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2020-08-02刘建华杨勇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发展趋势

刘建华?杨勇

【摘 要】 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这给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调查深入剖析了自媒体时代高职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三个方面探讨了未来高职思政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趋势

当前,网络自媒体时代正以磅礴之势加速到来,这一环境上的变化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还对思政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前不久,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思政工作既带来了挑战也产生了机遇,不仅提高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传播速度,同时也带来了思政工作对意识形态进行领导的新难度。只有充分接纳和拥抱自媒体时代,变革创新,化危为机,才能使得思政工作不断适应当下的需要。

一、自媒体时代对高职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自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

首先,教学载体得以增多。过去的思政教学载体就是课堂,充其量教师会组织一些课外的实践活动、社会活动。但是,进入自媒体时代之后,知识的传播点更多,信息的传播载体也更多,思政工作者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与学生建立虚拟环境下更为密切的关系,并通过这一平台系统、深入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呈现的形式也包含了文字、视频、音频等多样化的形式,这对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达到教学中入脑入心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教学资源更为丰富。进入自媒体时代,学生是自媒体平台的受众,教师同样也是自媒体平台的受众,二者之间围绕同一话题进行沟通的空间得以拓展,这就意味着可供教学的资源,比如案例资源等,得到大幅度地提升。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在自媒体环境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深入交流的话题更多,共同的兴奋点、兴趣点也更多,这就使得思政教学可利用资源增多,有更大提高实效性的空间。

(二)自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

自媒体时代最大的挑战来自意识形态领域。思政工作所针对的就是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在自媒体时代到来之前,外部错误价值观的传递往往难以通过常规媒体平台进入学生视野。但是进入网络自媒体时代以后,每个人都是信息发布方,学生接触到更多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和攻击,对于思政工作者而言,思政阵地暴露在更多“炮火”之下,特别是一些西方敌对势力的舆论引导,很容易让分辨能力不强的学生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抵触情绪,这给思政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除了意识形态领域,思政教师的权威性也受到了挑战。以往,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是教师,而进入自媒体时代之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传播自己的价值观或表明各种态度,特别是一些网红的价值观自媒体正不断影响着高职生还不够成熟的思维系统。对于思政工作而言,只有高度关注这类自媒体动向,才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甄别,把握教育的主动权。

二、自媒体时代高职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为了全面了解思政教师在开展思政教学中,应对自媒体时代挑战的现实情况,我们对14所高职院校的112名思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难度三个方面。具体调查结果呈现如下问题。

(三)教学理念需要转变

网络自媒体时代中,高职院校应对这一趋势的措施不够有力,关键在于其自身对自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够,沿用了过去进行思政工作的老套路老方法,对如何发挥自媒体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提高思政工作有效性缺乏思谋。比如,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工作时,依然是流于形式,如在对校园网络进行净化时,常常只是停留在“删帖”的阶段,对于为什么会出现错误的思想和言论,以及学生背后的思想动机,缺乏深入的思考。调查发现,受访老师认为思政工作在发挥净化校园网络作用时,最常采用的措施是“删帖”(占65.9%),其次是“跟帖提醒”(占21.6%),第三是“线下教育”(占13.5%)(見图1)。

在教学中也没有对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产生的疑惑进行解答,一些错误的思想趁机误导学生的思维成长,导致价值观出现偏差。调查发现,思政教师对于学生在自媒体上活动关注度高的仅占比21.6%,关注度一般的占比44.5%,关注度低的占比33.9%(见图2)。

(二)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

当前,很多高职思政教师在开展思政教学时,对于教学对象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方面的变化不够敏感。很多高职生已经是“00后”,他们的思维方式呈现新的特点,这对思政教学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在应对自媒体影响方面,思政教师最常用的是教学中引用自媒体内容(55.7%),其次是倡导自媒体正能量观点(21.8%),第三位的是对自媒体错误观点进行批判(11.3%),第四位的是帮助受自媒体影响的学生分析误区(6.7%),第五位的是结合正反两方面案例进行答疑解惑(4.5%)(见图3)。

从方法上看,很多思政教师也只是基于课本,对思政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只是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是对的,但没有告诉学生为什么他们的想法有偏差;特别是对于学生从自媒体平台上了解到的一些新颖有趣但有失偏颇的观点,教师自己有些都没有接触过,更谈不上很好地理解和批判。还有一些思政教师对新媒体的运用仅仅停留在PPT层面,对于如何使用自媒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丰富教学传播内容,缺乏必要的思考、尝试和创新。

在运用自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上,18.9%的受访教师表示经常使用自媒体与学生互动,58.5%的教师表示使用自媒体进行思政教学的频率一般,22.6%的教师表示基本不使用自媒体进行思政教学(见图4)。

