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典故的英译方法及对外宣翻译的启示
2020-08-01祝朝伟
祝朝伟
(四川外国语大学 翻译学院,重庆 400031)
0 引言
我国的外宣翻译一直是一个热点,在CNKI搜索引擎中以“外宣翻译”为关键词进行题名搜索,共得篇目1 028篇,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论文数量增长迅速,2014年以后年均超100篇。尽管如此,相关学者对外宣文本中典故翻译的研究却关注较少。以“典故翻译”为关键词进行题名搜索,共得215篇,其中跟外宣类文本典故翻译有关的仅有六篇。六篇外宣类文本典故翻译的文章中有硕士论文一篇(张卉秋,2015),其余五篇分别讨论地方性旅游外宣材料中典故的翻译(余青 等,2018)、中国旅游景点典故翻译(弥尔,2016)、典故在旅游类文体翻译中的应用(汤菁菁,2011)、旅游宣传资料诗词典故的翻译(封小雅,2010)和人名地名典故的翻译(胡熔冰,2008)。可见,当前外宣翻译存在以下明显的问题:一是研究外宣类文本典故翻译的成果数量偏少。1 028篇外宣翻译文献中跟典故翻译直接相关的仅有六篇,占比仅为0.6%。二是研究成果整体水平不高。六篇文献中有一篇为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外五篇均发表在非核心类刊物上,刊物层次整体偏低,研究成果的整体水平不高。
本文以《习》典故英译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通过语料统计的方式分析《习》中典故的翻译方法,探究《习》对外传播的成功经验及对外宣翻译的启示。
1 外宣文本中典故翻译的重要性
我国关于典故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后汉书》,不同学者对其界定也各不相同,如陈剑静、李特夫(2002:43)在《古典诗词中双关语典故英译》一文中将“典故”界定为“用典,也称用事引证,即引用或活用前人说过的话,或文学作品中记载的故事、神话等,用以比喻现实,抒写情怀,从而体现出简洁含蓄、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为规范起见,本文采用《辞海》对“典故”定义的第二义项,即“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辞海编辑委员会,2012: 275)。
外宣翻译涉及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文本按照英国翻译家纽马克(Newmark, 2001)的标准可以归为“信息类文本”。这类文本虽然以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为核心,但也会涉及诸多典故。外宣文本中典故的翻译是否处理得当,关系到外宣文本是否能获得理想的对外宣传效果,不当的翻译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有的时候甚至会产生误解,损害国家形象。
“韬光养晦”这一典故的翻译就是很好的例证。1989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当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国际政治生态和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与西方对抗的现象,提出了“冷静观察、站稳脚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的中国外交24字方针,其核心内涵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即使将来中国强大了,也永远不当头,不称霸;不随便批评别人、指责别人”。我们要“埋头实干,做好每一件事, 我们自己的事” (邓小平,1993: 317-363;1994: 416)。但是这一典故遭到了美国等西方媒体的曲解。根据美国国防部2008年发布的《2008中国军力报告》(MilitaryPower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2008),“韬光养晦”被翻译成了“hide our capacity and bide our time”(掩藏实力、静待时机),并在报告中大力宣扬“中国威胁论”,指责中国“有意隐瞒自己的军事实力和战略意图,已对地区安全和稳定构成威胁”(DOD, 2008: 8)。此外,美国其他媒体也采用类似翻译,将“韬光养晦”翻译成“hide one's talent and live in obscurity” (隐藏才华、 隐退修养)、 “hide one's ability and pretend to be weak ”(隐藏能力、假装弱小)和“concealing his true intention ”(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有的甚至使用了 “hide its ambitions and disguise its claws ”(隐藏野心、 伪装利爪)和 “draw in one's claws ” (收起爪子、收敛锋芒)等很让人玩味的译法。这些翻译完全站在西方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与外交刻意进行曲解,一方面深刻反映了西方国家一些人士对华固有的政治战略偏见,另一方面也与我们未能及时提供权威的翻译有关,因为中国“韬光养晦”的外交方针,其“出发点不是所谓‘待机而动’‘东山再起’,而恰恰是强调要抓住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熊光楷,2010:56-57)。
“韬光养晦”的翻译实例告诉我们,外宣文本中典故的准确翻译是关乎让世界正确了解中国的大事,在新时代大国外交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中国特色的核心词汇,如果我们不提供权威的翻译,积极推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推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国际普通话”,我们的核心语汇就有被曲解、被误读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的危险。在这一方面,《习》的翻译与跨语种、跨文化交流为对外翻译传播树立了典范,其典故的翻译更为对外传播树立了成功的样板。
2 《习》英译本中典故的翻译
