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红色文化的育人研究:问题、动力与路径

2020-08-02袁晓聪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育人实践

袁晓聪

【摘 要】 培育和弘扬红色文化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不仅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质量与方向,更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高校在红色文化育人方面还存在着缺少红色文化的实践的研究以及对红色文化的实践性体验不强两个问题题,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意识到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思想支持,也是引领高校青年成才成长的教育需要。因此,高校红色文化的育人路径应该重点从红色文化的实践意义出发,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实践研究和增强实践体验。

【关键词】 红色文化;育人;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文化演进的视角来看,“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渊源与民族特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两个时期形成的价值观与理想信仰,可以引申和概况为共产主义信仰下的红色文化。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视角看,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过程中凝聚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红色遗存和红色精神。”[1]红色文化中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高尚的道德人格追求,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与特质,与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和使命相契合。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培育和弘扬红色文化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不仅仅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质量与方向,更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因此,新时期推进高校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其内在拥有的对信念的坚守、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在英雄人物塑造上所体现出来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主义精神,是当代大学生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更是大学精神教育的宝贵资源。

一、当前高校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出存在的问题

(一)对红色文化的实践领域的缺少研究

近年来,“红色文化”成为思政界的研究热点,但学界对“红色文化”的研究还局限理论分析层面,也就是其内涵以及时代意义。关于红色文化与各个应用领域的融合研究关注较少,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红色文化与高校教育相结合的内容更为欠缺。具体体现在高校对红色文化的实践运用中,缺乏合适的承载平台与思维工具,倾向于采取老一套的做法,即课堂灌输、红色基地参观等填鸭式教育来实现价值引领。事实上,这种灌输式教育由于其带有强制性色彩,学生容易产生理解疲劳。高校要实现红色文化的育人目标,应该红色文化的应用研究层面上下大功夫,结合大学教育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建立一整套红色文化育人的路径机制。一方面,对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与革命叙事予以总结和归纳,从较为陈旧的学习平台与载体中抽离出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精神学习体系。另一方面,要优化大学的教学与实践,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等一系列日常工作安排,将上述的抽象出来的一整套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与革命叙事植入到大学运作制度安排中,以期利用红色文化的精神激励,在工作中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二)对红色文化的实践性体验不强

高校红色文化的育人工作,面对成长于改革开放大环境下的时代新青年,在教育方式上不够贴近青年的成长规律,导致宣传内容的生活化程度不足,较少利用海报、动漫、微图文等以贴近青年思维以及生活习惯的方式形式予以展现。因此,“红色文化”的传播就出现了内容生活化程度不足,忽略红色精神的价值取向,宣传形式上呆板僵化,照本宣科严重等一系列现象。由于未能将“红色文化”其以展报、动漫以及微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就导致了“红色文化”的宣传输出与高校学生信息输入形成“两张皮”的现象,不仅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浪费,更导致高校的红色文化育人的程度仅仅停留在表层阶段,无法将红色真正融入校园文化。事实上,“红色文化”根植于中国国情下的长跨度和大范围的革命实践,其拥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这种“红色文化”内涵经过特有的语言和艺术形式加工,就能够让“红色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感悟,从情感体验到意志锤炼,从视觉震撼到内心激荡,把“红色文化”的育人活动具象化和经常化,学生以“看得到、摸得着、想得到”的方式,对抽象的“红色文化”的理解得到了强化,既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深刻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学生的红色历史与使命的教育与传承。

二、高校开展红色文化育人的动力分析

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动能。红色文化所蕴涵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高尚的道德人格追求,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与特质,与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和使命相契合。红色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蕴藏着的历久弥新的哲學思考,践行初心的价值遵循,更在于它对始终与时代脉络共俱进的精神品格。与此同时,高校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打底塑形的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成才,根源都在于能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红色文化所蕴藏的信念内涵与价值导向,传递了家国情怀以及为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向上正能量,能够让高校青年学子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寻求国家独立和富强的道路的艰辛探索历程,从而充分地认识并理解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优越性、改革发展道路等重要历史经验,以思想认识和情感认同的方式,起到凝聚人心和统一思想的作用,进而坚定跟党走的政治信念,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高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要求,也是践行“立德树人”的职责所在。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下当今高校青年成才成长的必然要求。当代青年人肩负着多重历史使命,即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以及共产主义事业。高校既是培养社会知识传承和生产的重要场所,更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前沿阵地,其对人才的培养及其质量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环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是青年学子高度集中的地方,也是思想最活跃的地方,如何实现思想政治的价值教育与引领,关系到高校是否能够培养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寻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探索所凝聚的历史经验,能够有效激发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民族精神,红色文化所凝聚的红色遗存和红色精神,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导向、凝聚、激励和熏陶的作用,帮助当代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三观”。红色文化与青年成长之间的紧密关联,表明红色文化是引领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育人实践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