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阅读教学的规律
2020-08-02吴如厂
吴如厂
导 读:
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按照“逆向还原”思维,指导学生先整体阅读,感知大意;再品味语言,进入情境,了解作者;最后深入思考,理解深层意蕴。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执教的《背影》是遵循阅读教学基本规律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片段一:整体感知,入情入境
师:读过文章之后,你了解了什么?
生1:文章写了父亲在车站为“我”送行这件事。
生2:我知道了作者那时候的家境很不好。
生3:我知道文章写了四次背影。
师:本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我想听听同学们的真实感受,你能用“我觉得”这样的句式来说一句话,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吗?
生1:我觉得文中的父亲很慈爱。
生2:我觉得父亲为“我”买橘子一幕很感人。
生3:我觉得“我”先是对父亲不太理解,后来才懂得了父爱。
生4:我觉得文章的语言很朴实。
生5:我觉得文章特别令人感动。
师:文中写了哪四次背影,你能找出来吗?
生1: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第四次是“我”读了父亲的来信时,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赏析】
这个片段,李教授主要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初步阅读,整体感知大意。阅读是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阅读起始阶段提取的信息是零散的,要感知大意,必须运用整体思维对信息进行加工,否则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文学阅读当然也必须从整体感知开始。
为了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大意,李教授让学生完成三项任务:一是说说读了课文后了解了什么,二是谈谈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看法,三是找出文中写了哪四次背影。这三项任务环环相扣,逻辑性很强。任务一是对文本内容的初步感知,主要是初步了解文本“写什么”;任务二是在学生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直觉判断,也就是让学生感性地判断文本及作者“是什么样的”,学生的直觉判断既进一步走近了文本,又“暴露”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阅读认知结构,这正是教学的起点;任务三是根据学生的直觉判断,确定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探究父亲的背影,这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走向文本的核心,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李教授这样安排是符合文学阅读教学模式的。阅读“双加工”理论认为,当阅读材料没有焦点信息的时候,阅读加工就会连贯进行,以维持语义的整体性;当阅读材料存在一些揭示目标或因果关系的焦点信息时,人们就会进行焦点阅读加工以深入了解材料。文学作品与文件、通知等应用文的显著区别是情感性,而情感的产生往往源于矛盾,所以有人说“没有矛盾就没有文学”。文学作品阅读是信息“双加工”过程,矛盾就是文学作品阅读的焦点信息。教学《背影》当然要找到阅读的焦点——矛盾,这个矛盾就是情感与背影的矛盾。一方是强烈的、真摯的、震撼人心的情感,一方是普通平凡的、微不足道的,甚至有些卑微的背影,情感之重与背影之轻,形成了矛盾。整体感知文本大意之后,就要对《背影》的矛盾之处进行焦点阅读加工,也就是下面的重点语段探究。
片段二:以文引导,合作探究
师:对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疑问吗?来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屏幕显示:1.请你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的感受,提出有价值的问题。2.各小组讨论交流,筛选整理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讨论交流,梳理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1.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个角度来写父亲?2.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写法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3.文章为什么要以“背影”为题?4.文章写父亲的背影是放在什么样的特定环境中?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6.父亲买橘子那样费劲,为什么还坚持自己去?7.文章为什么把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的问题多与背影有关,我们就从背影入手分析好吗?文章为什么要以“背影”为题?为什么要详写父亲的背影?这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请大家围绕这些问题,再看课文,深入探讨。
(学生分小组继续探讨,全班交流)
生1:文章以“背影”为题,是因为“背影”是文章的线索。
生2:还因为父亲的背影感人至深,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
……
师:文中哪一次背影写得最详细?
生3:望父买橘的背影。
师:哪位同学能找出描写父亲买橘子背影的句子,给我们读一读?
(生4朗读,全班齐读)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背影?
生1:这是一个伟大的背影。
生2: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生3:这是一个凝聚着父爱的背影。
师:为什么背影凝聚着父爱呢?你能结合词句具体说说吗?
生1:“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中“蹒跚”表明父亲腿脚不便,还穿过铁道为“我”买橘子,很不容易。
生2:我认为“慢慢探身下去”中的“探”字用得好,写出了父亲小心翼翼的样子。
生3:文中一连串的动词如“爬”“攀”“缩”“微倾”等都写出了父亲买橘子过程的艰难。可他坚持自己去买,只想尽心尽力为儿子做点事。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这段话除了描写父亲的动作,还写了什么?