《习》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共79篇18个专题,典型地体现了习近平作为中国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提出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针,是一个典型的对外宣传文本。研究《习》多语种翻译在对外宣传中的成功经验,总结外宣文本的翻译方法,对于新时代做好外宣翻译工作,“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指导价值。
2.1《习》英译本中典故的分类
根据《辞海》对典故的定义“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本文对《习》中典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共得各类典故188个,并尝试性地将书中的典故分为文化类用典、诗词类用典和习语类用典三类(见图1)。
图1 《习》中各类典故一览
文化类用典是指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跟中外文化元素相关的典故。文秀(2013)指出,“善于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元素广征博引、纵横捭阖”是习总书记讲话的显著特点。在《习》中习总书记共使用了106个与文化有关的典故,占总数的56%。如他用“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来说明我国近年来腐败产生的原因;用“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历史典故激励留学人员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来激励人民发奋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等。
诗词类用典是指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中外经典诗词。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古今中外名家诗词的引用可谓驾轻就熟,运用自如,共有49个与诗词有关的用典,占总数的26%。这些用典灵活嵌入,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他引用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广大留学人员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用郑燮的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勉励党的干部坚定“四个自信”;用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寄语广大院士要做提携后学的领路人等。
习语类用典是指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所引用的日常习语、俗语、俚语或谚语等。这类用典在《习》中数量不少,共有33个,占18%。我们知道,总书记的讲话往往高屋建瓴,但从不居高临下,给人以如沐春风、平易近人之感,这跟他大量使用习语、俚语、谚语和俗语密不可分。如他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来说明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艰难;用“打铁还需自身硬”来勉励广大干部要练就过硬的本领;用“一年之计在于春”来勉励中俄双方抓住早春时节、共同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等。
2.2 《习》英译本中典故的翻译方法
根据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统计,《习》中共使用典故188个,英文翻译时采用直译方法的95个,占比51%;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的53个,占比28 %;采用意译方法的17个,占比9%;采用增译方法的12个,占比6%;采用省译方法的9个,占比5%;采用文化替代方法的两个,占比1%(见图2)。
图2 《习》中英译本各类翻译方法占比一览
(1)直译
直译是在翻译中兼顾原文内容与形式的翻译方法,其目的是从内容与形式方面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这是《习》英文版典故翻译最常用的方法。
例1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近平,2014: 28)
译文:“Decrees may be followed if they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spirations of the people; they may be ineffective if they are against the aspirations of the people.” (Xi,2014: 30)
例2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习近平,2014: 52)
译文:“The sharpness of a sword results from repeated grinding, while the fragrance of plum blossoms comes from frigid weather.” (Xi,2014: 56)
例1中的文化用典“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出自《管子·牧民》,说明了民心的顺逆与政令兴废之间的关系。英语译文用“decrees”翻译“政令”,相应的“兴”“废”则用“may be followed”(执行)与“may be ineffective”(无效、不执行)来直译其含义,“(民心的)顺”与“逆”则用“(are)in accordance with”(与……一致)和“(are)against”(反对、与……不一致)。例2中的诗词类用典“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出自《警世贤文·勤奋篇》,意思是说“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等是需要不断地努力、修炼并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由于“宝剑”“梅花”在中西语言中寓意相通,完全直译不会造成沟通障碍,还可以较好地保留原文的比喻含义,因此英译时采用了直译的方法。