在使用自媒体进行思政引导时,教师采用的方法各有不同,15.1%的教师表示会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视频剪辑以后发布在抖音等平台上,21.6%的老师表示会引用一些思政名家的教学视频,39.5%的老师会传播国家领导人、知名企业家的短视频言论,23.8%的老师会传播一些案例资料(如好人好事等)(图5)。

(三)外部环境带来教学难度的提升

进入自媒体时代,网络平台上的各类信息和资源具备更高的开放性和更强的共享性,学生可以在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上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其中有些观点和行为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但是却能够吸引学生效仿。这种情况之下,思政工作者所面临的不再是过去单纯的学生个体,而是要对整个自媒体时代中网络观点的再审视、再批判,特别是对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更要高度重视。相比之下,学生对于这类信息的接受速度是比较快的,而且已经吸收就转化为对于思政教学内容相抵触的思维和情绪,使得思政教学不得不经常面对学生的抵触和反感,教学难度增大很多。调查中,66.7%的教师表示自媒体导致思政教学难度加大,28.1%的教师表示自媒体的出现并未改变思政教学难度,5.2%的教师认为自媒体的出现使得思政教学难度减小(图6)。可见更为普遍的看法是,自媒体的出现让思政教学难度加大。

三、自媒体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发展趋势

(一)师生媒介素养必将大幅提升

进入自媒体时代以来,高职师生自身媒介素养需要大幅提升。从教师层面看,需要接受自媒体时代到来对思政工作产生的影响,强化自身政治素质、学科素养以及媒介素养,在讲课时,做到不拘泥于课本,充分融合社会热点案例,并在讲解时注重传达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要注重对网络上一些负面价值观的批判,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辨别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要注重学生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利用红色教学基地等课外实践基地的功能,帮助学生了解党史和新中国史,从心底里梳理对党的正确态度,养成正确的历史观。在课堂教学以外,教师可以组建课外辅导员队伍,主动协助学生策划课外活动,在学生的网络社群例如微信群、QQ群等内,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在处理和引导舆情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媒介素养。

从学生层面看,树立正确的思政学习理念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自媒体优势,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进行甄别和批判,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注重树立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准则。尤其要注重在网络环境下区分娱乐和学习,更多地发挥网络自媒体学习作用,对一些不良娱乐方式做到自觉抵制。

(二)学生主体地位必将不断加强

首先要让思政工作更加接地气。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需要摆脱对政府党委部门的过度依赖,积极应对自媒体时代来自网络的舆论风险和挑战,对学生习惯使用的微信、抖音、快手等自媒体APP要学习使用,并利用这些平台传播正能量。应当注重开辟各类公众号组织学生进行学术交流,通过直播进行思政教育,积极回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让思政工作在自媒體时代更加接地气,提高影响力和亲和力。其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学生在思政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也应当体现在教学效果上,实际上就是要教师注重在教学中让知识从理论向实践转变,让正确的价值观转变为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效果。比如可以采用第一课堂重理论、第二课堂强能力、社会实践补短板、网络自媒体做传播四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认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教师队伍需要更进一步整合

思政教育并不是思政教师一方面的工作,要注重利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作用,让三支队伍充分融入到思政教学中来,既要做好课堂上的教学,又要做好课下的辅导。网络自媒体应当贯穿到这一师资力量整合过程中来,通过平台整合的方式,促进师资力量的整合,共同发挥作用。例如,可以利用学校两微一端的作用,让思政教师与班主任、辅导员共同参与到思政教育宣传当中,共同发声打联手,确保思政教育的一致性。应当注重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力量,比如其他课程的老师等,使得各类教育工作者能够协同起来开展思政教育。校际之间可以通过学校微信平台、抖音平台以及其他社交平台,让思政工作者进行互动交流,总结思政教育经验,对一些反响比较好的课程,可以通过慕课等形式在学校之间传播,从而达到教学资源共享的效果。

四、结语

进入网络自媒体时代之后,高职思政教育更应当顺应自媒体时代的趋势和特征,立足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注重通过网络教学和传播途径,提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传播效率,创新思政教学方法,整合思政师资力量,突出学生在自媒体时代思政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应对网络自媒体时代舆论风险和挑战的同时,扬长避短,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谭方龙.自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研究[J].传媒论坛,2019(24).

[2] 刘超.自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创新研究[J].传媒论坛,2019(11).

[3] 张春龙.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分析[J].南方农机,2019(10).

[4] 翟新梅.网络自媒体时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校园心理,2019(10).

[5] 王冰.自媒体环境下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1).

[6] 石静.自媒体视域下高职思政课程建设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1).

【作者简介】

刘建华(1984.11—)男,汉族,重庆渝北人,硕士,任职于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杨 勇(1963.10—)男,汉族,四川隆昌人,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自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发展趋势
自媒体时代的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发展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广播的发展现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