生4:衣着。
师:结合文章内容,你能从父亲的衣着上发现什么吗?
生3:用了三个“布”字,说明父亲生活很艰苦。前文说父亲赋闲、变卖典质、借钱办丧事,都能证明这一点。
生2:父亲自己穿得很朴素,给儿子做的却是紫毛大衣。
生4:父亲的衣着描写里还有两个“黑”字,那是因为祖母去世,家中光景惨淡,父亲的心情是沉重压抑的。
师: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父亲还能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儿子,就更令人感动了。同学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要把父亲的背影写得这么详细了吗?
生4:“背影”真切地体现了父亲的慈爱、艰难和努力,是父爱的缩影,最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师:你总结得很好,“背影”浓缩着父爱深情。儿子看了父亲的背影,有何反应呢?
生3: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师:同学们,这段文字这么感人,可作者的语言有华丽的辞藻、有生动的修辞吗?
生1:没有。语言朴实,但特别感人。
师:你还能从文章中找到朴实而感人的句子给我们读一读,并做简要分析吗?
生3:“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是父亲怕“我”太伤心,给“我”的宽慰。
生2:“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父亲悉心照顾“我”,不辞辛劳。
生4:“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怕“我”路上口渴,为“我”想得很周到。
生1:“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考虑再三,还是放心不下“我”,决定亲自送“我”。
生5:“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父亲的背影刻在“我”心里,“我”对他有着深切的思念。
师:文章运用朴实的语言,展现父子间的深情。
【赏析】
这个片段,李教授带领学生品味《背影》的语言,进入情境,理解作者的心理。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阅读文学作品先要了解作品中的客观现实,走进作家心灵,这样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意蕴,实现新课标提倡的“富有创意地建构作品意义”的目标。要走进作家的心灵,必须仔细阅读作品矛盾处,也就是仔细品味、揣摩核心内容的语言,进入情境,探究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作者心理。这个教学环节是阅读教学的重点。
首先李教授让学生自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让学生思考、回答几个有关“背影”的问题,这是围绕《背影》的矛盾集中处,让学生反复品读课文核心内容的有效策略。學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思考讨论问题、交流回答问题,在有关“背影”的文字里来来回回走了几趟,这种阅读教学的应然状态才是最重要的。让阅读慢下来,让学生读进去,拒绝囫囵吞枣式的快餐阅读——李教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接下来李教授指导学生对“望父买橘”里描写背影的语言进行品读,带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学生从“蹒跚”“探”“爬”“攀”“缩”“微倾”等词语里,感悟到了父亲的艰难和爱子之心。难得的是李教授还引导学生品味了三个“布”字和两个“黑”字,这是学生和一般教师容易忽略的,细微之处见功力。文学作品语言蕴含着作者情感,是作者心灵的“投射”,所以文学阅读要披文入情,但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入情”的主要对象是不一样的。散文以抒发作者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为写作目的,也就是李华平教授所说的“散文重在表现‘我之心”,所以散文阅读主要应该“入”作者的“情”。学生从语言文字里读出了一个艰难的、爱子的父亲,这是分析散文中的人物,还没有完全“入”作者的“情”。所以李教授追问道:“儿子看了父亲的背影,有何反应呢?”这就是引导学生从作者立场看待“望父买橘”的背影,进入情境,理解作者的感动。当然,笔者认为这个时候李教授还应该带领学生再往前走一步,借助对文中描述作者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我之心”。可能是时间问题,李教授对此处理得有点匆忙。
最后李教授让学生找几句朴实而感人的句子读一读,并作简要分析,这是引导学生关注“怎么写”。“怎么写”是语文学科的特质,语文教学关注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这是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
按照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最后还要联系背景深入思考,理解文本的深层意蕴,可是李教授好像没有进行,下面就结课了。是的,这正是根据学情做出的教学取舍。试问,仅仅一节课,八年级的学生能够完成品味语言、进入情境、理解作者的学习任务都有些困难,哪有能力和时间去深入思考课文中蕴含的家庭伦理、情感错位、社会问题呢?语文课,一课一得足矣。
总之,李华平教授遵循文学阅读教学规律执教的《背影》,是一堂朴素的好课,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向他学习,从而树立科学的阅读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