(2)直译加注
直译加注是首先翻译出字面意义然后通过注释的方式阐释原文内涵的翻译方法。这种方法往往用于翻译涉及中国深厚文化内涵的典故,以克服中英文化差异给跨语际交流带来的障碍。
例3 以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劲头,努力扩大知识半径,……(习近平,2014: 59)
译文:You should keep the perseverance and diligence in reading as related in stories of Confucius4, Sun Jing and Su Qin5, Kuang Heng6, and Che Yin and Sun Kang7. (Xi,2014: 64)
例3中涉及“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四个历史典故。“韦编三绝”是说孔子晚年研究《易经》,由于翻看次数太多,结果把编连竹简的皮条磨断了三次,后用这一典故来形容学习刻苦。“悬梁刺股”涉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汉代人孙敬,二是战国人苏秦,前者为了防止学习时打瞌睡故意将头发系住悬在屋梁上,后者夜间读书困倦欲睡时用锥子锥刺大腿以驱赶睡意,这一典故的含义是形容刻苦攻读。“凿壁借光”是说汉代人匡衡学习勤奋却家境贫穷,没有钱来买晚上看书用的蜡烛,于是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借邻居家的烛光来看书,后以此典形容刻苦读书。“囊萤映雪”也涉及两个历史人物:晋人车胤和南朝人孙康,这两个人都热爱读书,但都因家贫买不起灯油或蜡烛,夏天的时候车胤就捉来萤火虫放入白绢袋里,用萤火虫发出的光来照明苦读,而孙康则在冬夜里借雪的反光来读书,该典故也是形容勤学苦读。可见,四个典故涉及四个故事,因此英译时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将其分别译成“in stories of Confucius, Sun Jing and Su Qin, Kuang Heng, and Che Yin and Sun Kang”,然后再以英文注释的方式说明这些故事的蕴含,使译文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原文用典的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直译(95次)和直译加注(53次)是《习》中典故翻译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二者合计使用148次,占比为78.8%。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习》的多语种翻译始终坚持了中国观点、国际表达的翻译立场(温建平 等,2017:17)。面对国际话语体系“西强东弱”的局面,译者们有强烈的中国话语自信与话语自觉意识,他们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以直译或者直译加注为主的方式努力跨越语言的樊篱,最大限度地忠实再现原文内容,是中国声音国际表达的有益尝试。
(3)意译
意译是牺牲原文的形式保留原文意义的翻译方法。这种方法往往是中文与英文在形式上差异较大时采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还原原文的意义。
例4 希望广大留学人员……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习近平,2014: 59)
译文:I hope that you will…, always bearing in mind the ideal of “being the first to worry about the affairs of the state and the last to enjoy oneself”…(Xi, 2014: 64)
上例中的英译巧妙地采用了“the first”(第一个)和“the last”(最后一个)这一表达来体现原文中的“先”与“后”之关系,通过意译的方式既表达了原文的含义,又非常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较完满地实现了原文的跨语言沟通意旨。
(4)增译
增译也是《习》英文版常用的翻译方法,其目的是增加原文本身所蕴含但又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含义,使译文更加清楚明白。
例5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习近平,2014:155)
译文:As an old Chinese saying goes, “A wise man changes his way as circumstances change; a knowledgeable person alters his means as times evolve.” (Xi,2014: 173)
例6 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习近平,2014: 175)
译文:Mr Mei Yiqi opined that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a university lies in having a lot of highly accomplished gurus rather than imposing buildings.(Xi,2014: 195)
例7 这就是《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习近平,2014:181)
译文:As Liang Qichao said in his “Young China”: “If the youth are wise, the country will be wise. If the youth prosper, the country will prosper. If the youth are strong, the country will be strong… If the youth progress, the country will progress.”(Xi, 2014: 201)
