅读,高职思政课也要有阅读,这是针对高职生语言能力现状所采取的非常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那么,阅读什么呢?十九大报告,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国家发展教育的方针政策,理论解读、司法解释等都可以组织学生阅读。阅读不仅可以帮助高职生理解其思想内容,还是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阅读,培养学生严谨、标准、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问答

课堂提问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一环。问什么?怎么问?问谁?都要提前做好预案。教师要提前设计好问题,注重选择学生平时表述不规范、不严谨的问题。同时,针对平时不爱说话、不善表达的学生的提问,也要有侧重点,从而培养学生规范、准确、连贯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歌唱

大学生对音乐情有独钟。思政课的很多章节都可以植入音乐元素。将歌声带入思政课课堂,实践证明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形式之一,比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的时候,在讲授中国精神的时候,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都很可以融入音乐元素,让学生们在歌声当中感受理论知识,触摸时代脉搏,在歌声当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很多章节都可以植入音乐元素。我在讲授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时,就加入了音乐元素,让学生们在歌声当中感受到中国精神!第一步,播放了学院拍摄快闪时录制的《我爱你,中国》MV,让学生们重温了快闪画面!利用多媒体将音乐展示出来,增强音乐作品带给大学生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不是被动地听课、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的探寻。这時作为教师要及时跟进,引导学生完成第二步“歌唱”祖国,及第三步“知晓”概念,即什么是中国精神,从而打破了传统讲授的方式,使课堂“靓起来”、“活起来”!通过这些音乐作品的感染,学生不但能够更加透彻地掌握相关知识点,还使很多学生锻炼了胆识,敢于开口讲话了,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了,歌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论辩

论辩可以开阔学生思维,锻炼论辩者的语言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搜索的能力,统筹分析的能力等等。还可以让论辩者开动脑筋,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发散思维。有利于培养高职生的团队意识和听说能力。思政课教师可以配合辅导员,结合班级管理,把班级问题讨论,班干部竞选、助学金评比等引入思政课课堂,科学训练、培养、指导学生,从而有效提升高职生的语言能力。

(五)志愿者服务活动

实践表明,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当代高职生非常热衷参与的一项公益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这也为我们组织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志愿者服务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思政课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高职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形式,对于加强面对面交流,提升信心,完善人生阅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鼓励学生到社区、车站、人才交流中心、福利院、体育馆等场所服务大众,提升语言能力。

思政课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立足社会需求,力争在社会关注、群众急需、青年热心的好事和急事上有所作为。通过青年志愿者的实际行动,在社会上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新风和正气,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同时也使高职生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培养信心,锻炼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演讲

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讲者面对众多听众,借助语言、手势、情感等阐述事理、发表见解、抒发感情。无论是前期大量语言材料的准备,还是现场口若悬河地发挥,演讲对于高职生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都是巨大的。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演讲训练,如自我介绍、课前5分钟演讲、一周新闻回顾、即席演讲、专题演讲等。

针对思政课教材的特点,我们可以引导、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演讲。如,“理想信念的关系”、“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扣好人生的扣子”、“怎样培养法治思维”等等。这样,既锻炼了高职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度和广度,使高职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又使高职生深刻、透彻地理解了教材的知识点。

(七)走出去

实践性教学是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步入社会,进行社会接触,从而提高个人能力,触发创作灵感,完成课题研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求和社会有更大更直接地接触,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活动。用在校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地走出去是每个高职生都必须认真要上的一门课程。

走出去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走出校园,走向工厂,走向农村,走向社区,通过面对面的学习、交流,对于提升高职生的自信心,培养语言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让高职生在轻松愉快的集体活动中体验互动式交流,提高自信心,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八)请进来

走出去是社会实践,请进来也是一种实践。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观看焦点问题的专题片,不但能使学生获得触类旁通的灵感,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凡能够开了讲座的人,都是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的。通常都是些很有学问的大师,或者很有个人魅力的精英。我们的人生只是走一条单行线,但别人的人生却可以旁观和借鉴。听听他们讲述的经历,观点,对于高职生是大有裨益的。

就算是内容你不感兴趣,就其在语言表达上的功夫,场面控制上的手段也是值得我们每个高职生细细品味、研究借鉴的。

“请进来”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便于操作,可控性很强。

总之,高职学生是我们社会的重要一员,是人才构架的重要一环。一个国家需要高水平的科研学术人才,同样也需要高水平的实践技能人才,两者缺一不可。唯有如此,一个国家才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地带。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十分必要。这既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高职生走向社会所必备的条件。高职思政课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责无旁贷,要勇于承担起这份神圣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刘白莲.默写课文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11).

[2] 钱旭平.注重理念创新,有效提升初中思品教育成效[J].教师,2011(09).

[3] 黄爱军.高职院校思政课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探微[J].现代职业教育,2019(12).

[4] 张雪飞.浅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J].改革与开放,2019(07).

[5] 李永;单连春.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探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6] 方鸿志;李洪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创新研究基于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探索 [J].辽宁大学学报, 2013(05).

【作者简介】

徐志强(1970.11—)男,汉族,山西阳泉人,本科学历,阳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语言能力思政课高职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