以上三例是增译的典型。仔细比较原文与译文,我们会发现,例5的英文中增加了“As an old Chinese saying goes”(正如一则中国的古谚所说),说明所用的典故乃是一则中国的古谚语,核心是“因时而变、随世而制”,进而跟后文要表达的“创新”形成含义上的关联,译文所增加的信息有助于消除读者理解的障碍。例6的英文增加了“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成功的关键),因为原文中的“所谓A者,非谓有B之谓也,有C之谓也”之结构暗含了“大学成功的关键在于C而不是B”这一含义,是有益的增补;例7中增加了“As Liang Qichao said”这一补充信息,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国读者很熟悉《少年中国说》,而英语读者对这篇文章则不是那么熟悉,他们熟悉的是“梁启超”这一思想家和革命家,因此译文增加了“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说)”这一信息,以此帮助英文读者熟悉相关的文化背景,达到促进理解的目的。
(5)省译
省译是在翻译中为了表意准确明白省略原文中某些不必要内容的翻译方法。
例8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习近平,2014: 16)
译文:“Worms can only grow in something rotten.” (Xi,2014: 17)
例9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习近平,2014:41)
译文:“One must both have great ambition and make tireless efforts to achieve great exploits.” China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and will remain so for a long time to come. (Xi,2014: 44)
例10 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习近平,2014: 52)
译文:Human ideals are not easy to achieve, but need hard work.(Xi, 2014: 56)
例8中“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出自苏轼的《论项羽范增》,典故中的事物腐败在先,腐败之后才能“虫生”,翻译中保留了“物腐”与“虫生”这两个意象,但省略了二者的先后次序,而仅以“Worms can only grow in something rotten(虫子只会生长于腐败之物)”这一客观的方式来呈现意象,既蕴含了二者不言而喻的先后顺序,又凸显了二者之间必然的因果逻辑,堪称省译的范例。例9中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出自《尚书·周书》,其中的“功”指“功勋”,“业”指“事业”,二者所指各有侧重,但在翻译中用“great exploits”(伟大的功绩)将二者一起概括,而把表意的重点放在“have great ambition and make tireless efforts”(惟志惟勤)上,这是由英语的表意特点而导致的省略。例10中省译了“筚路蓝缕、手胼足胝”两个成语用典,仅用“hard work”(艰苦奋斗)来表达,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减轻英语读者的阅读负担,使译文更具可读性。
(6)文化替代
文化替代是在英汉语两种语言因为语言差异导致直译无法理解或让读者产生误解、选用英文中类似表达的翻译方法。这种方法类似于美国翻译家奈达(Eugene Nida)所说的“功能对等”的翻译方法。
例11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习近平,2014: 183)
译文:“A hard life breeds great talents, whereas an easy life is not the way to cultivate great men.” (Xi,2014: 203)
例12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习近平,2014: 173)
译文:“Learning from fine things that may appear and correcting any mistakes that may occur,” one needs to cultivate public and personal virtues, ....(Xi,2014: 193)
例11中的“磨难”“纨绔”在翻译的时候采用了转化的方式,套用了英语谚语“A hard life breeds greater men than an easy one”,这种转化既较好地保留了原文的含义,又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例12中的“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语出《周易·益》,其中的“迁”是指“变化”之意,这里从语境的角度处理成“Learning from fine things(见善则学)”,也是套用了英语习语“learn from fine things”(见善必学)和“correct mistakes”(有错必改)的结果。
通过上述翻译方法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习》英译本的译者们除了坚持“中国声音的国际表达”的翻译立场之外,当英汉语在表达习惯上存在差异时,还形成了“异而化之、融而通之”的翻译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采取了意译、增译、省译以及文化替换等“因势而变、因时而新”的翻译策略(温建平 等,2017:18-19)。
3 《习》英译本的成功对外宣翻译的启示
《习》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创新成果,2014年以中、英、法、德、西、葡、日、俄、阿文等10 个版本出版发行,之后又有18 家外国出版社将该书翻译成自己的语言在本国出版,使该书的版本达到空前的28个(黄友义,2018:61),一年之后该书全球发行量突破400万册,其中海外发行量达40万册(新华社,2015)。截至2016年3月,《习》的全球发行总量达到540万册,创造了政治类图书海外发行的最高纪录,传播区域也达到100多个多家和地区(陈金明 等,2016:23-24)。
《习》不仅在单本传播的数量上创了纪录,其在海外的接受也空前成功。该书自海外发行以来,一直处于热销书榜单,成为国外政要、海外学者、华人华侨、民间组织及海外媒体了解中国领袖执政理念的绝佳途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高度赞誉该书,认为这本书“为了解一位领袖、一个国家和一个几千年的文明打开了一扇清晰而深刻的窗口”(焦波,2016)。吉尔吉斯斯坦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伊马纳利耶夫认为,《习》是理解当代中国的“密钥”,从书中可以深刻感知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的宏伟规划,对吉尔吉斯斯坦有着重大借鉴意义(陈瑶,2014)。德国汉学家南因果表示,《习》的多语种版本为外国人了解中国这一东方大国的政策提供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郭洋 等,2014)。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对于不同国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有不同的重要意义。对俄罗斯来说,著作中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内容尤为重要,能够引发人们关于俄罗斯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探讨”(栾海,2019)。
《习》海外传播的成功为我国外宣翻译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对于新时代做好外宣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首先,明确的翻译指导思想是《习》对外翻译传播获得成功的原则保证,这也是《习》英译本典故翻译方法带给我们的最直接的启示。《习》的翻译除坚持外宣翻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三贴近”原则以外,还根据政治类外宣文本的特点,凝练出新的翻译指导思想。一是坚持中国观点、国际表达的翻译立场,以打破国际话语体系“西强东弱”的局面,坚持中国话语自信与话语自觉,根据译文语言特点再现原文内容。二是倡导异而化之、融而通之的翻译理念,解决中西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差异,确保传播效果。三是坚持因势而变、因时而新的翻译策略,以体现“将习近平话语中新的思想理念、平实生动的叙述风格与引古喻今的文化内涵准确翻译、传播给海外受众的宗旨”(温建平 等,2017:17-19)。明确的翻译指导思想是做好外宣翻译的法宝,这也是通过《习》典故翻译可以总结出来的指导思想。除此以外,《习》的对外传播获得的成功,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新时代的外宣翻译提供启示:
(1)高水平的翻译队伍。这是新时代外宣翻译获得成功的人员保证。《习》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出版事业发行局(简称“外文局”)编辑出版,其翻译工作汇聚了国内所有顶级的专家参与。仅以中国外文局为例,该局为承担党和国家书、刊、网络对外宣传任务的新闻出版机构,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专业对外传播机构,下属的中国网、外文出版社等20个分支机构,编辑出版了《北京周报》《中国报道》《今日中国》《大中华文库》等一系列面向海外的期刊与丛书,每年以10余种文字出版3 000余种图书,编辑近30种期刊,运营30余家网站,书刊发行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网络受众遍及世界各地,拥有员工3 000余人,其中包括数百名中国专家和近百名外国专家,如沙博理、许渊冲、文洁若、杨武能、宋书声、柳鸣九等历届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高水平的专家团队是新时代外宣翻译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2)中外专家的精诚合作。这是新时代外宣翻译获得成功的制度保证。《习》多语种版本对外翻译传播的成功还离不开中外翻译专家的精诚合作。翻译过程中,中国外文局组织中外专家形成翻译班子,形成了“中国专家翻译、外国专家润色、中国专家定稿”的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翻译、润色、定稿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中国专家翻译可以充分发挥中国专家对于中文原文理解的准确性与充分性,避免翻译“走样”;外国专家润色环节一方面让专家站在外语读者的角度,把握以准确性和充分性为前提的翻译是否能为读者所理解,另一方面则充分发挥他们外语母语的优势,为外语译文润色添彩,确保译文“顺畅”;中国专家定稿则是中外专家对话的环节,由中国专家判断外国专家的润色是否合适、是否坚持了“中国立场”,确保译文“忠实”。可以说,中外专家精诚合作的翻译模式是以我为主、中西合璧的典型体现,有利于发挥中外专家各自的语言优势与灵活创造,做到优势互补,合作对话,信顺兼顾。
(3)严密的把关程序。这是新时代外宣翻译获得成功的程序保证。据中国外文局前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透露,《习》多语种版本的翻译经过了九道工序:1)中青年中国专家初译;2)外国专家润色;3)中国资深翻译初核;4)中国资深翻译复核;5)中外专家集体研讨疑难问题;6)外国专家第二次润色;7)中国翻译核定稿人员通读;8)中外专家第二次集体讨论修改;9)中国专家再读清样定稿。这些工序的目的就是确保译文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使译文忠实通顺、流畅自然并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新时代外宣翻译应该从《习》对外翻译传播中严格的把关程序中获得启迪,建立规范的翻译及质量把关程序。
4 结语
本文通过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与细致的文本分析,总结归纳了《习》英译本中典故翻译的主要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习》对外传播的成功经验。文章认为,《习》英译本中典故翻译的成功经验凝练出“中国观点、国际表达”的翻译立场、“异而化之、融而通之”的翻译理念和“因势而变、因时而新”的翻译策略,同时高水平的翻译队伍、中外专家的精诚合作以及严格的把关程序也是《习》得以成功传播的重要原因。新时代的外宣管理部门和外宣翻译工作者,要善于从《习》多语种翻译传播的成功经验中汲取养分,从翻译方法、翻译队伍、合作模式及把关程序等方面兼收并蓄,取长补短,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